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月11日上午7:50时,大内科主办的第二次华西内科院士论坛在临床教学楼多功能厅举行。大内科特邀中国工程院院士、美国国家工程院院士(外籍)、美国医学与生物工程院 Fellow(院士)、国际生物材料科学与工程Fellow张兴栋教授作了题目为“如何进行创新型科学研究”的专题讲座。大内科负责人、分科领导及临床医师共计三百余人参加了讲座。讲座由大内科文富强主任主持。
讲座中,张兴栋教授结合自己探索科学的历程,谈了自身的一些体会。他认为科学研究的成功要素主要有三点:1、要立足于国家需求和学科前沿作出正确的选题 ;2、在科学的实践上要勇于创新;3、只有百折不挠地对科学真理的追求才能成功 。 他告诫大家在科研工作中要基于但不限于已有专业知识,书不可不读,也不可死读,应注重知识的全面汇集和积累;科学家应追求科学真理,而不是名利、“帽子”;应认定方向,深入坚持不懈,不轻易放弃;应充分自信,但不狂妄自大;应严谨而不保守;他还强调了团队精神的重要性。讲座后他还和大内科各专科的医师们进行了深入的交流和探讨。
邀请院士及海外专家来我院作专题讲座,是大内科学科建设的一部分,今后大内科还将邀请更多的院士和海外专家来院作学术讲座,以提高大内科的专业和学术水平。
张兴栋教授曾任国际生物陶瓷学会理事长、日本国家材料研究院研究顾问、荷兰莱顿大学博导(外籍),兼任中国生物材料学会理事长、国际生物材料科学与工程联合会当选主席(2016-2020)、国家食药监局医疗器械分类执行委员会主任委员(2015-至今)等职务,在物理学、生物医学材料学等专业领域有极高的造诣。在国际率先发现并确证无生命的多孔磷酸钙陶瓷可具有活性生物物质特有的诱导骨再生的作用,建立原创性生物材料骨诱导理论雏形,进一步提出“组织诱导生物材料”,开创了生物材料学及产业发展新方向。于国内率先开展生物活性人工骨(牙)及涂层植入体研究,对促进我国生物活性人工骨和植入体跨入国际先进水平作出了贡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