是的,根据世界卫生组织发布数据显示,全球有超过10亿12至35岁之间的年轻人,正面临无法逆转的听力损失风险,相信你们跑不脱。
毕竟随着年龄的增长,听力功能下降本身就不可逆转,再加上长时间戴耳机、爱乱掏耳屎、不会正确擤鼻涕、爱熬夜这几件容易影响听力的事,总有一件是你们爱做的,咋个跑得脱?!
今天,四川大学华西医院耳鼻咽喉头颈外科孟照莉医生就来跟大家讲一讲,为啥这些日常行为会损伤听力。
内耳有一种细胞叫毛细胞,主要负责把声音信息识别后,传递给神经细胞,传到大脑,靠它我们才能听得到并听得清楚各种声音。
有时是因为年龄、疾病等因素,毕竟年龄越大内耳毛细胞越少,听觉功能就越老化,而细菌、病毒感染、外伤、肿瘤等疾病,也可能引起听力损伤。
但目前看来,年轻人的听力下降主要是因为不正确的行为和习惯,给耳朵制造了额外的噪音和疾病,让内耳毛细胞受伤、死亡、减少。来哇,看看下面这几种行为,总有一款你会中招。
近年来因为不正确戴耳机引起听力损伤的人非常多,光是在华西医院的听力专科门诊上,每天都能遇到因为出现耳鸣、耳闷来就诊的患者,最后发现他们都有长时间佩戴耳机、戴着耳机睡觉、耳机音量大等习惯。这些听力损伤的患者,其中年龄小的只有十来岁。
要知道,内耳毛细胞是非常勤快的,24小时都在上班,所以才能让你时时刻刻听得到声音,即便是睡戳了,你也可能被周围的噗鼾声、电话铃声、雨声吵醒,这就是内耳毛细胞不休息的证据。
所以,当周围出现了噪音时,就相当于喊本来就不休息的内耳毛细胞加班,很容易导致它“过劳死”,最终导致不可逆的听力损伤。
答:只要是音量够大,不管是啥子声音,都是对听力有害的噪音。
人在80分贝的噪声中,暴露不能超过8小时,每增加3分贝,能够暴露的噪音时间会减少一半。也就是说,为了保护听力,在80分贝的环境中,最多只能连续待8个小时;而如果待在83分贝的环境中,最多就只能待4小时,超过的话就可能造成噪声性耳聋。
而我们戴耳机时,一般播放器的最大音量在85-100分贝,如果直接开到100分贝左右,不足15分钟你的内耳毛细胞就可能有几个要罢工。更不消说大家在坐地铁、坐飞机的时候戴耳机,那更是双重伤害!
这就是为啥医生也会告诉你,睡觉戴耳机非常伤听力。你虽然是睡着了,但你的耳朵会连续暴露在噪音下数小时,大大增加了内耳毛细胞受损的风险。
答:久戴一样影响听力。这两类耳机跟入耳式耳机比,的确保护听力方面有优势——降噪耳机的隔离效果好,在噪音环境中,不用特别调大音量也能听清;而骨传导耳机则是不用塞到耳朵头,不容易出现真菌感染的情况。
但并不是说这两种耳机就不伤听力了,只要是耳机,只要是有声音传到耳朵里面,内耳毛细胞就会振动,只要用的时间长、音量大,一样会伤听力。
使用耳机,注意以下3点
掏耳屎这个动作每个人都做过吧,尤其掏出来耳屎块块的时候,那叫一个舒爽,但各位朋友,尤其是屋头有娃儿的朋友,求求你们真的不要乱给自己、给娃儿掏耳屎了,不管是用棉签、挖耳勺还是指qier,都不要乱来!
1
耳屎用处大,多数可以自己掉出来
耳屎并非一无是处,有抵抗细菌、病毒感染、阻挡外物入侵、保护鼓膜防止破损等作用。等耳屎累积稍微多一点,多数情况下由于外耳道有自洁功能,加上运动、吃东西、说话时的动作,都可以自己排出来。
2
频繁掏耳屎,坏处相当多
为了清洁频繁地挖耳朵,会破坏外耳道正常的微环境或造成刺激性炎症,引起外耳道感染、发炎,如果如果不小心戳破鼓膜,多半就会影响听力了!
另外,掏耳屎真的很容易把耳朵掏伤,这些年我们收治的duo伤外耳道、duo成鼓膜穿孔甚至听力下降、duo成慢性化脓性中耳炎的案例真的不少。
有这些情况,才需要掏耳朵
注意了哈,这些情况需要掏耳朵,也不是建议你们自己掏,或者去茶铺子的摊摊上找人掏,而是去医院耳鼻喉专科就诊后,由专业的人士在专业仪器的帮助下来掏。
是的,就是用双手同时捏到两侧鼻子擤(xing)鼻涕,这个熟悉得不能再熟悉的动作,会导致听力下降,甚至听不到!
来,为了证明不是吓大家,看看网友们的真实经历——
上下滑动阅读更多内容
1
擤鼻涕用力过大,易引发急性中耳炎
在我们的耳朵和鼻子之间有一条通道叫咽鼓管,当用力擤鼻涕时,鼻腔内的压力就会急剧升高。如果同时捏住两侧鼻孔用力擤鼻涕,这种压力无法从正常的鼻孔释放,就会寻找其他出路,通过咽鼓管进入中耳腔。
这时如果鼻涕中含有病原体(如细菌或病毒),就容易通过开放的咽鼓管进入中耳,引发中耳炎。你好生回想一哈,是不是擤鼻涕时用力过大,曾经出现过耳闷、耳鸣的情况?那就是压力已经传到中耳了哟!
此外,过度用力擤鼻涕还可能导致鼓膜受到压力,甚至引起鼓膜穿孔,不仅会损伤听力,还可能引起严重的感染。
2
小朋友擤鼻涕,更容易中招
由于儿童的咽鼓管比成人的短、宽、直, 呈水平位, 外加儿童自身抵抗力较差, 咽部淋巴组织丰富,腺样体扁桃体经常增生肥大,隐窝可隐藏细菌和病毒,所以如果娃儿经常这样错误地擤鼻涕,更容易引发急性中耳炎。
正确擤鼻涕,每个人都该学
长时间熬夜会导致突发性耳聋。
每四年一次的世界杯结束后,我们医院都会收治一批熬夜看球导致突聋的人,就算在平时,偶尔也会遇到因为经常熬夜而突然出现听不到的患者。
此外,心理压力大、情绪紧张、焦虑,抑郁等情绪,可能会造成内耳交感神经兴奋后收缩血管,收缩过度就可能造成血管痉挛,也会表现为突聋。
所以在中考高考前那段时间,也会遇到不少孩子因为紧张、焦虑,再加上经常熬夜复习,出现了突聋的症状。
重点:发生突聋要及时就诊
如果出现下面这些情况之一,可能存在听力下降的风险:
如果怀疑自己已经出现听力下降,最好去正规医院耳鼻喉专科(听力专科)就诊,对于已经有听力损失的人群,在医生建议下,可佩戴助听器或植入人工耳蜗。
看完这篇科普,
突然想起来自己已经超过35岁了。
哎呀,反正已经不是令人惋惜的年轻人了,
感觉可以掏完耳屎,戴着耳机熬夜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