预约
挂号
联系
我们
就诊
指南
常见
问题
返回
顶部
请输入关键字
四川省医学会第三十次麻醉学术会议暨四川大学华西医院建院130周年庆系列学术活动——华西麻醉前沿论坛顺利召开 2022.12.23

from clipboard

2022年12月16日-17日,由四川省医学会主办,四川省医学会麻醉学专委会承办、四川大学华西医院协办的“四川省医学会第三十次麻醉学术会议暨四川大学华西医院建院130周年庆系列学术活动——华西麻醉前沿论坛”通过线上直播的形式顺利召开。

秉承中华医学会麻醉学分会宗旨:守安全底线,抓学术内涵,做品质细节,倡人文临床。此次大会以“安全、创新、品质、人文”为主题,共设立5个会场,特邀请60余名国内麻醉学界及友邻学科知名专家,从多学科、多角度共同探讨新时代背景下的麻醉学科前景和未来方向。内容涵盖麻醉学科最新相关研究、学科建设管理经验总结、围术期监测治疗、医工交叉创新、麻醉与人工智能、新药研讨、病例分享会等方面。大会共注册1265人,累计在线浏览人次8953人次。

12月17日上午8:30,由四川省医学会麻醉学专委会主委朱涛教授主持开幕式,正式拉开了大会的帷幕。中华医学会麻醉学专委会主委黄宇光教授、四川大学华西医院院长李为民教授发表致辞,对四川省麻醉学科的发展做出了高度评价,麻醉专委会坚持每年举办学术交流,通过学术会议、专题讲座、病案讨论、workshop、继续医学教育、基层义诊等多种形式,促进了我省麻醉医学人才培养和临床诊疗水平的提升,加强了学术交流,也助推了省内各级医院麻醉学的建设和发展,使得我省麻醉学科事业不仅取得了量的突破,更是取得了质的飞跃。充分肯定了本次会议对促进四川省麻醉学科发展、加强学术交流合作方面的积极作用,并预祝本次麻醉学术大会圆满成功。


会议主要内容

麻醉学前沿论坛

(上午)

四川大学华西医院建院130周年系列学术活动——华西麻醉前沿论坛,特别邀请了麻醉学疼痛学领域的“长江学者”、国家“万人计划”科技创新领军人才、学科前沿人才进行学术交流和讨论。上半场首先由四川大学华西医院麻醉科刘进教授就临床麻醉内涵及核心知识与技术进行剖析;中国医学科学院北京协和医院黄宇光教授以发展的视角畅谈了麻醉学科的建设;空军军医大学西京医院董海龙教授分析了麻醉、睡眠与意识的神经机制,徐州医学院附属徐州市第二人民医院曹君利教授介绍了关于疼痛学研究的几点思考,后由朱涛教授、刘斌教授、陈果教授、姜春玲教授与讲课嘉宾及线上参会的麻醉学同道一起进行了激烈的讨论。下半场由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附属仁济医院俞卫锋教授展示了疼痛闸门控制的新环路研究、浙江大学医学院附属第一医院方向明教授就国自然基金的申请进行了经验分享、上海科技大学生命科学与技术学院胡霁教授深入浅出的讲解了麻醉药理的神经环路机制、中国科学技术大学生命科学学院张智教授就疼痛的多系统调控进行交流,余海教授、左云霞教授、刘慧教授、肖红教授、宋莉教授一起参与了讨论


主会场 (下午)

下午的会场分别由西南医科大学附属医院王晓斌教授带来了全麻诱导期间管理的几点思考;华侨大学医学院李师阳教授妇科日间手术的麻醉管理;四川大学华西医院郑宏教授关于无痛胃肠镜面临的挑战和发展战略的思考;成都市第二人民医院谢先丰教授关于手术室外麻醉的安全和效率问题的改进;成都市第三人民医院郑传东教授麻醉深度监测的再认识;华西附二医院林雪梅教授产科麻醉与肺栓塞的危急情况处理;川北医学院附属医院林菁艳教授超声引导下SGB在围术期的应用和四川大学华西医院邓晓倩教授就恶性高热及其远程急救进行应用程序的介绍和技术推广。



AI研讨会专场

在“健康中国2030” 国家战略目标下,医学正在成为知识流的融合点和创新的爆发点,医工融合本质上是从医学的角度不断丰富和发展起来的,医学跟工学的结合,核心就是以创新为驱动,以医工交叉融合和多学科、多技术协同发展,在交叉融合实践中实现产业化突破和临床应用。为更好的促进麻醉学与工学的交流,本次大会特别设立了AI研讨会专场,我们邀请到了四川大学华西医院的沈百荣教授讲授转化信息学与数字麻醉疼痛治疗、复旦大学附属华山医院王英伟教授介绍麻醉学人工智能进展、四川大学林江莉教授分享人工智能助力医学前沿攻关、陆军军医大学附属新桥医院李洪教授介绍机器学习围术期应用的研究进展、成都信息工程大学王亚强教授介绍人工智能在围术期风险预测预警中的研究与应用。最后四川大学华西医院朱涛教授就麻醉风险监测与智能辅助调控技术——四川省新增医疗服务项目进行了解读。


麻醉进展与创新新药论坛

麻醉药物研发的起始点源于临床需求,麻醉药物的研发战略从仿制逐渐转移至自主创新。本次会议麻醉进展与创新新药论坛特别邀请到北京大学第一医院王东信教授介绍老年麻醉管理研究进展、四川大学华西医院刘进教授介绍吸入麻醉药物的临床研究及发展进程、朱涛教授介绍新型NMDA拮抗剂的临床应用及研究进展。最后为更好的推进新药的研发和安全的应用于临床,由四川大学华西医院余海教授和新药研究的PI主持SAFE-SK研究的进展及讨论汇报。


病例分享会

本次病例分享会分别邀请到四川大学华西医院陈果教授分享眼科和耳鼻喉小儿手术围术期镇痛管理和四川省人民医院许婷教授分享氢吗啡酮用于一例阿片耐受患者的术后镇痛。最后由朱涛教授、刘斌教授、郑传东教授、魏新川教授、王晓斌教授、左云霞教授、谢先丰教授、雷迁教授进行专家点评。


线上会场3

(上午)

分别邀请到了第二军医大学附属上海长海医院邓小明教授分享麻醉学科面临的挑战与机遇;复旦大学附属中山医院缪长虹教授分享禁食、能量代谢与肿瘤免疫;沈阳陆军总医院刁玉刚教授分享ERAS理念下肌松管理策略;山东第一医科大学附属省立医院张孟元教授分享老年患者围术期血流动力学管理;甘肃省人民医院阎文军教授分享妊娠相关急性心梗的围麻醉期管理;昆明医科大学附属二院思永玉教授分享肝脏手术的容量治疗。

(下午)

邀请了北京大学第三医院郭向阳教授分享围术期脑功能障碍与术后谵妄;苏州大学第一附属医院嵇富海教授分享围术期心肌损伤的基础与临床;南方医科大学南方医院刘克玄教授南方医院分享麻醉后重症监护治疗病房的建设与管理初探;南京大学医学院附属鼓楼医院马正良教授分享老年患者麻醉与围术期目标导向管理;天津市第三中心医院王海云教授分享老年患者围术期脑健康研究现状及展望;郑州大学附属第一医院杨建军教授分享术中脑功能监测研究及进展;山东省千佛山医院王月兰教授分享临床研究思维的培养;武汉大学中南医院张宗泽教授解读2022版ASA困难气道实践指南。


线上会场4

(上午)

邀请了华中科技大学同济医学院附属协和医院陈向东教授分享TCI靶控输注麻醉思考;中南大学湘雅二医院徐军美教授分享麻醉医学与重症产科;首都医科大学宣武医院王天龙教授对《中国加速康复外科临床实践指南(2021版)》进行了麻醉学科方面解读;中山大学附属第三医院黑子清教授对药物干预在围术期器官保护效果的分析;河北医科大学第三医院王秀丽教授分享止血带引起的缺血再灌注损伤对肢体局部及脑功能的影响;江苏省人民医院刘存明教授分享新辅助化疗与心血管毒性;青岛大学附属医院褚海辰教授分享机器人辅助手术的麻醉;华中科技大学同济医学院附属同济医院罗爱林教授分享围术期脑保护研究进展;

(下午)

邀请了中国医学科学院北京协和医院申乐教授分享嗜铬细胞瘤和副神经节瘤与多发内分泌肿瘤2a患者手术麻醉管理(PPGL与MEN2a手术麻醉管理);西安交通大学附属医院王强教授分享rScO2监测在沙滩椅位肩关节手术麻醉中的价值;中国医科大学附属第一医院马虹教授分享血流动力学监测与重要脏器保护;青海大学附属医院贾珍教授分享围麻醉期突发患者意外伤害的原因分析及应对策略;西藏自治区人民医院拉巴次仁教授分享高原地区骨科手术患者的麻醉;河南省人民医院张加强教授分享麻醉与术后长期认知功能障碍;哈尔滨医科大学附属第四医院戚思华教授分享区域麻醉进展及反思;天津市南开医院余剑波教授分享巨大食管裂孔疝患者的麻醉管理。


写在最后

2022年是不平凡的一年,在这一年,胜利召开了中国共产党第20次全国代表大会,提出坚持人民至上、推进健康中国建设;在这一年,包括成都在内的省内多个城市遭遇了疫情以来第一次全程静默管理,所有的医务人员都在为疫情下的卫生健康事业努力工作、热血奉献。在新冠疫情逐步走向“最后一程”的阶段,需要我们每一位医务人员继续秉持初心,共克时艰。虽然这次我们没能一起以线下的形式,一起进行面对面的学术探讨,但这依然不影响我们搭建一个高质量的麻醉学术交流平台,学习麻醉学科新热点、新进展的初心,待春暖花开时,待疫情散去日,我们再来赴一场学术之约。

最后,再次衷心感谢领导、专家的大力支持,感谢各位同道百忙之中前来共赴此会,希望我们能够不断累积经验,建立一个良好的麻醉学术交流平台,也相信通过四川省医学会麻醉学会这一优秀的学术交流平台,必将进一步推动四川省麻醉领域的发展!



作者:蒋小娟 郝学超 编辑:许钊 来源:麻醉手术中心
基本信息填写
您的姓名:
联系方式:
电子邮箱:
问题类型:

select…

  • 内容无法访问
  • 信息不更新
  • 内容不准确
  • 错别字
  • 图片不准确
  • 其他
问题页面网址:
问题描述:
验证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