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over_image

咳咳咳!不仅仅是感冒或气管炎!华西上锦专家提醒:还要警惕百日咳!

冬天慢慢到来了,在这个多变的季节里,有一种呼吸道传染疾病尤其值得家长们关注,它就是“百日咳”!

有时候咳嗽经久不愈,我们经常都怀疑是不是感冒了或者气管炎、咽喉炎犯了,其实我们还需警惕是否患上了“百日咳”!

图片

不要小看它哦,它的发病年龄高峰从婴幼儿转移至青少年和成年人!

完全值得所有人引起重视!

图片

今天,贴心的小编将详细为大家科普“百日咳”~

图片
图片
图片

百日咳是一种具有高度传染性急性呼吸道疾病,其特征性临床症状为阵发性痉挛性咳嗽伴吸气“鸡鸣”样回声,病程可迁延数月。

百日咳作为一种由“百日咳鲍特菌”引发的急性呼吸道传染病,发病年龄高峰从婴幼儿转移至青少年和成年人。

图片
图片
图片

百日咳的传染源主要是患者、带菌者。

从潜伏期开始至发病后6周均有传染性,尤以潜伏期末到病后卡他期2-3周内传染性最强。

图片

注:卡他期是上呼吸道感染后,由于病毒或炎症介质引起的上呼吸道黏膜炎症所表现出的一系列症状的时期。这些症状主要包括打喷嚏、流鼻涕、鼻塞、咳嗽、咳痰等。

图片
图片
图片

百日咳主要通过飞沫传播,当患者咳嗽、打喷嚏或说话时,会释放出含有病原体的飞沫,易感者吸入带菌飞沫而被感染,另外,百日咳也可以通过密切接触传播。

图片
图片
图片

百日咳病程通常分为三个阶段:卡他期、痉咳期和恢复期。

百日咳的潜伏期5-21天一般为7-14天。




1

卡他期流涕、打喷嚏、流泪、咽痛、阵发性咳嗽等上呼吸道感染症状,多无发热,或初期一过性发热,该期排菌量达高峰,具有极强传染性,持续1-2周。

图片

2

痉咳期阵发性痉挛性咳嗽,伴咳嗽末吸气性吼声,反复多次,直至咳出黏痰,昼轻夜重,常有咳嗽出现呕吐,可致舌系带溃疡,面部、眼睑浮肿,眼结膜出血。

图片

新生儿和6月龄以下婴幼儿咳嗽后会引起发绀、呼吸暂停、惊厥、心动过缓或心脏停搏,此期一般持续2-6周,亦可长达2个月以上。

图片

3

恢复期痉咳逐渐缓解,咳嗽强度减弱,发作次数减少,鸡鸣样吼声逐渐消失,阵发性痉咳症状持续数周或数月。

图片
图片
图片

一般治疗及对症治疗

按呼吸道传染病隔离给予营养丰富、易于消化的食物,适当补充维生素及钙剂。

图片

痉咳严重者可鼻饲,避免误吸。

缺氧者进行氧疗,做好气道护理、预防误吸。

图片

病原治疗

1

阿奇霉素:首选口服给药,若口服不耐受,选择静脉给药。

2

红霉素:口服给药,红霉素会引起新生儿肥厚性幽门狭窄风险,不推荐用于新生儿。

3

克拉霉素

4

复方磺胺甲噁唑

图片
图片
图片

01

一般预防措施




1

做好隔离!

呼吸道隔离至少到服用有效抗菌药物治疗后5天;

对于未及时给予有效抗菌药物治疗的患者,隔离期为痉咳后21天。

图片

2

做好房间通风,做好房间物体表面清洁和消毒,接触患者时佩戴医用防护口罩,并严格执行手卫生。

图片

02

密切接触后的预防与处理

未全程接种含百日咳成分疫苗的婴幼儿、

家庭内和托幼机构的密切接触者、

有明确接触史的幼托机构工作人员、

婴幼儿看护者、

新生儿病房医务工作者:

在密切接触患者后21天内(尽可能暴露后1-2周内)接受药物预防或者紧急接种疫苗预防。

(注意:我国现尚无6岁以上儿童和成人用含百日咳成分疫苗)

图片
图片
图片

01

及时接种疫苗

该病可以通过接种疫苗预防,婴幼儿应按照国家疫苗接种计划及时接种。

图片

02

日常做好预防措施

日常生活管理重点在于防止被传染,在疾病高发季节避免前往人群密集场所,去医院看病做好呼吸道防护,家人中有发热、呼吸道症状者要注意隔离。

图片

03

佩戴口罩

百日咳患者外出要戴外科口罩,注意咳嗽礼仪,避免传染给他人。

图片
图片

今天百日咳的科普到这里就结束了,家长们也不用过于担心,做好预防措施,及时接种疫苗,出现身体不适请及时就医哦~

快把这篇科普文章转发分享给有需要的朋友们吧~

图片
图片

本文作者为成都上锦南府医院/四川大学华西医院上锦医院小儿内科,文章部分配图源自网络。

我院小儿内科排班表如下:

图片
图片

继续滑动看下一个
成都上锦南府医院华西上锦医院
向上滑动看下一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