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月14日中午,我院2020年秋季学期第一期“教授开放日-名师有约”系列导学活动在厚德楼(临床教学楼)214教室举办,本硕博学生共计150人参加了活动。
本次讲座由博士生导师、骨科副主任、脊柱外科主任刘浩教授作《在日常临床工作中如何寻找创新点的案例分享》。课程伊始,博士研究生何俊波对由刘浩教授指导的华西脊柱外科研究型社团进行了介绍及成果汇报,并邀请感兴趣的同学加入社团,进行相关创新及科研训练。
随后,刘浩教授以华为与中兴在面对美国制裁的两种截然不同的表现切入,向同学们强调了自主创新在企业发展、社会发展、国家发展以及医学进步等方面的重要意义,并以此引入主题。刘浩教授从什么是“创新”、为什么要进行创新、如何在日常临床工作中进行创新以及医学生如何进行创新四个方面进行了精彩讲解。从诺基亚的败北到微信崛起,讲述企业因创新而获得活力;从落后的现金支付到超越美国信用卡体系的在线支付方式,讲述国家因创新而实现跨越式发展;强调医学科学,也在创新中继往开来。在医学领域方面,刘浩教授对其团队两个主要的创新转化成果进行了详细的分享,并提出了通向临床创新之路(PATH)的新内涵:“坚持(Persistent)—动力,实践(Actually doing something)—基石,思考(Think deeply)—源泉,严谨(Hard on yourself)—保证。”
对病人的认真与负责,对颈椎手术十余年的实践坚持,对临床细节的总结反思,对工作的严格至臻,刘浩教授及其团队不仅为患者提高了最佳的医疗服务,更取得了一系列的科研创新成绩。不忘初心,砥砺前行。刘浩教授的分享不仅为我们带来了如何在临床实践中进行创新科研的启示,更向我们展示了优秀脊柱外科医生的成长轨迹。
“教授开放日——名师有约”系列导学活动中授课名师将结合自身经历解密学术前沿和研究现状,促进学科核心素养养成,激励学子刻苦奋进砥砺前行。我院2020年秋季学期共计将举办15场活动,后续还将邀请名师为学生提供面对面交流指导,让学生走进名师成长历程,启迪青年成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