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输入关键字
中西医结合研究室 Laboratory of Integrated Traditional Chinese and Western Medicine
作者:科研基地科编辑:科研基地科来源:科技部2021.09.18

研究方向:

    研究室以临床问题为导向,致力于急性胰腺炎发病机制分子网络、代谢组学和基因组学研究。关注重症急性胰腺炎器官功能衰竭早期诊断分子标记物筛选、重症化机制以及中西医防治靶点和措施,力求早期、快速、精准的改善和阻断器官功能衰竭,减少病死率。研究室同时关注慢性气道炎症中西医结合诊疗和针灸防治心血管疾病研究。

科室简介:

    中西医结合研究室建立于2015年。位于四川大学华西医院第二科研大楼,实验区和办公区总面积160平方米。研究室紧密结合临床,以支撑学科方向的优势疾病-急性胰腺炎为主体,以临床问题为导向,形成临床-基础-临床科研模式,培养临床-基础复合型人才。拥有四川省学术和技术带头人2人,四川省青年千人2人,四川大学一层次和二层次引进人才各1人,博士生导师7人,硕士生导师8人。专职科研人员2人,专职技术人员5人,博士后10人。获得国家重点研发计划、国家自然科学基金、三部委重大疑难疾病牵头单位等国家级项目和省部级项目20余项,研究经费2千余万。近2年来,在GutPhytomedicine等消化和中医药高质量杂志发表文章10余篇。研究室拥有多功能酶标仪、小动物生命体征监测仪和呼吸麻醉一体机、显微外科手术镜、立式显微镜、超高效液相色谱、旋转蒸发仪、Nanodrop光分分度计、PCR仪、电泳仪等科研设备。能够开展小动物体内实验,原代细胞及细胞系体外实验,中药成分提取及鉴定,核酸提取、荧光定量PCR、免疫印迹等分子生物学实验,ELISA检测,组织病理评分等专业研究。

研究人员、研究方向简介

1)主任:夏庆

     四川大学华西医院中西医结合科主任、中西医结合研究室主任、主任医师、博士及博士后导师、学科及学术带头人。从事中西医结合治疗重症急性胰腺炎(SAP)的临床和基础研究,在中西医结合领域享有崇高的学术声望。在导师学术思想的指导下,创新性地完善了能系统概括该病病机演变规律、证候类型的“热病理论”及其指导下的“益活清下”疗法,用“炎-热同理”学说贯通中西医核心病机,打造了SAP认识的系统理论及治疗体系,研制的柴芩承气汤取得显著临床疗效。牵头国家“三部委”首次开展的重大疑难疾病中西医临床协作试点项目,是全省获此殊荣的仅有二个疾病之一。作为全国协作组组长,牵头制定了中医诊疗方案和临床路径,在全国医疗机构广泛推广应用。牵头撰写学会团体标准 “急性胰腺炎中西医结合诊治指南”,是中西医结合领域治疗危急重症唯一行业指南。创新中西医协作的模式和机制,创立了在大型综合医院以中医学科牵头,西医多学科协同的“一体化”SAP治疗中心,该中心每年收治AP患者超2000例,临床规模居全球之首。SAP病死率降至18.1%,显著优于国际(36%50%)水平,手术率降低至10%以下,医疗费用大幅降低。是中医药治疗危急重症的典型范例。

    夏庆及其带领的团队近年来荣获了2项四川省科学技术进步一等奖、1项四川省教学成果三等奖、1项中华医学会科学技术二等奖、2项中国中西医结合学会科学技术二等奖,主持了国家重点研发计划、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等国家级项目20余项,研究经费数千万。以第一作者或通讯作者身份在国内外学术杂志上发表论文130余篇,其中SCI收录50余篇,近3年发表在GUTPhytomedicineJ Ethnopharmacol期刊6篇。培养硕士研究生33名,博士研究生23名,指导博士后7名。作为主编、副主编出版专著3部。担任中国中西医结合学会常务理事、普外专业委员会副主任委员、中华中医药学会综合医院中医药工作委员会副主任委员、教育部高等学校中西医结合类专业教学指导委员会委员、世界中医药联合会综合医院中医药工作委员会副会长、中国医师协会中西医结合医师分会综合医院委员会副主任委员、四川省专家评议会委员。并荣获“四川省卫生计生领军人才”、“四川省学术和技术带头人”、“四川省有突出贡献的优秀专家”、“四川省名中医”等称号。

作为华西医院中西医结合科主任十余年,在推动学科发展方面作出了卓越贡献。获批全国优秀中医重点学科、卫健委国家临床重点专科、博士后科研流动站。在多次教育部一级学科评估中名列前茅。2)研究人员

    黄伟,男,研究员,主任医师,中西医结合临床、疾病分子与转化医学方向博士生导师。四川省“千人计划”、四川省学术和技术带头人、四川大学“一层次”海外引进人才、“校百人”计划、优秀科技人才。现任临床研究管理部生物样本库科长、转化医学国家重大科技基础设施(四川)生物样本与生物信息平台负责人、中西医结合和疾病分子网络前沿科学中心研究员。2004年本科毕业于成都中医药大学;2007年硕士毕业于四川大学;2007-2017年于英国利物浦大学先后从事博士、博士后和讲师工作;2018年新西兰奥克兰大学访问学者;2017年至今,回国工作。从事胰腺重大疾病临床与基础研究,发表SCI学术论文100余篇,包括第一/通讯作者Gut4)、Br J Surg1)和Crit Care Med1)等,h-index 24。作为2个版块共同主席参与20/21国际胰腺病协会急性胰腺炎更新版指南的制定,并参与另外2个版块内容撰写; 作为共同组长撰写中国中西医结合学会团体标准《急性胰腺炎中西医结合诊疗指南》;参与国际胰腺专著Clinical PancreatologyPancreapedia章节撰写。主持、主研多项国家和国际课题,获四川省科技进步一等奖(重症急性胰腺炎)。担任Cell Death and DiseaseFrontiers of PharmacologyPhytomedicinePancreatologyPancreas等审稿人。

    研究方向:(1)胰腺发育、损伤和修复机制;(2)胰腺重大疾病糖脂代谢紊乱基因、临床特征及干预措施;(3)重症急性胰腺炎多器官功能衰竭靶向性药物和微创干预治疗。

邓力珲女,副教授,中西医结合临床硕士生导师,中西医结合科研究生教学和科研副主任。2012年博士毕业于四川大学;2012-2014细胞生物学博士后流动站;2013年英国利物浦大学胰腺病研究中心短期访问;2017-2018在美国匹兹堡大学胰腺病研究室访问。长期从事重症急性胰腺炎的临床与基础研究,现致力于“柴芩承气汤”为核心的中西医结合方案治疗急性胰腺炎的循证疗效与机制。主持国家自然基金面青年基金、国家自然基金面上项目、科技部重大专项子课题、中国博士后基金面上项目、中国博士后基金特别资助、教育部新教师基金、四川省中医药管理局循证评价重大项目子课题,主研科技部重大专项中国-新西兰政府间项目、重大疑难疾病中西医结合临床协作项目、四川省科技厅应用基础研究重点项目、四川省科技厅科技支撑项目重大计划。发表文章30余篇,其中第一/共同第一作者SCI文章10余篇。研究方向包括:(1)急性胰腺炎的发病机制;(2)急性胰腺炎临床分型与预后的生物标志物的发现、验证与转化研究;(3)中医药治疗急性胰腺炎的循证疗效与机理。

杜丹女,副研究员,中西医结合基础、药学及化学生物学方向硕士生导师,现任四川大学华西医院疾病分子网络前沿科学中心质谱平台主管。2011年博士毕业于北京协和医学院药物研究所;2011-2015年在四川大学华西医院进行博士后研究;2016-2017年在美国华盛顿大学西北代谢组学中心进行访问;20196月受中国科协邀请参加中国-新西兰科学家交流计划赴奥克兰大学访问。至今在J Med ChemPhytomedicineBBA-Mol Basis DisJ EthnopharmacolJ Proteom Res等杂志上发表SCI论文40余篇;主持了包括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面上项目、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青年基金、四川省科技厅国际合作项目、四川省中医药管理局项目、四川省卫健委、中国博士后科学基金等课题。担任J EthnopharmacolECAMFood ChemBioorg Med Chem Lett等杂志的同行评阅人。研究领域及兴趣包括:以代谢组学数据为依托和驱动,开展(1)急性胰腺炎不同临床分型的代谢指纹和生物标志物的发现、验证与转化应用;(2)急性胰腺炎的代谢特征、分子机制及疾病靶点发现;(3)中药调控急性胰腺炎代谢的药效物质基础及分子机制。

金涛女,中西医结合博士,副主任医师。2013年博士毕业于四川大学;2011-2012年在英国利物浦大学胰腺生化研究与转化医学中心进行联合培养。至今发表SCI论文20余篇;作为主要执笔人之一撰写中国中西医结合学会团体标准《急性胰腺炎中西医结合诊疗指南》,主持主研包括国家科技部重点研发政府间合作项目、自然科学青年基金、四川省科技厅项目、四川省中医药管理局、成都市科技局项目等多项课题。

研究方向:(1)急性胰腺炎的临床特征与干预治疗;(2)中医药治疗重症急性胰腺炎的机制与疗效研究

刘婷婷女,助理研究员。2017年博士毕业于英国利物浦大学感染与全球健康中心研究院,从事细胞外组蛋白与危急重症的研究。获得英国国家健康研究所(National Institute for Health ResearchNIHR)生物医学中心Fellowship奖学金(NIHR BRF2011-026)。2017年回国后主要从事损伤相关分子模式(damage-associated molecular patternsDAMPs)与重症急性胰腺炎多器官功能损伤的机制和中西医结合防治研究。以第一或通讯作者在GutBrit J SurgJ EthnopharmacolFront PharmacolPancreas等发表5篇文章,共同作者在Am J Resp Crit CareCrit Care MedPhytomedicineJ Med ChemBrit J PharmacolFront PhysiolPancreatology等发表10余篇文章。主持国家自然科学青年基金1项。

研究方向:1. DAMPs细胞外组蛋白与急性胰腺炎重症化机制研究;2. /中和组蛋白在危急重症的应用;3. 中医药防治重症急性胰腺炎多器官功能衰竭的作用靶点。

韩晨霞女,助理研究员。2017年博士毕业于北京中医药大学,2017-2021于四川大学华西医院中西医结合研究室从事博士后工作。第一/共同第一作者共发表SCI文章6篇,其中博士后期间就中药减轻急性胰腺炎炎症信号通路、中药调控胰腺-神经对话炎痛机制以第一/共同第一作者发表在PhytomedicineJ Ethnopharmacol杂志SCI文章共3篇;此外以共同作者发表文章在J Med ChemPancreatology等杂志共4篇。担任J EthnopharmacolFront Pharmocol杂志审稿人。主持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青年基金1项,四川省科技厅项目1项。

研究方向:(1)中药干预急性胰腺炎药效物质基础;(2)中药改善急性胰腺炎外周疼痛相关分子机制;(3)离子通道在急性胰腺炎中作用机制。

特色平台/设备

    研究室与新西兰奥克兰大学和澳大利亚莫纳什大学合作,建立了急性胰腺炎-肠淋巴动物模型和肠淋巴药物递送研究平台。旨在探索肠-淋巴途径防治重症急性胰腺炎多器官功能衰竭的作用和机制,创建基于结构和功能基础的重症急性胰腺炎从肠论治创新学说。依托该平台开展急性胰腺炎肠淋巴液代谢、肠淋巴液中药有效成分和代谢产物、肠淋巴药物靶向递送关联疾病分子机制的相关研究。



位置:成都市高新区科园南路88号天府生命科技园B25B

联系方式:028-85164151;xiaqing@medmail.com.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