GIMQCC项目由中华医学会消化病学分会胃肠动力学组主导发起,其宗旨在于系统性构建并推行中国胃肠动力疾病的同质化诊疗体系。本次评审基于《中国胃肠动力疾病诊疗质量控制标准(2024版)》,涵盖基础设施配置、专科人才梯队、技术项目完整性、诊疗路径标准化、数据管理智能化及科研教学转化能力六大核心维度,对全国57家申报单位进行综合考评。最终,经由18位专家组成的委员会多轮匿名投票,全国仅23家医疗中心入选。
华西医院消化内科胃肠动力中心构建了国内领先的“诊-治-研”一体化平台。中心拥有一支结构合理、技术精湛的亚专科团队,由学科带头人杨锦林教授领衔,形成了教授-副教授-主治医师-专科技师-专职护师的完整人才链;中心配备全套进口高分辨率胃肠动力检测系统,同时依托医院多学科协作平台,可无缝开展胃肠排空核素扫描、超声造影以及动态排便造影等复合评估,实现了从食管到直肠的全消化道动力精准评估。中心已常规开展所有主流及前沿的胃肠动力诊疗技术,年均完成高分辨率食管测压、肛门直肠测压及食管反流监测近4000例,数据质量与解读水平国内领先,全面覆盖内镜与外科微创治疗领域。创新解决针对POEM术前食管大量食物潴留的世界性难题,团队自主研发的“食管潴留物清除套管装置”(已获国家专利)能显著提升手术安全性与效率,体现了强大的临床创新能力。
中心深度践行“以患者为中心”的整合医学理念,构建了成熟的MDT模式。核心MDT固定联合心理卫生科、耳鼻喉科、呼吸与危重症医学科、心脏内科等,共同管理复杂难治性胃食管反流病及贲门失弛缓症患者;积极参与慢性咳嗽、哮喘、难治性便秘等专项MDT,确保患者获得最优化的个体治疗方案;建立了基于胃食管反流病专病数据库的个体化随访体系,通过专科门诊、线上咨询(微信随访)、患者教育沙龙等多种形式,为患者提供从诊断、治疗到康复的健康管理。
近三年,中心团队在国内外权威期刊发表SCI及核心期刊论文10余篇,聚焦于胃肠动力疾病的病理生理机制与微创治疗创新,获得2项国家发明专利,实现了从临床问题到技术解决方案的闭环。作为国家级继续医学教育基地,已系统培养胃肠动力方向研究生3名,接收专科进修医师10名,并通过举办国家级学习班、手术演示直播等方式培训基层医师超百名,有力地推动了区域诊疗水平的同质化提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