预约
挂号
联系
我们
就诊
指南
常见
问题
返回
顶部
请输入关键字
我院成功主办第三届国际实验生物学和医学论坛 2015.10.20

1010-13日,第三届国际实验生物学和医学论坛(IEBMC)在我院科技园成功召开。论坛由美国实验生物学和医学学会(Society of Experimental Biology and MedicineSEBM)、SCI学术期刊《实验生物学和医学》(Experimental Biology and MedicineEBM)杂志、我院以及SEBM/EBM亚太区办公室联合主办,来自国内外的200余名专家学者参会。

论坛围绕“转化医学”这一主题,分为专题讲座、学生口头报告、壁报展示三个版块开展学术交流。邀请2004年诺贝尔化学奖获得者Aaron Ciechanover教授、高福院士等10位国内外学者从不同角度阐述了“转化医学”主题。其中,Aaron Ciechanover教授分享了发现蛋白泛素化系统的思路以及基于该基础研究产生的靶向抗癌药物的研究进展;美国加利福利亚伯纳姆医学研究所Matthew Petroski教授的报告详细说明如何着眼于一个泛素化蛋白NEDD8,通过对其抑制剂结构的改造,延长抗癌药物作用的过程;中国科学院北京生命科学研究院高福院士从埃博拉病毒和SARS病毒切入,展示了病原体在不同种属间的传播和变异过程,以及该研究结果对我国国家公共卫生预防的提示作用;中科院工程研究所顾铭教授与大家分享了贝母黏连蛋白从实验室的一个潜在药用分子变成真正的产品、最后运用到临床的十年经历;美国辛辛那提大学Thomas ThompsonTGFβ的蛋白质结构着手研究其可能的药用价值;国家神经病学研究中心人群血管健康研究室主任周勇教授介绍了临床医生的一种合作方式:建立脑卒中病人资料的数据库,运用大数据与不同科研单位合作进行相关基础研究。我院再生医学中心主任康裕建教授从3D打印人工心脏出发,系统介绍了生物墨汁、3D生物打印机研发以及3D生物打印数据模型转换等的研发进展。

为激励年青科研工作者,论坛安排了学生口头汇报和壁报展示。12日下午,来自印尼塔鲁玛迦大学、南京中医药大学以及我院6名学生进行了口头报告。随后进行了壁报展示及评比,由 12名专家组成的评审团对参会的60余份壁报进行了3小时的评审。我院再生医学中心的肖颖、王韬、蒙霞获得壁报展示前三名,印尼塔鲁玛迦大学的Angela P. Sunjaya获得国际旅行奖。

由于我院卓越的科研成绩以及康裕建教授在国际上的学术影响,SEBM/EBM经过多次商议,最终决定将其亚太区办公室由上海肿瘤研究所变更至我院。该办公室将处理SEBM/EBM亚洲地区日常事物,是衔接亚洲和美国科研工作的桥梁。10日下午,论坛开幕后,康裕建教授、SEBM 主席Warren Zimmer教授和EBM主编Steven Goodman教授共同为SEBM/EBM亚太区办公室揭牌,标志着SEBM/EBM亚太区办公室正式落户我院。

此次论坛是我院再生医学研究中心第一次承办的大型国际会议。会后,诺贝尔化学奖获得者Aaron Ciechanover教授表示:他非常喜欢会议全程由学生接待专家的形式,老师与学生之间沟通充分,希望明年还能再来成都,重访华西。

 

 


作者: 胡升 汪琳 林玲 郑黎鹂 编辑:刘琴 朱方 来源:再生医学研究中心
基本信息填写
您的姓名:
联系方式:
电子邮箱:
问题类型:

select…

  • 内容无法访问
  • 信息不更新
  • 内容不准确
  • 错别字
  • 图片不准确
  • 其他
问题页面网址:
问题描述:
验证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