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就诊卡-
李为民,男,汉族,1964年2月出生于四川省营山县。教授,硕士生、博士生导师 [24]。1991年获得华西医科大学呼吸内科硕士学位,1995年获得华西医科大学呼吸内科博士学位。1997年至2000年,美国明尼苏达大学作博士后研究。国家杰出医师,教育部长江特岗学者,中国医学科学院学术咨询委员会学部委员,呼吸和共病全国重点实验室副主任,国家精准医学产业创新中心主任,教育部疾病分子网络前沿科学中心主任。担任中华医学会副会长、中国医师协会副会长、中华医学会呼吸病学分会副主任委员、中国抗癌协会非小细胞肺癌专委会副主任委员等。担任“十四五”规划临床医学专业第二轮器官-系统整合教材《呼吸系统与疾病》第一主编,《Precision Clinical Medicine》期刊主编,《Signal Transduction and Targeted Therapy》期刊副主编,《华西医学》期刊主编,《中华结核和呼吸杂志》期刊副主编等。 一直围绕肺癌早诊早治及肺部感染关键技术开展临床与转化研究。率先提出“超早期肺癌”的概念,创新薄层重建LDCT肺癌筛查新技术;建立中国版智能化肺结节恶性风险评估及精准处理体系;创建肺癌早筛早诊早治华西方案;创建疑难呼吸疾病分子及影像前沿诊疗技术,实现超早期肺癌及疑难呼吸疾病精准诊治。2020年5月,获得第二届全国创新争先奖;2021年11月3日,“肺癌早期精准诊断关键技术的建立与临床应用”项目以第一完成人获2020年度国家科学技术进步奖二等奖;2024年12月3日,荣获何梁何利基金科学与技术进步奖。
聚焦发病率及死亡率均位居所有恶性肿瘤之首的肺癌疾病,潜心攻关20余年,针对肺癌早期诊断进行了系列基础与临床关键技术研究。创新肺癌早期诊断影像学技术,以精准发现肺部小结节,精准评估肺结节,精准诊断早期肺癌,突破早期肺癌诊断困难的技术难题。在影像学技术的基础上,从中心法则的角度通过多组学研究揭示了肺癌演进的重要分子信号通路,发现关键分子靶点,证实早期诊断分子标志物。为了发现早期肺癌,通过临床流行病学及真实世界研究,重新界定了我国40岁以上肺癌高危人群,创新性确立了肺癌筛查对象。基于以上成果,使肺癌筛查漏诊降低43倍,人工智能肺结节检出率提高15%,影像组学预测准确率提高37%,分子标志物敏感性提高1倍,手术中早期肺癌比例较国际先进水平提高6%。研究成果同时在全国包括北京协和、医科院肿瘤医院 、武汉大学中南医院在内的155家医院推广应用。通过应用该成果,每年惠及近80万个家庭。
selec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