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输入关键字
呼吸健康研究所 Institute of Respiratory Health
作者:科研基地科编辑:科研基地科来源:科技部2021.09.29

靶向示踪研究室(Targeted Tracer Research and Development Laboratory

研究方向:

1.新型靶向药物及其分子影像示踪剂(小分子抗体,寡核酸,小分子药物)。

2.靶向药物的可视化结构分析与活体细胞高分辨成像药物靶向示踪评价。

3.靶向分子探针构建与医用材料的临床转化。

4.疾病分子网络相互作用研究临床疾病分析检测方法构建。

科室简介:

    靶向示踪研究室作为呼吸健康研究所一个有机组成部分,研究室以精准治疗与药物分子靶向示踪评价为中心,围绕三个层次“科学研究,临床转化,社会服务”来开展工作。通过靶标和配体分子两个领域的学科和技术发展,进行的双核驱动的研究与开发。实现从分子,到细胞、再到组织、最终在机体上的靶向性可视化定位、定量分析。在上游,确定与选择跟不同疾病相关联的、各种细胞外、细胞膜或者细胞内的不同性质的靶标。在下游,主要工作整合先进的合成化学、合成生物学以及分子影像技术研发可用于精准治疗的靶向药物,以及多模态的靶向示踪剂等。 

研究人员、研究方向简介

1)主任:何杨

    研究方向:

1. 特异性激酶(TKI)为靶标的PET/CT/MRI靶向示踪剂的研发。

2. 针对肺癌EGFR突变的第三代新型靶向药物及示踪剂前体的研发。

3. 靶向ROS调节机制与能量代谢的抗肿瘤治疗与机理研究。

4. 针对肺癌的新型DNA/RNA核酸药物的研发。

2)研究人员

    姓名:邓慧

    研究方向:靶向分子探针的构建及其可视化研究靶向分子探针的临床转化研究:疾病诊断及预后评估

    姓名:伍洋平

    研究方向:基于创新靶点的单克隆抗体及ADC药物研发以及基于mRNA体外表达技术的复杂靶标抗体制备及个性化治疗性肿瘤疫苗研发。

    姓名:王誉熹

    研究方向:细胞骨架的结构与功能,抗细胞骨架小分子药物研究、ADC药物的开发和研究工作。

    姓名:李鹰

    研究方向:靶标分子间相互作用的功能分析方法构建,体内外蛋白质-蛋白质、蛋白质-核酸、核酸-核酸的功能研究。

    姓名:周兴龙

    研究方向:核苷类化合物的化学合成和结构修饰,天然碱基和人工合成碱基的化学修饰和结构改性。

    姓名:詹梓炫

    研究方向:光声/近红外双模态探针实现对肺纤维化早期诊断,“双锁双匙”型荧光探针精准识别肺纤维化病理类型。

    姓名:马晓敏

    研究方向:纳米多酚在肿瘤治疗以及炎性相关疾病中协同抑制炎性因子,用于急、慢性炎性疾病的治疗。

    姓名:尚卫东

    研究方向:糖类化合物选择性修饰/官能团化;糖苷键的构建。

    姓名:毛梧宇

    研究方向:肺癌、耐药致病菌等疾病相关的多学科交叉的精准靶向示踪诊疗药物研究。

特色平台/设备

靶向示踪研究室目前设有:1.分子探针设计和制备平台、2.结构生物学平台、3.活细胞成像平台、4.靶向示踪鉴定平台。在合成化学、分析化学、分子生物学、细胞生物学等方面均配有相关仪器设备。


位置:成都市高新区高朋大道17号吉泰安中心111

联系方式:18980606510/heyangqx@scu.edu.cn



肺癌分子表型研究室Laboratory of Molecular Phenotype of Lung Cancer

研究方向:

    1.基于单细胞测序技术、空间转录组技术,用于肺癌起源、分子演化、耐药机制、肿瘤微环境的研究等;

    2.肺癌早期诊断标志物研究;

    3.代谢重编程在肺癌转移中的机制研究。

科室简介:

    肺癌分子表型研究室作为呼吸健康研究所一个有机组成部分,主要围绕肺癌分子表型开展研究,包括

    1)转录表型:以单细胞转录组为主,揭示肺癌特异细胞亚群、调控模式、基因模块并绘制肺癌发生图谱;

    2)代谢表型:基于单细胞转录组,结合代谢组学,揭示肺癌单细胞代谢亚群,鉴定新的代谢基因/促癌基因;

    3)蛋白表型:基于4D-label技术,结合传统蛋白组学,揭示肺癌不同时期特异的蛋白质标志物及蛋白酰化修饰调控机制;

    4)表观表型:基于单细胞ATAC研究,构建肺癌染色质开放区域图谱;

    5)空间表型:基于空间转录组+单细胞转录组,绘制肺癌肿瘤细胞空间图谱、构建肺癌肿瘤微环境空间图谱。

研究人员、研究方向简介

1)主任:张立

    研究方向:1基于单细胞基因组学(单细胞基因组/转录组学)的肺癌发生发展机制研究2、肺癌早期诊断分子标志物关键技术建立;3、代谢重编程在肺癌转移机制中的研究;4基于空间转录组技术的肺癌肿瘤微环境研究。

2)研究人员

    姓名:蔡绪雨

    研究方向:1、单细胞基因组学(包括单细胞甲基化测序、单细胞转录组测序、单细胞基因组测序等)的新技术开发及临床应用;2、表观遗传学新技术开发及临床应用;3、基于高通量测序技术的精准医学产业技术转化。

    姓名:李奕

    研究方向:慢性呼吸系统疾病的分子机制与新型治疗方法的开发。

特色平台/设备

肺癌分子表型研究室目前配备10×Genomics Chromiumillumina NovaSeq 6000Covaris M220PerkinElmer Labchip GX Touch24等建库和测序设备,可从单个细胞水平对基因组和转录组进行测序分析;同时配备有MoFIoAstrios EQ 超高速流式分选系统,PALM MicroBeam激光显微切割系统以及6台高性能计算服务器,存储容量达到300T,目前已搭建了单细胞转录组分析流程。


位置:成都市高新区科园南路88 天府生命科技园  B28A

联系方式:028-85164165



呼吸微生态研究室( Respiratory Microbiology Laboratory

研究方向:

1、呼吸道微生态多组学研究

2、肺微生态失衡与肺癌研究

3、呼吸道感染与细胞免疫研究

4、结核细菌耐药机制及抗结核新药研发

5、肺癌的细菌免疫疗法

科室简介:

呼吸微生态研究室依托教育部批准“四川大学疾病分子网络前沿科学中心”建立,占地600余平米,设备资产投入约1500万元。研究室研究聚焦呼吸道微生物致病及耐药机制、分子诊断和干预治疗等方向将基础研究与临床应用相结合,旨在优化临床治疗方案,为患者精准治疗方案。目前研究室科研技术人员共18人,教育部长江特岗学者1人,正高4人,副高1人,中级8人,初级5人。主任李为民教授。近三年研究团队以第一作者或通讯作者在Science, Cell Research Cell Host & Microbe等国际期刊发表多篇研究成果。

二、研究人员、研究方向简介

1)主任:李为民

    研究方向:1)呼吸道微生态多组学研究:利用微生物组学研究平台,整合微生物基因转录调控、生物代谢与信号传导和蛋白质相互作用网络等信息,进行功能组学数据挖掘与功能解析研究,构建多种呼吸系统疾病肺部微生物组图谱。2)肺微生态失衡与肺癌研究:建立肺癌动物模型,寻找影响肺癌演进的微生态失衡关键细胞亚群和关键因子,研究肺微生态失衡影响肺癌微环境中免疫调节的相关机制。3)呼吸道感染与细胞免疫研究:利用用小鼠免疫模型和细胞分子生物学的手段,研究宿主和细菌之间的相互作用,并进行呼吸道TB细胞的免疫保护和调节机制以及广谱、长效疫苗的研究。

2)研究人员:王晴岚

    研究方向:1)结核分枝杆菌外膜功能研究:核分枝杆菌外膜具有特异的蛋白和脂质组成。利用CRISPRi和结核杆菌特异性脂质探针等技术,系统研究结核分枝杆菌外膜蛋白的生理功能、外膜蛋白与脂质的转运组装机制,为开发抗结核新药提供新的靶点。2)能缩短疗程的抗结核新药研发:结核分枝杆菌外膜的低通透性和结核病灶干酪样坏死区域细菌的休眠性是结核分枝杆菌难以被药物杀死,结核病临床治疗漫长的原因。通过建立外膜通透性平行筛选和干酪样坏死筛选模型等新方法,筛选易于通过结核分枝杆菌外膜和能够快速杀死休眠结核杆菌的化合物小分子,以期获得能缩短疗程的抗结核新药。3)肺癌的细菌(免疫)治疗:利用基因编辑和合成生物学等手段,工程化改造卡介苗和肺部益生菌,用于肺癌的诊断与治疗。

特色平台/设备

    研究室具有前沿的设备平台,包括:Illumina Miseq测序仪,Nanopore纳米孔测序仪,Illumina NextSeqTM 1000测序仪,BD细胞流式分选仪,Luminex-200多功能流式点阵仪,Tecan移液工作站,Chemidoc MP化学发光成像系统,智能微生物厌氧培养系统(DW-100AK), Agilent自动化电泳系统(4200 Tapestation)QPCR(cfx96 touch)Countstar BioMed细胞计数仪,OLYMPUS/倒置荧光显微镜(BX43/ix73)等。




位置:成都市高新区成都前沿医学中心D5B4B1B4

联系方式:028-62073609/huxiweishengtai@wchscu.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