预约
挂号
联系
我们
就诊
指南
常见
问题
返回
顶部
请输入关键字
26 华西胸外学科联盟

 

一、科室介绍

四川大学华西医院胸外科始建于1954年,由我国胸外科学奠基人之一、著名胸外科专家杨振华教授创立,是国内最早建立的胸心血管外科专业之一,目前是教育部“国家重点学科”和卫健委“国家临床重点专科建设项目”单位,四川省胸外科医疗质量控制中心挂靠单位,科室还是博士及硕士学位授权点、外科(胸心外科方向)住院医师规范化培训基地、胸外科专科医师培训基地。胸外科作为我院临床技能培训中心的主要参与单位,是美国外科医师协会(ACS)在亚洲地区的首家认证教育机构,举办的全国胸腔镜手术培训课程获英国皇家外科学院(RCS)认证。

胸外科在复旦大学全国医院专科声誉排行榜中连续8年(2011-2019)排名第四(综合性医院中排名第一),2019年中国医院科技影响力排行榜中位列胸外科专业第三名。

全科室医护团队有高级职称18人,博士生导师6人、硕士生导师7人,临床医师中90%以上具有博士学位,1人获国务院特殊津贴、1人被评为国家卫健委突出贡献中青年专家、3人被评为四川省学术和技术带头人、3人被评为四川省卫健委学术和技术带头人。胸外科学术带头人刘伦旭教授、陈龙奇教授、车国卫教授等在国内外具有较大学术影响力。刘伦旭教授担任中华医学会胸心血管外科学分会副主委、中国医师协会胸外科医师分会副会长、英国皇家外科学院Fellow (FRCS)、美国AATS Member等学术任职,还担任《中国胸心血管外科临床杂志》主编、Video-assisted Thoacic Surgery共同主编等;陈龙奇教授担任国际食管疾病学会(ISDE)执委会主任、Disease of Esophagus杂志副主编,参与了国际食管癌TNM分期的制定。科室还参与了国家卫健委胸外科常见疾病诊治临床路径的制订、抗癌协会食管癌诊治指南的制订,以及卫健委肺癌诊疗规范的制订。

科室在肺外科、食管外科、微创、加速康复等领域均居国内领先水平,以“微创”及“快速康复”为核心发展方向,形成了微创胸外科、肺外科、食管外科、纵隔外科、加速康复、肺移植、胸壁外科、创伤等不同方向,亚专业设置齐全。近年来,本学科坚持学科交叉、临床与基础结合,以应用基础和临床研究提高学科学术水平为指导思想,以培养高质量胸外科专业人才为宗旨,以服务于临床广大患者为根本目标,努力促进校内和院内学科交叉,形成优势互补、团结合作的学科交叉氛围,有力推动了科学研究与人才培养,提升了临床医疗服务质量。

科室常年承担四川大学医学相关专业本科、研究生和全国各地进修医师的教学工作,年均接收中长期进修医师约40人、轮转住院医师约150名,目前在读博硕士研究生30余人,近十年来为全国各地培养胸外专科医师500多名,毕业博士研究生40余人、硕士研究生80余人。指导学生获得大学生创新创业大赛全国金奖1项,四川省金奖3项。

胸外科还有着良好科研氛围,科室大力支持和推动教学、科研平台的建设,支撑学科持续发展,建立了健全的临床数据库及组织标本库,由专职科研人员进行数据库维护及患者随访,其中肺癌数据库纳入肺癌手术病例逾万名,组织标本中有4000余例标本。建有胸部肿瘤研究所。科室近十年获国家自然基金、省部级科研项目等56项,累计科研经费近1500万元,年均发表SCI论文约50余篇,中文论文30余篇。

from clipboard


二、学科联盟介绍

1、联盟成立

胸外科学科联盟成立于2019年11月,按照规划联盟的建设将分两个阶段,第一阶段为2019年11月-2020年11月,为学科联盟建设模式的探索阶段,计划吸纳十家医院参与,主要以华西医院领办型医联体医院和既往有较好合作基础的医院为主。探索建立新型的学科联盟发展模式,围绕专科新技术推广、临床科研开展、学科建设提升、胸外科住院医师培训等方面,探索建立一套完善的学科联盟建设方案,帮助参加联盟的医院胸外科临床诊疗水平的提高,落实优质医疗资源下沉和双向转诊等国家的方针政策。第二阶段为2020年11月以后,在完成模式建设探索后,开放学科联盟的加入申请,计划接纳西部地区50-100家三级医院胸外科参与。通过复制在第一阶段探索出的合作模式,提高参与医院的临床、科研、教学水平,促进西部地区胸外科整体水平的提高。截至2020年11月已经有23医院签订正式协议。

2、联盟特色

华西胸外科学科联盟拟探索出一条务实的联盟建设方案,切实帮助基层医院提高胸外科水平。计划在联盟内引入华西医院经过十年探索和经验积累最终建成的“西部肺癌数据库”,该数据库结构完善,功能齐全,覆盖了从患者信息、手术资料到随访结果的肺癌全周期信息,目前该数据库已有随访结果齐全的肺癌外科病例一万余份,通过该数据库已经发表高质量SCI论文十余篇,还建立起了规范的随访制度,积累了丰富的经验,随访成功率95%以上,高于国际、国内同类数据库的水平。通过在引入“西部肺癌数据库”能够帮助基层医院直接接触到最先进的科研数据管理系统,帮助其高效地管理临床数据,同时还为开展多中心的真实世界研究奠定了基础。

华西胸外科联盟在建设中,将教学放到了与临床技能提升同等重要的高度,不但为联盟医院培养高年资的技术骨干,还从住院医师开始,培训起规范的操作、微创外科水平。在联盟的推广中引入具有华西自主知识产权的华西智能腔镜培训及考核系统,建立去覆盖到地级市的培训与考核中心,为基层医院培养合格的胸外科后备人才,同时还以这个培训及考核网络为依托,建立胸外科微创技术准入标准。

3、培训项目

从2020年开始针对联盟医院开展胸外科专科技能提升进修计划,针对联盟医院的需求,每个医院每年接收1-2名骨干医师,开展专科技能训练。强化训练的周期为3-6个月,按照医院亟需的亚专业方向,安排华西医院胸外科高年资医疗组长作为导师,按照华西医院专科医师培训的要求进行强化训练,希望通过强化训练,使其掌握该专业的最新技术,并能独立开展。

4、科研合作

华西医院胸外科联盟以“西部肺癌数据库”作为依托,拟开展多中心前瞻性研究以及真实世界研究。


三、标志性技术及专家介绍

单向式胸腔镜肺叶/肺段切除术

近20年,胸外科进入微创时代,我科是国内率先开展全胸腔镜肺癌切除术的单位之一,2006年胸外科刘伦旭教授团队在国际上率先提出了“单向式胸腔镜肺叶切除术”,并开发了“胸腔镜无抓持整块纵隔淋巴结清扫技术”、“胸腔镜吸引-侧压止血技术”,引领了我国微创肺外科发展,截止到2015年,单向式胸腔镜肺叶切除技术已在全国32个省市区513家三级医院开展,占全国已开展胸腔镜肺叶切除手术医院总数的93.1%,采用该技术进行的胸腔镜肺叶切除手术超过16万台。此外,刘伦旭教授团队还率先在国际上开展了全胸腔镜支气管肺动脉双袖式成形中央型肺癌切除术等高难度手术,突破了胸腔镜肺手术禁区。

食管胃分层吻合术

20世纪90年代开始,胸外科赵雍凡教授率先设计、开展、并论证了食管-胃手工分层吻合技术。在全世界范围最早提出三叶钳辅助手工分层吻合技术,并进行临床应用推广。该技术很好地解决了术后吻合口瘘与狭窄的问题,实现了连续 1024 例手工分层吻合无一例吻合口瘘发生的记录(0/1024),该结果一直处于国内外最高水平。该成果目前已证实在微创及开放手术中均可很好的开展,在国内已被广泛推广使用,效果显著。

胸外加速康复(ERAS

2008年开始,胸外科刘伦旭教授、车国卫教授团队在国内率先开展胸外科加速康复实践,经过10余年的研究工作,形成华西医院肺癌合并高危因素患者的围术期术前肺康复训练方案,术前肺癌合并高危因素患者的筛选方法及术前肺康复训练方案。这些研究成果均走在国内前列且与国际同步,在某些方面甚至走在国际前列。

此外,科室还常规开展充气纵隔镜食管癌切除术、机器人食管癌切除术(胸内或颈部吻合)、机器人肺癌切除术、机器人胸腺扩大切除术、经剑突下胸腺扩大切除术等一系列胸外科新型手术方式,并在国内取得了较大影响。


知名专家:

刘伦旭  教授,博士生导师

from clipboard

FRCS(England),AATS会员,ESTS委员,国家卫健委突出贡献中青年专家。

现担任中华医学会胸心血管外科分会副主任委员/胸腔镜外科学组组长,中国医师协会胸外科医师分会副会长/肺外科学组组长/整合医学分会整合胸外科专委会副主任委员,中国卫生信息与健康医疗大数据学会互联网医院专委会主任委员,中国医疗保健国际交流促进会胸外科分会副主委/ERAS学组组长,中国抗癌协会肺癌专委会委员,吴阶平基金会肿瘤医学部副主任委员,四川省医学会胸心外科专委会主任委员,四川省抗癌协会肺癌专委会主任委员。担任《中国胸心血管外科临床杂志》主编,《Video-assisted Thoracic Surgery》共同主编。

在国内率先开展全胸腔镜肺癌根治术,在国际上创立了“单向式胸腔镜肺叶切除术”,并在国内国际广泛应用;在国际上建立了腔镜下大血管出血的有效处理方法-胸腔镜吸引侧压止血法;建立了彻底清扫肺癌淋巴结的“无抓持整块纵隔淋巴结清扫法”;困难肺门系列处理策略;在国际上第一个开展全胸腔镜下支气管肺动脉双袖式成形手术治疗中央型肺癌,极大推动了我国微创胸外科的发展。在西南地区首先开展了双肺移植手术。主持国家自然科学基金研究5项,作为第一完成人获中华医学科技奖一等奖一项,四川省科技进步奖一等奖一项,指导全国大学生创新创业大赛金奖1项。


陈龙奇  教授,博士生导师

from clipboard

1984年毕业于河北医科大学医学系,2003年获加拿大蒙特利尔大学胸外科博士,2004-2005年在加拿大麦吉尔大学蒙特利尔总医院癌基因研究室从事博士后研究,2006年回国后任四川大学华西医院胸外科教授。现任胸外科主任,博士生导师,国际食管疾病学会(ISDE)执行委员、美国消化道外科学会(SSAT)会员、中国胸外科医师协会(CATS)食管外科专家委员会副主任委员、中国抗癌协会食管癌专业委员会常务委员、中华胸心血管外科学会食管良性病学组委员。


车国卫  教授,博士生导师

from clipboard

中华医学会胸心血管外科分会肺癌学组委员,中国康复医学会呼吸专委会常委,中国医师协会康复专委会呼吸专委会副主任委员,中国研究型医院协会及医促会胸外科专委会委员,中国医师协会胸外科医师分会微创专家委员会常务委员,四川省医学会胸心外科分会常委,成都康复医学会肺康复专委会主任委员,医促会加速康复外科专委会委员及医促会和研究型医院学会加速康复外科专委会胸外科学组长,中国肺癌杂志和中国胸心血管外科临床杂志常务编委。


王允  教授,博士生导师

from clipboard

1991年毕业于华西医科大学临床医学院,获医学学士学位;1997年毕业于华西医科大学临床医学院,获医学硕士学位;2001年毕业于四川大学华西临床医学院,获医学博士学位。现任华西医院胸外科教授、博士生导师。学术任职:四川省医学会胸腔镜学组组长,四川省抗癌协会肺癌专委会副主任委员,中国医师协会食管癌专家委员会常委。


林一丹  教授,博士生导师

from clipboard

四川大学华西医院胸外科主任医师,教授,博士研究生导师,美国Emory大学肿瘤学博士后,美国癌诊研究协会会员(AACR),中华医学会胸心血管外科专委会青年委员,中华医学会创伤专委会委员,中国医师协会医学机器人医师分会委员,四川省医学会创伤专委会常委,四川省省胸心血管外科专委会委员,四川省医学会医用机器人学组委员,中华创伤杂志(英文版)编委,中国胸心血管外科临床杂志编委。擅长肺癌、食管癌的微创外科治疗,机器人手术,注重肺癌的极早期诊断与精准外科手术,食管癌的机器人外科手术,机器人在复杂胸外科手术中的应用。主要研究方向:肺癌、食管癌的分子靶向治疗,胸部创伤标准化快速评估。主持国家自然科学基金3项,获省部级医疗科技进步一等奖4项,以通讯作者或第一作者在《Cancer Research》、《Chest》、《Molecular Cancer Therapeutics》、《Molecular Cancer》、《Annals of Thoracic Surgery》、《  European Journal of Cardio-Thoracic Surgery》等多种国际期刊发表胸外科学和肿瘤学专业论文30余篇。


寇瑛琍  副教授,硕士生导师

from clipboard

1984年华西医科大学医学系医学专业本科毕业,获医学学士学位,留校在四川大学华西医院胸外科工作至今。先后任胸心血管外科住院医师、住院总医师,主治医师,副主任医师,硕士生导师。1991年至1994年在职攻读胸心外科硕士学位,获医学硕士学位。曾至美国学习。作为第一作者已公开发表论文30余篇,发表在统计源期刊和核心期刊的有20余篇,曾参编了人民卫生出版社的专著译文《肺癌》(本人14万字共译9章)。任中国医师协会心血管外科医师分会委员,心血管外科医师分会女医师工作委员会副主任委员,四川省医学会胸心外科专委会胸腔镜外科学组委员,中国医师协会胸外科医师分会纵膈与胸壁外科专家委员会委员;《中华中西医杂志》常务编委;《中华现代外科杂志》常务编委;中华医学会成都分会会员;四川医疗事故鉴定专家库成员。


蒲强  副教授,硕士生导师

from clipboard

四川大学华西医院器官移植中心副主任。2003 年毕业于四川大学华西临床医学院,2016 年获四川大学外科学博士学位。中国医疗保健国际交流促进会胸外科分会青年医师协会副主任委员;中国研究型医院学会加速康复外科专业委员会胸外科学组委员、秘书长;四川省医学会胸心外科专业委员会青年委员;四川省医学会胸心外科专业委员会胸腔镜学组副组长;《中国胸心血管外科临床杂志》青年编委;《VATS》Section Editor。2014-2015 赴哈佛医学院附属 Brigham and Women’s Hospital 学习。参与完成的“单向式胸腔镜肺叶切除术的创立及其在肺癌诊治中的应用研究”获 2011 年四川省科技进步一等奖,“肺癌微创诊治关键技术的建立及应用研究”获 2013 年中华医学科技奖一等奖。


胡杨  副教授

from clipboard

ESTS会员,ISDE/CSDE会员,中国医疗保健国际交流促进会胸外科分会青年医师协会委员,CATP胸外科讲师团讲师,四川省抗癌协会食管癌专委会常委,四川省医学会胸心血管外科分会食管外科学组委员兼秘书,成都市康复医学会委员,JOVS杂志Section editor,中国胸心血管外科临床杂志青年编委。


林锋  副教授,硕士生导师

from clipboard

中国医师协会胸外科分会青年委员;中国国际医疗交流促进会青年委员;海峡两岸医药卫生交流协会胸外专业委员会青年委员会常委;吴阶平医学基金会交感神经外科学会委员;四川省老年医学会肿瘤分会委员;中国胸心血管外科临床杂志编辑委员会青年委员兼秘书;中国肿瘤外科杂志编委会委员。


袁勇  副教授,博士生导师

from clipboard

加拿大蒙特利尔大学大学(University of Montreal, Canada)及美国匹兹堡大学医学中心(University of Pittsburgh, USA)访问学者;“四川大学优青”获得者, 曾荣获欧洲胸外科医师协会ESTS-DGT grant, 美国胸外科协会AATS-Graham Foundation等国际奖励。第一/通讯作者SCI论文30余篇,近五年第一/通讯作者发表B级期刊3篇,C级期刊2篇。主持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面上项目1项,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青年基金1项,省部级/市级科研课题3项。

国际食管疾病学会(ISDE)会员、欧洲胸外科医师协会(ESTS)会员、国际食管疾病协会-中国分会(CSDE)理事、中国抗癌协会食管癌专委会青年委员、 中华消化外科菁英荟食管学组副组长、四川省国际医学交流促进会食管疾病专委会副主任委员,四川省抗癌协会食管癌专委会青年委员会副主任委员, 四川省医学会胸心外科专委会青年委员、第十三批四川省卫生健康委学术技术带头人后备人选,成都市抗癌协会食管癌专委会主任委员。


梅建东  副教授,硕士生导师

from clipboard

四川大学华西医院胸外科副主任、外科学博士、副教授、硕士研究生导师,中华医学会胸心血管外科学分会第十届青委会委员、中国医师协会胸外科医师分会青委会委员、四川省医学会胸心血管外科学分会青委会副主任委员、四川省胸外科医疗质量控制中心秘书、四川省肿瘤学会肺癌专委会常委、Video-assisted Thoracic Surgery杂志Managing Editor、成都康复医学会肺康复专委会青委会副主任委员等。从事肺、纵隔、食管等疾病的外科诊疗,以及肺癌外科相关临床及基础研究,2014-2015年受国家留学基金委资助赴美国Tulane University留学一年,主持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青年基金一项、参研面上项目两项、科技部重点研发计划一项,主持四川省卫计委课题一项,以第一作者发表论文十余篇,作为完成人之一参与肺癌微创外科诊疗相关项目并先后获四川省科技进步奖一等奖及中华医学科技奖一等奖。


马林  副教授

from clipboard

四川大学华西医院胸外科副教授、外科学博士,《中国胸心血管外科临床杂志》青年变为,《VATS》杂志Section Editor。海峡两岸医药卫生交流协会胸外科专业委员会青年委员,中国 医疗保健国际交流促进会肺康复胸外专委会秘书,四川省医学会胸外科专业委员会胸腔镜学组秘书,四川省医学会胸心外科专业委员会青委兼秘书。2016-2017年赴美国杜兰大学医学院访问学习一年。参与多项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及省部级课题研究,发表SCI论文10余篇。2011年获得中华医学会青年优秀论文二等奖,2013年获得中国医师协会菁英杯手术技艺大赛全国三等奖,2014年参与完成中华医学科技奖一等奖,2014年获得中国医师协会菁英杯手术技艺大赛全国一等奖。


四、联系方式

四川大学华西医院胸外科

梅建东

邮箱:jiandongmei@aliyun.com


基本信息填写
您的姓名:
联系方式:
电子邮箱:
问题类型:

select…

  • 内容无法访问
  • 信息不更新
  • 内容不准确
  • 错别字
  • 图片不准确
  • 其他
问题页面网址:
问题描述:
验证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