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月13日,我院心脏内科冯沅副教授及团队在介入下成功为一名患者取出滞留心血管长达6年的异物-一条长达73cm的外周中心静脉(PICC)置管,受到了患者和家属的高度赞扬。
患者为38岁女性,自述6年前曾经于东南亚某国行PICC置管输液,当时置管操作不顺利。近2年她自感有呼吸困难和活动耐量降低等症状,去年外伤X线检查时偶然发现体内有脱落的导管。来我院CT证实导管尖端在右心室内,尾端在肝静脉内,其余部分盘绕于心房及下腔静脉。经过2-3周的抗栓准备,冯沅副教授经股静脉穿刺介入“抓捕”该导管,该导管头端取出体外后,发现与术前估计的一样,部分PICC导管已经与血管壁粘连,取出困难。冯沅副教授及团队通过另一导管逐步剥离粘连后,成功取出了全部脱落的PICC导管及内含细钢丝,取出后造影未发现明显血管损伤,目前患者状态稳定,还需要一段时间的抗栓治疗。取出体外的导管长达73CM,并且在体内滞留6年之久,实属罕见。
PICC置管因具有安全、可靠、留置时间长、并发症少等优点多作为较长时间静脉输液途径,在临床上得到广泛应用,最常见用于肿瘤化疗和ICU重症病人,也是目前允许护士操作入的中心静脉置管。导管的置入及管理需要经过专门的培训,我院已经开展此项技术多年,培训了很多PICC操作护士,并设立有PICC门诊。PICC置管偶尔会出现PICC导管断裂或脱落,一般短期内绝大多数可采取微创介入方式取出。如未能及时发现,长时间脱落心血管系统后可能出现感染、栓塞或血栓、心律失常、瓣膜损伤等情况。介入异物取出术也适用于各种意外脱落于心血管的器材,如支架、封堵器、弹簧圈、电极及各种导管和钢丝,总体成功率较高,创伤明显低于外科手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