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院核医学科2008年度共完成1034人次核素心肌显像,较2007年度大幅增加1193%,成为本年度核医学科的工作亮点之一。
核素心肌灌注显像是一种影像学的诊断方法,它具有简单、无创伤、安全、诊断准确性高等优点。通过核素心肌灌注显像可以观察到心肌的血流灌注情况及心肌细胞的功能状态,也就是说可以直接看心肌是否有缺血存在。
核素心肌灌注显像与冠状动脉造影的不同是:冠状动脉造影可了解血管病变的解剖部位和范围及梗阻的程度,是评价冠状动脉解剖结构的金标准;而核素心肌灌注显像则能提供冠状动脉灌注系统和心肌细胞功能状态的信息,如血管内皮功能、小血管功能、心肌细胞活力等信息,是评价心肌灌注的金标准。
现代冠心病诊断处理的关键与核心是危险度分层(降低心脏事件风险)和预后判断,近年更为强调对患者进行危险度分层。心肌显像可让冠心病患者避免不幸,对于已诊断为冠心病的患者,如果心肌灌注显像正常,预示一年内心脏事件(心肌梗死、心脏猝死等)的发生几率小于1%,说明预后良好,是比较安全的。如果心肌灌注显像不正常,根据不正常心肌的范围和严重程度,可以预示一年内心脏事件的发生率有多高,从而采取相应的措施,可以避免和减少不幸的发生。
ACC/AHA/ASNC指南已将心肌灌注显像作为冠脉造影的“把门人”(gatekeeper),通过心肌灌注显像,可以提高造影的阳性率,制定更合理的治疗方案,降低冠心病漏诊率,大幅度降低总体医疗费用(30%~50%,接受血运重建术的人数下降是费用减少的主要原因)。
2007年核医学科安装了全新Philips SPECT/CT先进设备,为我院大力开展核素心肌灌注显像打下了坚实基础。经过多次讨论,从三个方面努力:(1)提高显像质量,优化检查流程。采用腺苷替代潘生丁进行药物负荷试验,使负荷心肌显像的敏感性得以提高,另外,采用门控技术并利用同机CT进行衰减校正,使得心肌显像的特异性和准确性明显提高。(2)对诊断医师和技术人员加强培训。组织了多次关于心肌显像技术及诊断方面的读书报告及病案讨论,不断提高医技人员的认识。同时组织从事心肌显像的技师,医师进行系统的病例随访及临床研究工作。(3)加强多学科合作和与临床医师的沟通。在努力提高显像质量的同时,注重与临床医师的相互交流。多次在各个相关临床科室举行讲座,讨论心肌显像在冠心病诊断治疗过程中的应用,一方面向临床宣传国外冠心病无创检查的先进理念,另一方面,听取临床对该项检查的反馈意见。通过以上三方面努力,心肌显像的检查质量等明显提高,临床认可度和满意度明显增加。#p#分页标题#e#
(核医学科 欧晓红供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