预约
挂号
联系
我们
就诊
指南
常见
问题
返回
顶部
请输入关键字
刘伦旭教授创立的“单向式胸腔镜肺叶切除术”把肺癌微创诊断治疗水平提升到一个新高度 2011.11.04

        在最近进行的四川省科技进步奖评审中,我院刘伦旭教授等申报的“单向式胸腔镜肺叶切除术的创立及其在肺癌诊治中的应用研究”获得25名评审专家全票赞成授一等奖,其中5名专家建议授特等奖;有关专家在成果鉴定时认为:该成果对我国胸腔镜肺癌外科的发展具有里程碑意义,是近年来我国少有的创新技术,是新世纪微创胸外科的重要进展。
        资料显示,近年肺癌发病率逐年升高,是全世界癌症死亡的头号病种,中国每年死于肺癌人数超过40万人。目前肺癌治疗是以手术为主的综合治疗,其中开胸手术存在创伤大、恢复慢、并发症多,且有相当一部分病人不能手术。
        1992年,世界胸腔镜之父McKenna教授开展全球第一例肺癌胸腔镜切除术以来,对上述问题给出了一个很有价值的解决方案,但由于胸腔镜手术技术要求更高、操作受限制、大出血缺乏有效的止血方法等原因,世界上胸腔镜肺癌切除术发展缓慢,适应患者较少;到2008年,美国用胸腔镜技术切除肺癌手术占所有肺癌手术的比例还不足20%,在中国仅少数胸科医生能够掌握该技术。
        面对如何使胸腔镜技术更容易学习掌握、更安全,以及如何利用该技术实现肺癌早期诊断治疗,扩大适应范围等问题。刘伦旭教授领导的课题组从本世纪初开始,在国家“十五”攻关计划、国家自然科学基金等6个项目的支持下,开展了相关基础研究和临床实践。10年来,该课题在学习引进国际通行胸腔镜技术的基础上,不断改进或创新技术,取得诸多成果。
        在手术技术创新方面,刘伦旭首先改进手术切口设计。目前国际上通行的胸腔镜手术切口过于集中在侧胸壁,存在器械进入时指向心脏、且与切割的肺内结构呈夹角,这容易导致器械戳及心脏,手术操作角度差、难度大。刘伦旭教授提出并“垂直——平行”的胸腔镜切口设计理念,使器械进出时与心脏平行,与切割的肺内结构垂直。这一改进克服了原来切口的缺点,使器械进出流畅、操作角度好,同时减少了心脏大血管损伤风险。
        他原创并命名了“单向式胸腔镜肺叶切除”方法。目前国际上胸腔镜肺癌切除方法是“多点解剖式”法,存在手术技术难度大、风险高等问题,因此推广速度慢,手术适应范围小。刘伦旭教授创立的新方法以单点单向、层次推进为核心,只在肺的根部操作(单点),不进入肺内,沿一个方向(单向)递进切除。这一新术式的创立,不仅使胸腔镜肺癌切除技术变得更容易,而且是手术成功率大大提高。目前在国际上可见的文献报道中,用传统胸腔镜技术的649例手术平均成功率为85.9%  (最高89.3%),课题组318例新方法手术成功率提高到97.7%。
        他创新应用传统器械,创立吸引器——电凝钩无血化游离方法。目前国际上通行的胸腔镜肺叶切除方法在预防出血和止血方面存在很大问题。刘伦旭创新的预防出血方法在操作上采用一压一勾、边切边吸的方式,使手术出血大量减少。目前国际报道的649例胸腔镜手术术中平均出血量为210ml,华西医院课题组318台手术的平均出血量为93ml。
        他创立“胸腔镜吸引器侧压止血法”。目前国际上胸腔镜下大出血是公认世界性难题,因缺乏有效止血方法,一旦发生必需立即中转开胸手术。刘伦旭创立的一压二夹三缝的吸引器侧压止血方法,解决了胸腔镜下出血的世界性难题。目前国际报道的621台胸腔镜手术发生术中大出血的共22例,胸腔镜下止血成功率为0,全部中转开胸手术;而课题组的318台手术中发生大出血的共14台,胸腔镜下止血成功率为85.7%。这一创新技术,使胸腔镜下大出血由不可控转为可控,扫除了外科医生开展手术的心理障碍。
        此外,课题组还将新方法应用于肺癌早期诊治方面,实现了对肺内小结节不作以往的CT引导穿刺活检,在胸腔镜监视下用特殊空芯针穿刺诊断,并同期手术治疗,开展良性则行局部切除、恶性作肺癌根治切除等实践,实现肺癌诊断早期取材充分,确诊率100%。这种诊治一体化的创新,达到肺癌早期诊治目标。
        由于课题组的创新,使胸腔镜肺叶切除手术变得更容易和安全,适应范围更广、掌握的医生更多、手术时间更短。到2010年,我院开展的肺癌切除手术66%都采用该技术;该技术自创立以来,短期内在国内105家医院推广开展,其中还有5家县级医院,目前全中国已经有6000多位患者受惠于新方法,并且随着掌握该技术医生的增加,受惠病人也在快速增加;该技术胸腔镜手术时间大大缩短,国际报道的435台胸腔镜手术平均时间为234min,课题组318台手术平均时间为184min。
        目前该课题共发表论文66篇,其中SCI收录21篇,Medline收录10篇,论文总引195次,单篇他引最高32次。受邀作国际学术会议报告6次,近三年于受邀在国内学术会议报告96次,开展教学手术表演20场。该成果受到了国际国内同行的高度认可,“单向式胸腔镜肺叶切除术”的提出和临床应用实践被认为是我国胸腔镜肺癌切除术成熟的标志。
 

作者:廖志林 来源:宣传统战部
基本信息填写
您的姓名:
联系方式:
电子邮箱:
问题类型:

select…

  • 内容无法访问
  • 信息不更新
  • 内容不准确
  • 错别字
  • 图片不准确
  • 其他
问题页面网址:
问题描述:
验证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