七月仲夏,生机盎然!
2022年7月23日,由中国抗癌协会肿瘤病理专业委员会联合北京健康促进会主办的『“肠”规之路 与“理”同行——结直肠癌诊疗规范化培训班』于线上火热开启。本次以华西医院为培训基地,覆盖西南地区的病理诊断规范化培训,聚焦结直肠癌的精准诊疗发展、病理检测的规范质控等热点话题,与会专家学者结合真实临床病例展开学术交流碰撞,内容丰富精彩,吸引了2.3万人次在线观看,与会者积极在直播间留言板参与学术讨论,分享观点。
本次会议特邀四川大学华西医院病理科周桥教授、复旦大学附属肿瘤医院病理科盛伟琪教授担任培训班主席。
会议伊始,周桥教授在致辞中表示,在中国抗癌协会的大力支持下,我国包括结直肠癌在内的多个瘤种诊疗均在向着规范化的方向发展。此次培训班的召开为我国结直肠癌相关领域内专家学者搭建了学术平台,希望这一系列活动能够有效促进病理与临床的交流,推动我国结直肠癌整体诊疗水平的发展。
盛伟琪教授指出,肿瘤的精准诊疗时代已经来临,病理诊断在结直肠癌的精准治疗和预后评估方面均发挥着重要作用。本次培训班以四川大学华西医院作为区域中心,汇聚了全国知名的病理和临床专家,旨在从结直肠癌的诊与疗角度进行学术分享和经验交流,期待培训班能够为专家同道带来指导和启发。
精准诊疗篇
由四川省肿瘤医院病理科刘洋教授担任主持嘉宾。
四川大学华西医院结直肠肿瘤中心邱萌教授以“精准医学驱动下的结直肠癌的诊与疗”为主题进行了学术分享,指出病理与临床的“诊”、“疗”并进能够更好地促进结直肠癌的诊疗发展。同时,邱萌教授也对晚期结直肠患者进行生物标志物检测的重要价值、个体化选择及对治疗方案的影响等进行了详细梳理。
四川大学华西医院病理科何度教授在题为“结直肠癌常规病理诊断规范及意义”的报告中分享了不同结直肠癌病理风险因素对后续治疗策略及预后评价、预测的影响,并围绕如何在取材中充分暴露病理风险因素等结直肠癌病理诊断的核心话题进行了分享。
四川大学华西医院病理科江丹教授以“规范化结直肠癌生物标志物检测”为主题,详尽介绍了常规分子标志物检测(如RAS、BRAF V600E、MMR/MSI等)在结直肠癌治疗及预后判断中的重要意义,并分享了这一领域的最新研究进展。
讨论环节中,成都市第一人民医院病理科赵春教授、川北医学院附属医院病理科刘钧教授围绕病理科在结直肠癌多学科诊疗中的作用及任务等话题分享了真知灼见。病理诊断是肿瘤诊断的“金标准”,其在肿瘤的多学科诊疗中发挥着愈发重要的作用,影响着患者的预后判断、个体化治疗方案的制定和调整。随着研究的深入,结直肠癌的治疗已经达到分子水平,为不同分子分型的患者选择合适的治疗方案能够为患者带来最佳获益——有效减少肿瘤复发、提升患者预后生存。未来,结直肠癌精准诊疗领域仍有很多未知需要探索,在真实实践中也有很多细节需要完善。
规范质控篇
由成都市第二人民医院病理科章培教授担任主持嘉宾。
云南省肿瘤医院病理科陈芸教授以“常规病理检测质量控制及规范化报告”为题进行了学术分享,指出常规病理检测的各个环节均会影响最终结果,规范化的病理操作处理是病理诊断的基础,也是通往精准诊断的唯一途径。
华中科技大学同济医学院附属同济医院病理科许三鹏教授以“免疫组化检测质量控制及规范化”为题,结合临床实践,围绕哪些患者需要检测、哪些标志物需要检测、如何实现检测规范、如何进行检测结果判读等热点话题进行了精彩阐述。
四川大学华西医院病理科严嘉琦教授在以“分子病理检测质量控制及规范化报告”为题的报告中指出,分子病理检测流程复杂,人、机、料、法、环等均是规范化质量控制的关键环节。规范化的检测报告能够为临床诊疗提供可靠依据,具有重要价值。
讨论环节中,成都市第三人民医院病理科唐艳教授、绵阳市中心医院病理科王安群教授围绕病理诊断报告规范化与标准化、病理技术人员及诊断医生的培养需求与方向等热点话题分享了观点。规范、全面的病理组织学报告是临床精准诊断的重要基石,而一份规范、全面的病理组织学报告需要从组织选取到最终的纸质报告产生的各个环节进行严格把关,在此之中很多细节问题(如纸质的选择等)均可能影响报告的质量,这也对病理诊断的规范和标准化提出了极高的要求,对病理诊断医生和技术人员的长期持续培养能够有效促进病理科的持续发展,为病理诊断报告的规范化与标准化发展贡献力量。
病例讨论&技术交流篇
由西南医科大学附属医院病理科杨志惠教授担任主持嘉宾。
内江市第二人民医院病理科刘秀兰教授以“病理科信息化建设与管理”为题,介绍了内江市8家病理科信息化建设情况、结直肠癌规范化取材及病理诊断报告情况,并表达了对未来病理科信息化发展的期许,希望能够尽快搭建国家级或省级的信息化平台,并不断提升基层医院全流程信息化建设水平。
南京大学医学院附属鼓楼医院病理科付尧教授和四川大学华西医院腹部肿瘤科李晓芬教授分别从病理及临床角度分享了结直肠癌的真实患者病例。付尧教授指出,在KRAS、NRAS、BRAF野生型且dMMR/MSI-H患者中进行NTRK融合检测的必要性,并分享了NTRK融合结直肠癌患者的常见临床和病理学特征等。李晓芬教授则对一例常规化疗失败的ⅢC期结直肠癌病例进行了深度讲解,患者经分子检测后从免疫治疗及手术中获得了病理学完全缓解,再次印证了分子病理检测对临床诊疗的重要意义。
讨论环节中,四川省人民医院病理科刘裔莎教授、陆军军医大学第一附属医院肿瘤科潘凤教授围绕上述病例展开了讨论。刘裔莎教授表示,NTRK融合虽然属于结直肠癌的罕见突变,但存在这一“钻石突变”的患者,对靶向治疗非常敏感;通过对患者临床和病理学特征的了解,有助于临床更好地识别NTRK融合结直肠癌患者,使得此类患者得到更好的治疗。潘凤教授则重点强调了在精准治疗时代,准确的病理诊断对肿瘤患者及临床诊疗的重要参考价值,这也意味着病理学专家学者在结直肠癌的诊疗中发挥着无法替代的作用,与此同时,也提醒临床医生应学会使用病理检测武器。
总结
会议尾声,周桥教授和盛伟琪教授对本次会议的主要内容进行了简要总结,并表达了对『“肠”规之路 与“理”同行——结直肠癌诊疗规范化培训班』系列学术活动的肯定,期待通过这一平台,能够积极促进我国病理诊断的规范化建设,推动结直肠癌规范化诊疗的发展,开创结直肠癌精准治疗的新时代,让更多的结直肠癌患者从中获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