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院庆活动 院庆版 -
历史最好成绩!我院师生在第八届中国国际“互联网+”大学生创新创业大赛夺得3金1银
来源:研究生部 时间:2022.11.14

11月11日—13日,第八届中国国际“互联网+”大学生创新创业大赛全国总决赛在重庆大学通过线上举行,四川大学获得8金2银,名列全国第三;我院师生团队摘得3金1银,用实际行动庆祝建院130周年华诞。

本届比赛报名人数超过1450万人,参赛项目达到340万余个,覆盖111个国家和地区,真正实现“百国千校万人"参赛。经过激烈比拼,我院2022级外科学(骨科)博士生万旭峰负责的《节骺新生——开辟恒久关节假体高效定制新纪元》项目,临床医学八年制创新班麻醉学博士赵艺负责的《新型超短效麻醉镇静药物的设计与开发》项目,临床医学八年制(呼吸病学方向)李经纬负责的《癌早知——“三早”肿瘤防治新模式 赋能乡村医疗振兴路》项目获得金奖;2020级影像医学与核医学(放射)博士生秦堃负责的《脑有所医——老年脑病可视化诊断早筛产品》项目获得银奖。

from clipboard

《节骺新生——开辟恒久关节假体高效定制新纪元》(指导教师:骨科周宗科、国家生物材料工程技术研究中心杨晓、骨科王端)项目获得高教主赛道研究生创意组金奖。该项目致力于解决关节假体高质量发展难题,通过深度学习个性化建模技术,区分患者间关节差异,让假体匹配每一个患者;初期通过假体界面分区结构达到仿生固定,力学稳定;晚期特殊假体结构更有利于骨长入,实现生物固定,打造出与骨融合再生的关节假体。

from clipboard

《癌早知——“三早”肿瘤防治新模式 赋能乡村医疗振兴路》(指导教师:呼吸与危重症医学科王成弟、研究生部曾雯、呼吸与危重症医学科刘丹)项目获得青年红色筑梦之旅赛道金奖。该项目基于“我国农村癌症负担较高、早期精准诊断困难和规范化治疗普及率不足”等难点和痛点,汇聚了来自呼吸病学、消化病学、临床医学、计算机科学与技术、预防医学等多学科交叉的专业人才,探索出医疗与科技互为支撑的“三早”癌症全周期智慧管理模式,实现常见高发恶性肿瘤早发现、早诊断、早治疗,推动癌症防治关口前移,促进肿瘤诊疗同质化,赋能健康中国2030。

from clipboard

《新型超短效麻醉镇静药物的设计与开发》(指导教师:麻醉与危重急救研究室柯博文,麻醉手术中心刘进、甘宇)获得产业命题赛道金奖,实现我院在该赛道金奖零的突破。该项目针对中国医疗资源紧张、麻醉苏醒延迟造成医疗资源浪费、麻醉药物性能待升级等麻醉新药研发难题,通过高通量虚拟筛选、生物正交策略等核心技术,设计并研发了更安全、更舒适、更快捷的新一代超短效麻醉镇静药物安舒捷,为患者提供更安全舒适快捷的诊疗体验,为临床麻醉药物构筑新格局,研创融合,推动转化,赋能产业,反哺教育。

from clipboard

《脑有所医——老年脑病可视化诊断早筛产品》项目(指导老师:影像医学与核医学(放射)吕粟、赵又瑾、龚启勇)获得高教主赛道研究生创意组银奖。该项目依托具有交叉学科特色的团队构成,以推进老年神经退行性疾病早筛为目的,在神经精神影像学技术的引导下基于深度学习算法、海量临床数据,推出软件产品——脑结构可视化早筛平台,进行神经影像分型并实现这类疾病的早期精准筛查,为拯救大脑老化争取5—10年的时间,使得患者能够从容老去。产品现已在多家医院推广试用,具有极大市场潜力,赋能老年脑病早筛防控。

from clipboard

中国国际“互联网+”大学生创新创业大赛是教育部等十二部委和地方省级人民政府共同主办的创新创业赛事,2015年至今已成功举办八届。本届大赛以“我敢闯、我会创”为主题,围绕“更中国、更国际、更教育、更全面、更创新”的办赛目标,旨在传承和弘扬红色基因,聚焦“五育”融合创新创业教育实践,激发青年学生创新创造热情,线上线下相融合,打造共建共享、融通中外的国际创新创业盛会,开启创新创业教育改革新征程。

自2022年5月赛事启动以来,我院高度重视参赛项目的挖掘、孵化和指导,积极动员全院本科生和研究生报名参赛,全院共组织申报项目36项(占全校申报总数10%),获得校级一等奖15项、二等奖5项、三等奖5项;省赛环节获得金奖12项,银奖1项,铜奖1项。自2015年首届中国“互联网+”大学生创新创业大赛举办以来,我院学生累计获得13金4银1铜。

上一条
下一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