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月23日,我院颈椎病研究小组举办了第二次工作会议,讨论交流了康复技术治疗颈椎病的相关问题。颈椎病研究小组是由骨科、康复医学中心、神经内科、疼痛科、手术室等多个颈椎病相关科室学科构成的多学科协作小组,旨在通过加强各学科学术交流,探索新的医疗模式,提升患者就医体验。骨科刘浩教授、康复医学中心何成奇教授,神经内科商慧芳教授,疼痛科杨邦祥教授,骨科宁宁护士长,手术室安晶晶护士长参加参加会议,骨科、康复医学中心、神经内科、疼痛科、手术室等相关科室的年轻医生及治疗师共20余人参与学习讨论。会议由刘浩教授主持,何成奇教授作主讲发言。
会上,何成奇教授从康复治疗角度介绍了康复医学对于颈椎病的认识及临床诊断治疗原则和思路,并分别从康复评定、康复诊断、康复治疗等方面进行了详细讲解。何成奇教授在发言中特别强调了在颈椎病治疗中实践生物-心理-社会医学模式的重要性,医生应注重患者作为一个人的整体性,不仅需要关注患者疼痛的减轻,也需关注其心理的变化和社会支持情况,不仅要实现患者身体的康复,也需注重患者心理健康的康复和社会功能的重建。何成奇教授的发言获得与会人员的高度共鸣和认可,引起大家的热烈谈论。随后,康复医学中心杨霖治疗师及张玉婷治疗师分别介绍了物理治疗、作业治疗在颈椎病患者康复治疗中的相关应用、疗效和存在的问题。
最后,刘浩教授进行了总结。他说,康复治疗在颈椎病的治疗中占据重要位置,特别在门诊患者中大量患者需要康复治疗,同时康复治疗在手术患者术后功能恢复中也具有重要作用,康复医学与骨科、神经内科等学科交叉结合研究具有巨大发展前景,而生理心理社会的全面康复应是颈椎病治疗的目标。
颈椎病研究小组作为一个多学科交流平台,为各个学科间相互学习讨论搭建了桥梁,不仅可以提高各个科室在颈椎病方面的诊疗水平,优化临床诊疗流程,解决临床问题;而深入的交流和讨论也可以碰撞出火花,推动颈椎病相关的科研工作开展和进步。
此次会议加强了颈椎病研究小组的机制建设,提升了各学科间交流合作水平,将进一步巩固和提高我院在全国颈椎病研究领域的地位和水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