预约
挂号
联系
我们
就诊
指南
常见
问题
返回
顶部
请输入关键字
我院党员、干部热议党的二十届四中全会精神 2025.10.28

2025年10月20日至23日,中国共产党第二十届中央委员会第四次全体会议在北京举行,全会审议通过了《中共中央关于制定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五个五年规划的建议》。我院广大党员、干部第一时间学习习近平总书记在党的二十届四中全会上的重要讲话和全会精神,纷纷表示将认真贯彻落实全会精神,加快推动学院、医院高质量发展,为不断开创以中国式现代化全面推进强国建设、民族复兴伟业新局面贡献力量。


程永忠 华西临床医学院(华西医院)党委书记

党的二十届四中全会是在进入基本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夯实基础、全面发力的关键时期召开的一次重要会议。全会审议通过的《建议》,对未来五年发展作出顶层设计和战略擘画,是奋力开创中国式现代化建设新局面的重要纲领性文件。全会提出加快建设健康中国,明确实施健康优先发展战略。学院(医院)不仅要切实抓好全会精神的贯彻落实,也将围绕健康优先发展战略出实招、干实事、求实效。锚定“十五五”发展目标,我们要积极围绕“十大功能定位”建好国家精神疾病医学中心和两个国家区域医疗中心,力争综合类国家医学中心、国家高原病医学中心落户华西;积极落实学校“一体两翼”战略部署,扎实推进校地合作。在服务模式上更加突出全链条的贯通,构建“防、筛、诊、控、治、康”全链条管理模式,健全早筛早诊早治早康复的服务体系;在服务作用上更加突出兜底责任,成立分级诊疗领导小组,建立“双约双推”规范体系,全面建成区域内群众危重症转诊会诊中心;在服务体系上更加突出公益性,争当落实深化医改任务的改革中心,为公立医院高质量发展提供可借鉴的实践经验,切实肩负起保障人民生命健康、服务国家战略的核心使命。


罗凤鸣 华西临床医学院院长、华西医院院长

党的二十届四中全会对未来五年发展作出顶层设计和战略擘画,提出要切实抓好加快建设健康中国、促进人口高质量发展、稳步推进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等重点任务落实,为我院高质量发展指明了方向。学院、医院将坚决贯彻落实全会精神,始终秉持让西部老百姓在家门口享受优质医疗服务的理念,以全会精神为指引,紧扣华西医学整体率先迈入世界一流的战略目标,全力推进教研医管融合发展。坚持实施人才强院、创新驱动、精细管理、国际合作、区域联动、院地合作等“六大发展战略”。持续高质量做好援藏工作,创新共病管理与主动健康服务,做实区域双向转诊,纵深推进协同诊疗体系构建,强化领办型医联体向下辐射带动能力,结合新质生产力发展低空经济,打造中国智慧医院样板,助力医院运营提质增效,奋力答好“强国建设、华西何为”的时代考题,为推动健康中国建设贡献华西力量!


刘伦旭 华西临床医学院(华西医院)党委常务副书记

党的二十届四中全会为未来中国发展擘画蓝图,推动事关中国式现代化全局的战略任务取得重大突破。我们要更加深刻领悟“两个确立”的决定性意义,增强“四个意识”、坚定“四个自信”、做到“两个维护”,切实把思想和行动统一到党中央决策部署上来。

一是要坚持和加强党对学院(医院)工作的全面领导,围绕一体推进教育科技人才发展,加快建设健康中国,努力把党的政治优势、组织优势转化为学院(医院)的治理优势、发展优势。二是坚持完善党委领导下的院长负责制,构建党委统一领导、党政分工合作、协调运行的工作机制,提升领导班子的决策力、领导力和广大干部职工的执行力、行动力。三是扎实推进基层党组织建设,增强党组织政治功能和组织功能,发挥党员先锋模范作用,让各级党组织都能统得起全局、管得好党员、聚得了群众、办得成实事。四是强化教职工凝聚力和青年师生引领力,引导群众听党话、跟党走,真情为群众办实事、办好事、解难题,培育学院(医院)高质量发展的“生力军”。五是通过各种方式组织好全会精神的学习、宣讲,使全体党员、干部、职工领会好全会精神,自觉把各项要求贯彻落实到“十五五”时期学院(医院)发展各方面全过程,为推进健康中国建设、守护人民群众生命健康作出新的更大贡献!


黄进 华西医院常务副院长

党的二十届四中全会为深化医药卫生体制改革作出重要战略部署,明确提出健全医疗、医保、医药“三医”协同发展和治理机制。我院将深入贯彻落实全会精神,坚持以人民健康为中心,着力构建科学规范的现代化医院经济管理体系。以全面预算管理为基础,建立以病种成本为核心的精准核算机制;以数字化转型为驱动,构建智能化运营决策平台;以价值医疗为导向,建立科学的绩效评价体系。通过系统构建“预算-成本-数据-绩效”管理闭环,推进医疗资源精准配置和高效利用,实现医疗质量、运营效率与可持续发展能力的同步提升。

我们将以创新探索助力医院发展模式逐步实现从规模扩张向质量效益的重要转变,为深化医药卫生体制改革积累实践经验,贡献华西智慧与力量。


王坤杰 华西临床医学院常务副院长

通过对党的二十届四中全会精神学习,我深受鼓舞、倍感振奋。教育是事业发展的根基,只有抓好教育,拥有自主的、更高质量的创新人才培养能力,民族振兴和社会进步才能拥有源源不断的智力支撑。教育是国之大计、党之大计,医学教育更肩负着守护人民健康、培育大国良医的特殊使命,必须主动融入国家治理现代化全局,以更高站位、更实举措谋划发展路径,为“十五五”乃至更长时期推进教育强国、科技强国、人才强国建设提供根本遵循和行动指引。

作为高校教育者,要紧紧围绕“培养卓越医学人才”这一根本任务,全力服务“健康中国”战略,有力支撑中国式现代化进程。要深入贯彻国家教育、科技、人才“三位一体”协同发展的战略部署,以服务国家卫生健康事业需求为导向,以深化医学教育改革为主线,积极探索医学教育、科技创新与人才培养深度融合的实践路径,着力培养“职业素养力、临床胜任力、科研创新力和国际竞争力”兼备的临床医学拔尖创新人才。

学校已将加快推动华西医学整体率先迈入世界一流作为战略目标,全方位支持华西医学高质量发展。展望未来,我们要以更高的政治站位、更强的使命担当,为建设教育强国谱写新时代医学教育高质量发展的新篇章,贡献川大华西力量!


刘丹 内科党委书记、呼吸与危重症医学科主任、呼吸与危重症医学科三党支部书记

党的二十届四中全会以及审议通过的“十五五”规划《建议》中“加快建设健康中国”的部署,为内科临床工作指明方向,全体医护人员倍受鼓舞、深感责任重大。内科党委将紧扣健康优先发展战略,针对呼吸、心脑血管、糖尿病等慢性病,落实“防治关口前移”:常态化开展重点人群早筛、建好动态健康档案,做好科普讲座、短视频普及健康知识。同时,深化医防协同,持续开展“走基层、送健康”义诊,派骨干医师下沉带教助力分级诊疗;优化科室流程、升级信息系统,让数据多跑路、患者少跑腿。 技术上聚焦精准化与微创化,推广介入、内镜下治疗等技术,搭建数智化平台,整合AI与可穿戴设备数据,建线上随访通道,提升诊疗与康复效率。在人才建设上实施“引育并举”,对接顶尖资源建专家工作站,分层培养医护人员;搭建产教研平台,开展技能培训与竞赛,推行“骨干带教+新人培养”机制,打造专业团队。未来,内科党委将以全会精神为指引,坚守医者誓言,以专业与担当提升群众就医获得感,为健康中国建设贡献力量!


黄纪伟 外科党委书记,肝脏外科病房党支部书记、副主任

“十四五”时期,在校院领导的带领下,外科党委紧紧围绕推动高质量发展这一主题,在教学、医疗、管理、科研、学科建设方面取得新成效。党的二十届四中全会提出统筹教育强国、科技强国、人才强国建设。结合外科工作实际,外科党委将坚决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持续加强各层级外科医学人才培养和教学体系建设;深入开展“党建+医疗服务”,持续强化和提升外科医疗质量与安全管理,提升外科医疗健康服务能级;不断增强外科学科优势,搭建优质平台,促进外科临床研究与医疗新技术创新;推动外科对外交流合作,全面助力“一带一路”教学、医疗、科研合作。推动高质量发展是“十五五”时期经济社会发展的主题,我们将继续紧紧抓住高质量发展这个首要任务,深入学习贯彻党的二十大和历届全会精神,坚持党的全面领导,聚焦“两加快一中心”“筑高原、建高峰”,积极落实国家医学中心和区域医疗中心“十大功能定位”,全力推进各项事业高质量发展,为强国建设、民族复兴贡献川大华西力量。


应斌武 门诊医技党委书记,实验医学科(检验科)主任,医学技术学院副院长(兼),实验医学科二党支部书记

党的二十届四中全会审议通过“十五五”规划建议,为医疗卫生事业发展指明方向。门诊医技党委深入学习全会精神,围绕高质量发展和民生需求,结合医院实际,谋划新发展。一要夯实基础,全面发力。以“时不我待、只争朝夕”的紧迫感,筑牢医疗质量安全根基。通过优化急诊门诊流程、完善质控指标体系、加强基层医师培养,实现医疗服务的阶梯式递进、持续性提升。二要科学谋划,创新驱动。面向生物制造、人工智能等战略性新兴产业,布局精准医学诊断平台,推动基因检测、细胞治疗等新技术临床应用;建设医疗人工智能实验室,开发智能辅助诊断系统,提升诊断准确率与效率。探索低空经济在急救转运、样本输送中的应用场景,构建快速响应医疗网络。三要补齐短板,重点突破。针对学科发展不平衡问题,门诊医技党委将深入思考,整合放射、病理、检验资源,打造多学科协作诊疗模式;发展精准诊断特色技术,培育新的学科增长点;以临床需求为导向,促进新能源材料在医疗设备领域的应用研究。通过持续创新和扎实工作,为健康中国建设贡献专业力量,以优异成绩回应时代召唤和人民期盼。


曹丹 临床联合党委书记,腹部肿瘤病房主任兼肿瘤内科副主任

党的二十届四中全会系统部署“中国式现代化”,明确“实施健康优先发展战略,为群众提供公平可及、系统连续和优质高效的健康服务”,为医疗卫生事业发展提供根本遵循。作为医务工作者,我们要始终坚持人民至上、生命至上,将全会精神转化为工作动力。实践中,紧扣“健全医疗、医保、医药协同机制,实施医疗卫生强基工程”要求,以数据治理打通门诊、住院、康复信息壁垒,实现“一站式”服务,提升诊疗效率;对标“支持创新药和医疗器械发展”部署,强化学科建设与人才培养,以临床价值为导向激发科研创新活力;围绕“强化公共卫生能力,做好慢性病综合防控”任务,推动健康管理关口前移,开展社区筛查宣教,构建“院内-院外”一体化慢病管理模式。临床联合党委将落实全会部署,锐意改革、务实创新,切实解决好人民群众急难愁盼问题,为人民提供更优质高效的健康服务,为中国式现代化贡献力量。

编辑:袁婧 刘欢 郑源 来源:宣传部
基本信息填写
您的姓名:
联系方式:
电子邮箱:
问题类型:

select…

  • 内容无法访问
  • 信息不更新
  • 内容不准确
  • 错别字
  • 图片不准确
  • 其他
问题页面网址:
问题描述:
验证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