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6年1月8日, 龚启勇教授代表“磁共振影像学分析及其对重大精神疾病机制的研究”项目组成员,在北京人民大会堂接受国家科学技术奖励大会颁奖,获得国家自然科学奖二等奖,实现我院国家自然科学奖零的突破。
“磁共振影像学分析及其对重大精神疾病机制的研究”项目属放射诊断学与精神病学的交叉学科领域。精神分裂症等重大精神疾病发病率高、脑残率高并难以治愈,给个人、家庭和社会带来沉重负担。其临床难点在于发病机制不清并缺乏客观诊断和评价指标。项目组历经10年系统研究,在医学磁共振成像准确无创地测量脑结构和功能并揭示精神疾病机理方面取得突破性成果,包括建立基于静息态功能磁共振的脑网络评价方法,揭示精神分裂症等发病前、发病初期和治疗后的脑变化特征及其机理。为推动脑科学及精准医学的发展提供了新方法和路径,同时为精神分裂症等重大精神疾病的个体化诊疗和评估提供潜在的精神影像学客观指标。
其余完成人分别是贺永(北京师范大学),孙学礼(四川大学华西医院),吕粟(四川大学华西医院),黄晓琦(四川大学华西医院)。
此次国家科学技术奖励大会在人民大会堂隆重召开,党和国家领导人习近平、李克强、刘云山、张高丽出席大会并为获奖代表颁奖。李克强代表党中央、国务院在大会上讲话。
2015年度国家科学技术奖励共授奖295项成果和7位外籍科技专家。其中,国家自然科学奖一等奖1项、二等奖41项;国家技术发明奖一等奖1项、二等奖65项;国家科学技术进步奖特等奖3项、一等奖17项、二等奖167项;授予7名外籍科学家中华人民共和国国际科学技术合作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