由中华医学会呼吸病学分会主办,我院协办的中华医学会第五届呼吸内镜及介入呼吸病学学术研讨会12月2-4日在成都举办。来自全国各地数百家医院上千名呼吸内科、胸外科、肿瘤科、内镜科等科室的医生参加了此次学术盛会。大会由钟南山院士、刘又宁教授担任名誉主席,王辰院士担任主席,我院李为民院长及呼吸介入学组组长、北大医院王广发教授担任组织委员会主席,
大会期间,国内外介入名家从我国介入呼吸病学体系建设、呼吸内镜诊疗技术管理规范及蒸汽消融肺减容、导航支气管镜等新技术进行了专题报告。我院客座教授、美国霍普金斯胸部疾病诊断中心主任王国本教授从肺外周结节诊断技术的历史与未来展望等方面作了讲解。我院呼吸与危重症医学科罗凤鸣教授及王可教授分别就“肺气肿介入治疗新技术——InterVapor蒸汽消融肺减容”、“中心气道介入治疗围手术期的机械通气”及“电凝治疗在气道介入中的应用”作专题大会报告。
会上,由我院呼吸朱辉、杨赛、刘丹医生向大会现场转播了支气管内超声(Endobronchial Ultrasound, EBUS)和电磁导航支气管镜(Electromagnetic navigation bronchoscopy, ENB)手术演示,获得与会专家的充分肯定和一致好评。电磁导航支气管镜技术突破了传统支气管镜仅能进入段支气管的技术瓶颈,国内开展尚少,我院自去年末开展西部地区首例电磁导航支气管镜以来,针对肺外周病灶的诊断率可达85%;而支气管内超声(Endobronchial Ultrasound, EBUS)针对肺门及纵隔病变诊断具有显著优势,我院目前每年完成约600余台,两者技术互补,充分展示了我院呼吸内镜的技术水平。
介入呼吸病学是现代呼吸病学的重要分支,也是现代呼吸病学基石和重要标志,此次全国呼吸介入年会,不仅充分展现了我院呼吸内镜的特色及风采,更进一步推动了学科发展及西部地区辐射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