预约
挂号
联系
我们
就诊
指南
常见
问题
返回
顶部
请输入关键字
“阳光医院”项目之封闭性巴林特小组第三次活动 2017.05.18

 55日下午4:00-6:00 ,“阳光医院”项目之封闭性巴林特小组第三次活动在结核病房进行,参加了前两次的活动后,小组成员对巴林特小组的流程有了更清晰的了解,活动过程中的参与也明显提高。

本次小组活动共计14名医护人员参加。小组中呈现的是一例在住院治疗的过程中,患者对某个治疗方案的效果提出质疑、要求退费、并在查房时对上级医生哭诉引得众人围观,最终以退费结束的临床个案。案例提供者在这一临床过程中感受到愤怒、困扰、担心,并对自身能力产生了质疑,甚至不再敢给其他患者进行治疗。随着陈雪融教授的引导,组员们针对案例的各种信息进行澄清。这位年轻的单身女患者专程从外省来华西医院寻求治疗,所有费用都由远在老家的父母亲提供,而这些费用中的一半,患者希望背着父母亲来支付亲生姐姐的疾病治疗费。面对这些复杂的信息,组员们进一步了解到患者及姐姐出生和成长的环境、经历,感受到这一对姐妹因为女性身份自小不被家庭接纳,尽管行为冲动、固执,内心却对医生、治疗充满了依赖,能够将自己的意愿表达出来,本身就是对医院和治疗过程的信任。随着临床信息的不断澄清,组员们也了解到在这一次退费事件发生后,患者对治疗更加配合,也达到了良好的治疗效果,并顺利出院了。

在巴林特小组中,组员们在陈雪融和刘阳两位老师的引导下借助雕塑技术还原了临床情境,医生、护士、患者、其他旁观者各自站在不同的角度感同身受,使案例提供者看到了之前被忽略的部分信息,被质疑的情绪得到缓解;同时借助雕塑,不断激发出对患者的同情、理解,对可能有效的解决问题的方式进行了探索。

临床中我们都可能有被患者、家属,甚或我们的同事质疑的时候,如何保持冷静,看到质疑背后更加真实的诉求,是每一位医务人员都需要有的素质和能力。巴林特小组给医务人员提供了一个表达、分享的平台,帮助我们呈现临床过程中被忽略的那些信息,有助于我们保持更稳定的自我状态,更好地为患者治疗。

 

 


作者:刘阳 编辑:刘琴 来源:心理卫生中心
基本信息填写
您的姓名:
联系方式:
电子邮箱:
问题类型:

select…

  • 内容无法访问
  • 信息不更新
  • 内容不准确
  • 错别字
  • 图片不准确
  • 其他
问题页面网址:
问题描述:
验证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