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就诊卡-
1983年毕业于原华西医科大学,获医学学士学位;1986年毕业于原华西医科大学,获内科内分泌专业医硕士学位;毕业后留校工作至今。1995年赴荷兰皇家医科院内分泌病研究室研修;1999年~2000年赴美国印第安那大学医学院糖尿病中心进行合作研究。 长期从事糖尿病及内分泌疾病的临床及研究工作, 对内分泌疾病如糖尿病、甲状腺疾病、垂体疾病、肾上腺疾病、肥胖症及性腺疾病等临床诊治经验丰富,尤擅长疑难病及罕见病的诊治。作为内分泌科下丘脑-垂体疾病亚专业学科带头人牵头建立了西部垂体瘤及相关疾病诊治中心,凝聚院内相关专业医师组成垂体疾病MDT团队,创新性开展了多项临床新技术,提升了我院垂体疾病临床诊疗水平及在全国的影响力。 作为课题负责人承担并圆满完成5项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一项教育部博士点基金项目以及三项省科技厅基金项目,作为项目负责人承担了大量国内外临床研究项目。作为第一作者或通讯作者已发表本专业中英文论著100多篇及学术专著10多部,多次在国际学术组织科学年会上作口头发言,研究成果多次获国家及部省级科技进步奖,参与了国内多项临床诊治指南的编写。
案例1. 发挥我院垂体疾病MDT优势,成功诊治被误诊为“垂体肿瘤”的原发性甲状腺功能减退患者。 15岁男性,因生长发育迟缓就诊于当地医院,作头部MRI发现垂体占位,转我院神经外科拟行手术治疗。经我院垂体疾病MDT会诊,确定患者生长发育迟缓的病因为原发性甲状腺功能减退症,而垂体占位只是因长期原发性甲减所致垂体增生而非肿瘤所致,若误行手术治疗将对患者的健康造成严重影响。我们给予患者甲状腺激素替代治疗后,其生长发育逐渐恢复正常,1年后复查鞍区MRI显示垂体体积恢复正常,垂体占位消失。 案例2. 追根溯源,从寻常的临床表现中发现不寻常的病因 27岁女性,因月经紊乱14年、婚后不孕2年就诊。患者在院外长期诊断为“多囊卵巢综合征”,予达因35及二甲双胍治疗后月经基本规律,但仍不孕。我们在常规的激素检测中发现该患者孕激素水平增高,遂检测17-羟孕酮及肾上腺CT,结果证实了我们的临床诊断,该患者月经紊乱及不孕的原因不是常见的多囊卵巢综合征,而是先天性肾上腺增生症-21羟化酶缺乏症。后经基因检测后确诊。遂停用达因35及二甲双胍,给予小剂量糖皮质激素抑制治疗。治疗后患者月经恢复正常,3月后自然受孕。
selec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