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由中华医学会老年医学分会发起,四川大学华西医院老年医学中心主任吴锦晖教授牵头、刘颖博士参与执笔的《老年人肌少症防控干预中国专家共识(2023)》,发表在《中华老年医学杂志》2023,42(2):144-153。 这是华西医院老年医学中心国家重点研发计划项目组继《老年人营养不良防控干预中国专家共识(2022)》、《老年人躯体功能受损防控干预中国专家共识(2022)》、《老年人认知障碍评估中国专家共识》之后,牵头发布的第四部中国专家共识。
本共识适合社区卫生服务中心的全科医师、养老护理院的全科医师、二级医院和三级医院的老年科医师使用。既往肌少症的定义、诊断标准以及测量技术不统一,研究人群背景具有差异性,导致不同研究中肌少症的患病率差异很大。
老年人肌少症诊断标准流程图
推荐1:双能X线吸收法是测量肌肉质量的金标准,生物电阻抗分析技术相对简单便捷,更适用于社区和医院广泛筛查和诊断。
推荐2:用握力计测定上肢握力是评估肌肉力量最常用的检测方法。
推荐3:使用6 m步速测量作为躯体功能最常用的评估方法。
推荐4:对所有在基层医院或综合医院确诊为肌少症且无运动训练禁忌证的60岁及以上老年人进行科学的运动训练,可有效改善四肢骨骼肌质量指数(RASM)、肌肉力量和步行速度。
推荐5:推荐有氧训练、抗阻训练、平衡训练及祖国传统体育项目等训练方式有机结合,运动干预应当联合营养干预。
推荐6:首次运动训练前应详细询问病史,根据具体情况完善相应的辅助检查,做好病情评估,并记录在患者个人档案中。首次开始运动前应向患者及家属交代运动干预的获益、风险、禁忌及注意事项,并签署知情同意书。每次运动训练开始前应测量各项生命体征,使用Borg量表对患者运动前呼吸和疲劳情况进行评分,并记录在运动训练日记卡中。
推荐7:运动过程中监测并记录血压、心率、SpO2以及疲劳情况。
推荐8:运动后应询问患者的主观疲劳程度,通过Borg量表评估患者的呼吸及疲劳水平,记录血压、心率及SpO2,根据各项参数及有无不良反应制定个体化运动处方。
推荐9:推荐老年肌少症患者进行营养风险的筛查,并给予积极的营养补充,尤其是补充充足的蛋白质/必需氨基酸。对存在营养不良的肌少症患者口服营养补充有助于改善肌少症患者的肌肉质量和肌肉力量。
推荐10:老年肌少症患者蛋白质的推荐摄入量为1.2~1.5 g·kg-1·d-1,优质蛋白质比例最好能达到50%,并均衡分配到一日三餐中。
推荐11:老年肌少症患者中不推荐常规补充维生素D,结合患者血清25(OH)D的浓度指导维生素D的补充更有意义,当血清25(OH)D<50 nmol/L时可予以补充。
推荐12:推荐营养补充与运动干预相结合的综合防预措施。
参与本共识的华西医院老年医学中心国家重点研发计划项目组成员(按姓氏拼音顺序排列):代水平、李思远、刘龚翔、莫莉、宋娟、田方圆(临床药学部)、杨茗、张绍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