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月24日,我科利用5G双千兆和远程CT扫描助手,为甘孜州3例新冠肺炎患者进行了远程CT扫描,为患者病情诊治提供了有力支撑。这是全国首个通过远程CT进行新冠肺炎病情检查的案例,标志着远程医疗将由传统的“会诊”模式逐渐过渡到“实操”模式。
四川省甘孜藏族自治州,地处偏远,医疗资源相对紧缺。数据显示,截至2月24日0时,四川省累计报告新型冠状病毒肺炎确诊病例527例,其中甘孜州感染确诊病例69例,仅次于成都。
此次基于5G双千兆网络打造的华西5G远程会诊升级版,具有一键接入、检查上云、扫描质控、高效互动和远程培训及教学等功能,可以让成都的医疗专家为远在300公里之外的甘孜州患者进行检查。区别于以往的远程会诊系统,这套系统利用专用控制终端和摄像头,分别获取远程CT设备的各项数据和病人的画面,通过5G技术实时传送至医疗专家客户端。位于成都的专家不仅能在屏幕前看到患者的影像数据,还能实时远程操控远端的CT设备,这使得专家可以根据病人的不同情况实施更个体化、精准化的CT扫描方案,对接下来的诊断工作有很大帮助。而5G网络的切片技术,可以将远程精准操作这类重要的数据信息与普通数据在信号传输中隔离开并优先保障重要数据信息的传输,保证了远程精准控制操作的安全性和稳定性。
我科副主任兼四川大学华西临床医学院影像技术系主任李真林教授表示:“通过5G,我们就能直接远程操作远端的CT设备,除了可以实时看到影像资料,还能实时看到病人的情况。这样做的好处是,如果扫描影像有疑问,可以马上再进行确认。同时,还可以直接与当地医生进行沟通,有利于更加准确地判断病情。”
据悉,疫情期间,四川省已建成全国第一个覆盖省、市、县三级共计208家医疗卫生单位的5G双千兆远程会诊新型冠状病毒感染系统。而我科的此次新技术尝试,不仅将有效的医疗手段应用于新冠肺炎的影像学检查中,也实现了将5G技术应用到防疫工作中来,将高水平的医疗服务提供到了医疗水平相对落后的偏远地区,这样的新技术和诊疗模式有望在后续疫情的防控中进行推广。
2月27日下午两点,我科再次连线进行了数例患者的远程扫描,后续我科还将进一步组织科内影像技术专家对多地开展远程影像扫描工作。
众志成城,抗击疫情,坚决打赢疫情防控阻击战,我们华西放射人一直在行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