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月11日上午7时30分,已经坚持了9年的先天性心脏病多学科疑难病例术前讨论在心脏大血管外科的示教室里举行。而此次参与讨论的患儿不同于以往,其中有两名患儿为尚未收入院的先心病疑难重症患儿。目前,两名患儿已在门诊完成了超声心动图动态影像、心脏及大血管3D重建等资料的收集。本次开展的院前多学科手术讨论,旨在缩短先心病疑难重症患儿入院后的术前等待时间,缩短平均住院日,降低患儿医疗总费用。
2006年,心脏大血管外科的安琪教授以"让每一个患儿有一颗健康的心"为愿景,联系相关科室共同发起了先心病疑难重症患儿多学科术前讨论,每周一上午7时30分开始讨论,至今已经坚持了9年,讨论人员由心外科、心内科、心脏彩超室、手术室、监护室等医护人员集体参与。
大家就先心病疑难重症患儿的临床表现及各项检查指标进行综合评价,为患儿选定最优手术方式,为术后提供精准优质的监护和护理做好准备。以往纳入讨论的患儿均需提前一周以上时间收入院,再完善一系列复杂的术前特殊检查,才能提交每周一的多学科手术讨论。通常患儿需要较长术前等待时间,明显延长了平均住院日,也增加了病房床位压力。
而此次将院外先心病疑难重症患儿的手术讨论前移,从机制上让患儿在保证医疗质量的情况下,缩短平均住院日,也减少了家属的陪护、住宿等一些隐形费用,同时,也增加了科室的床位周转,解决了入院难等问题,让患者真正享受到更加快捷、便利的医疗服务。
今年3月以来,心脏大血管外科积极推动缩短患者术前等待时间,先后推出多项措施,从术前检查前移到精准计划入院,在没有明显增加床的情况下,增加了手术量,缩短了患者术前的等候时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