预约
挂号
联系
我们
就诊
指南
常见
问题
返回
顶部
请输入关键字
援成都公卫中心医疗队:我们一定能打赢这场抗疫阻击战! 2020.02.07

2月5日早上7:40,成都还笼罩在夜色之中,在队长重症医学科王波的带领下,呼吸与危重症医学科王凯歌、肾脏内科张凌、传染科雷学忠、心脏内科魏家富、内分泌科吕国庆、重症医学科王春燕已经坐上前往成都市公共卫生临床医疗中心的班车。作为四川大学华西医院派驻成都公卫中心专家组成员,在组长呼吸与危重症医学科主任梁宗安的带领下,他们从1月29日起,每天早上8:15之前必须准时到达成都公卫中心,与那里的医务人员一道,对所有重症、危重症病人进行查房、床旁监测与治疗、多学科讨论……

这次战役,我们决不退缩!

成都市公卫中心是成都市新型冠状病毒感染的肺炎(后称新冠肺炎)患者定点收治医疗机构,成都市所有重症、危重症新冠肺炎患者都将转入这里接受治疗。1月29日,华西医院呼吸与危重症医学科主任/四川省医疗救治组专家组常务副组长梁宗安教授率我院专家组进驻市公卫中心,11人的队伍,8名共产党员,“这次战役,我们决不退缩!坚决按照院党委和医院指示,起好共产党员的模范带头作用,发挥多学科协作救治的优势,全力救治重症患者,保障人民群众的生命安全。”专家组组长梁宗安代表队员们做出庄严承诺。

17年前,梁总安主任也是在同样的位置,也是以同样的身份做出了同样的承诺,那时他带队奔赴四川省第六人民医院抗击“非典”;17年后,他再次带队奔赴成都公卫中心抗击“新冠肺炎”。他们中间还有一位党员——呼吸与危重症医学科护士长吴小玲,17年前也曾奋战在抗击非典第一线。

一人一方案,精准施治

8点15分,7名队员走进了公卫中心烈性传染病楼应急病房,更换分体隔离服后前往医生办公室参加医护集体交班,梁宗安主任已经在那里等着他们了,针对新病人和危重症患者的病情,他们与当班医护人员进行了交接,随后前往医生办公室开始多学科联合查房。10点左右,各学科完成了全部患者前一日病情回顾及治疗计划讨论,王波、王凯歌、张凌、王春燕、魏家富穿好防护服,戴好护目镜,通过层层安全屏障走进了隔离病房,他们将逐一查看30余名患者,查看确认住院医师汇报信息是否准确,根据床旁信息进一步调整治疗方案。

由于部分病人还要实施床旁监测和操作,完成查房后张凌进入隔离病房为新入的尿毒症患者置入血液透析导管,他需要着三级防护,除了像查房需要穿戴三层隔离服外,他还需要额外佩戴正压防护头罩防止血液喷溅和气溶胶吸入。

此时,另一间病房内,王波、魏家富几位正在为一名患者进行床旁超声检查。当他们几位完成手中的工作,走出污染区,逐层褪去厚重的防护服时,他们的额头、鼻梁、脸颊都是深深的压痕,而后背则早已被汗水湿透。

当他们再次出现在医生办公室的时候,时钟已指向12点35分,然而他们还不能休息,必须立即把刚才在病房内的最新治疗方案告知公卫中心的医生,讨论哪些患者的呼吸支持力度增加或下降,下午需要追踪哪些检查结果,关注呼吸机哪些指标的变化,哪些病人要转出重症病区,轻症病区新入院患者病情是否稳定,哪些指标预示患者病情恶化需要转入重症病区。

“一人一方案,精准施治”这是以四川省新冠肺炎医疗救治专家组组长、华西医院院长李为民等专家组成员提出的救治原则,这一原则在这11名队员身上得到充分展现。“梁宗安主任、刘丹副主任和组员们入驻公卫中心后,立即结合医院院情和收治病人情况梳理了专家组工作职责、重症患者管理流程、医护人员防控流程和人员部署等,”队长王波表示,“重症、危重症患者病情瞬息万变,我们每天必须根据病人病情的动态变化来制定当天的救治方案,并根据患者身体的反馈不断修正治疗方案,有些病人某项治疗措施一天就需要调整十数次,直至患者器官功能状态达到最优化。”如果患者合并有复杂的基础疾病,如心脏、肾脏、内分泌、肝病等,专家组会在每天的多学科讨论中增加相应专科的专家前来救治。“比如今天我们就增加了重症护理专业组长的王春燕老师,她是昨天下午4点才接到的通知,今天她将详细了解危重症患者的情况,会同医生一起查房,讨论护理关注重点,然后转化为专业的重症护理方案,再与公卫中心应急病房的护理组长沟通具体的执行措施。”

除了常规的原发疾病和基础疾病的治疗,专家组成员们还要针对患者进行心理干预等治疗。王凯歌表示,“其中一个患者确诊新冠肺炎,刚来的时候病情危重,爱人也处于隔离观察状态,身边无亲人陪伴,心情特别压抑,在病房里经常不开灯,一个人闷在病床上。”和他交谈才发现,他没有什么爱好,电视只看央视新闻频道,不太会玩手机,于是大家给他在手机上下载了央视,教会他怎么播放,等我们查完房后,我们还会专门再次来到他病房和他谈心交流,告知他我们是华西专家团队,这几天多看娱乐节目,少看疫情相关节目叠加不良刺激,“通过科学调适心理,管理不良情绪,现在他开朗多了,看见我们来了还会主动和我们聊天。”

我们背后是整个华西医院

“虽然我们只有11名队员,但是我们背后是整个华西医院。”在王波的眼中,华西医院强有力的支持,给了他们在疫情第一线冲锋陷阵的底气。

每天下午3点,是专家组成员与成都公卫中心医务人员例行的专家讨论会时间,他们会针当天查房情况对每位患者的病情进行讨论和研判,危重病例他们还会通过全省5G会诊平台进行全省专家,而这个5G远程会诊系统就是以四川大学华西医院为中心节点。通过这个平台,全省实现了危重病人诊疗信息共享,援成都公卫中心医疗队作为前线可以进一步得到华西多学科专家团队更加权威的治疗建议。

2月4日下午3点,专家讨论会正在进行中,一名病人突然出现休克,心率150次/分,血压90/45mmHg,可能要气管插管。这是一名81岁高龄的危重患者,住院一周后病情急转直下,医疗队几天来一直围绕他的救治群策群力,终于看到了一线曙光。得知此消息,王波冲出会议室,迅速穿好防护服,顾不上穿戴插管需要的正压防护头罩,抓起一个护目镜就冲进隔离病房,快递判断休克原因,评估容量状态和心脏功能,调整呼吸机参数,滴定镇痛镇静水平。患者的血压逐渐回升,心率也在慢慢减慢观察1小时尿量50ml,乳酸也在正常水平,终于松了一口气,等患者病情较稳定后,他再次返回讨论会,汇报患者情况。由李为民院长主持的5G全省专家会诊现场上,来自华西医院各个科室的专家针对此名患者病情共同讨论、调整方案,保证病人得到最优化的治疗。

老将出马,党员带头,依靠华西经验,援成都公卫中心医疗队一定能打赢这场抗疫阻击战!


四川大学华西医院援成都公卫中心医疗队:

组长:梁宗安(呼吸与危重症医学科)

队长:刘丹(呼吸与危重症医学科)  王波(重症医学科)

专家组成员:雷学忠(感染性疾病中心) 张凌(肾脏内科) 魏家富(心脏内科) 吕庆国(内分泌代谢科) 白红利(放射科) 王军(实验医学科) 吴小玲(呼吸与危重症医学科·护理) 王春燕(重症医学科·护理)

作者:王波 刘欢 编辑:郑源 来源:重症医学科 宣传部
基本信息填写
您的姓名:
联系方式:
电子邮箱:
问题类型:

select…

  • 内容无法访问
  • 信息不更新
  • 内容不准确
  • 错别字
  • 图片不准确
  • 其他
问题页面网址:
问题描述:
验证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