此次会议由香港复康会、成都康复医学会主办,四川地震灾区社区康复资源中心及我院康复医学科承办。会议到会350余人,注册代表250余人,旁听代表100余人。短短一天的会议,共进行了国际、国内专家专题报告7个,还邀请地震伤员到会分享社区康复成果。社区康复的发展,正在弥补康复医学的一个盲区,四川地震灾区的社区康复也正在我院的带动下,在国内外各界的帮助下,在一线工作人员的努力下,如雨后春笋,茁壮成长。
本次大会是不仅仅是成果的分享会议和学术交流的盛宴,更是康复医学全面发展、康复从医院落实到社区的桥梁。会议作为一个交流的平台,把我院地震灾后同香港复康会合作的项目成果和与会者分享,也把国际先进的国际社区康复理念在大会予以传播。会议的召开对康复医学的新知识和新理念的交流,进一步提高康复治疗整体水平,提升康复医学的整体水平以及快速推动我国康复事业的蓬勃全面发展具有重要而深远的意义!
7日晚,成都康复医学会会长兼秘书长、我院康复科主任何成奇主持召开成都医学会儿童康复专委会成立大会,来自省内成都市第一人民医院、华西附属妇女儿童医院以及德阳、眉山、宜宾等地区30多家医疗机构推荐的从事儿童康复、神经、儿童保健、支具矫形等工作的56名候选人当选为专委会委员。根据学会章程,从56名委员中,选举主任委员1 名,副主任委员4名。最后,董小丽当选成都康复医学会儿童康复专委会主任委员,罗蓉、钟建国、周文智、王琦分别当选副主任委员。成都康复医学会儿童康复专委会机构设立在成都市第一人民医院。
8日中午,成都市第二人民医院罗伦主任受成都康复医学会委托召开成都康复医学会社区康复专委会筹备会议,就筹备社区康复专委会相关事宜进行部署;当晚何成奇教授还主持成都康复医学会第五次常务理事会议,副会长潘福琼、李飞、赵新、金荣疆,副秘书长董小丽、罗伦等出席了会议。会议总结了2011年学会的各项工作,会长何成奇教授提出成立成都康复医学会专家委员会,为各相关单位提供技术支撑。随后,各位常务理事就成都康复医学会专家委员会展开讨论。
相关链接:
1、为使5.12地震的伤员在社区里得到康复服务,回归社会,四川华西医院与香港复康会合作,共同申请得到香港特别行政区政府「支持四川地震灾区重建工作信托基金」的资助,成立四川地震灾区社区康复资源中心。该项目由世界卫生组织复康协作中心、香港复康会、华西医院康复医学科共同合作,采用与合作伙伴、县、市级医院、残联和社会福利部门一起工作,以及与其他服务机构合作,与社区及其他机构一起工作等外展服务模式,旨在向灾区卫生、福利及其它服务机构、受灾家庭和个人,提供康复指导、培训、支持等服务,促进社区融合,建立关爱社会。该项目于2009年2月开始实施,计划在2012年1月完成。
2、成都康复医学会于2010年2月6日在成都成立,由四川大学华西医院康复医学科领衔,挂靠四川大学华西医院、华西临床医学院,我院康复科主任何成奇教授当选首任会长并兼任秘书长,四川省人大副主任杨志文被聘为顾问,成都市政府副市长谢瑞武被聘为名誉会长。学会接受成都科学技术协会、成都市卫生局的业务指导和成都市民政局的监督管理。我院院长石应康教授在出席学会成立讲话时表示:“现代医学讲究学科的整合,在华西医院康复已经提前介入到了病员的整个治疗过程中,以心胸外科为例,由于康复的提前介入使病人的住院周期平均缩短了1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