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over_image

阻止另一半扯噗鼾的救星来了!(绝对不是zua一脚和分房睡)

呼吸治疗科 四川大学华西医院
2023年11月13日 10:33

扯噗鼾这件事有好影响夫妻关系、室友关系、邻座关系,相信被如雷的鼾声“折磨”过的人,都有亲身体会。睡觉前再咋个闪闪惹人怜,也抵不住睡戳后哼哼讨人嫌。

图片


其实,扯噗鼾除了影响周围的人之外,对扯噗鼾本人的影响也是非常大的,尤其那些扯成了阻塞性睡眠呼吸暂停的人,很容易引起急性心肌缺血缺氧,甚至会发生猝死。不过只要接受正确治疗,扯噗鼾的确是可以止住的!

下面,四川大学华西医院呼吸治疗科的梁国鹏、倪越男两位呼吸治疗师来讲一讲,扯噗鼾主要都有哪些治疗方法,连明星们都在用的呼吸机对扯噗鼾有没有用。




图片

很多人都觉得扯噗鼾的人睡得香,甚至还有点羡慕,因为他们入睡快、睡得熟,自己的噗鼾声硬是闹ang了都醒不到。但实际上,这种“睡得香”恰恰是睡得不好的表现。

人睡着之后,上呼吸道的软组织是处于放松状态,正常状态下睡觉是不会发出噗鼾声的,但当上呼吸道出现狭窄时,气流高速通过狭窄部位,震动周围的软组织,就可能发出鼾声。

你想哈嘛,我们偶尔感冒鼻子不通气都觉得睡觉很难受,扯噗鼾的人随时睡觉呼吸都不畅通,咋个可能会睡得好?所以很多扯了一晚上噗鼾的人,反而第二天会说自己没睡好,白天随时zua瞌睡,就是这个原因。



图片

要是周围有人扯噗鼾的声音特别响亮、没有那么规律,甚至还有噗鼾扯得来一口气吊起,生怕下面的那一口气接不上来了的情况,多半就属于扯噗鼾的plus版本——阻塞性睡眠呼吸暂停(OSA)

目前中国内地有约1.7亿的睡眠呼吸暂停的患者,主要因为年龄的上升、上气道的解剖结构、肥胖程度等综合因素导致,千万不要小看这种毛病,它会日积月累地损伤人体的各个器官和系统,甚至危害生命。 


1

阻塞性睡眠呼吸暂停的表现

①  白天精神差、不分场合地打瞌睡;

②  鼾声不均匀,打鼾中出现呼吸暂停、憋气现象,严重的甚至出现频繁憋醒,濒死感等。

③  夜尿增多、出汗、多梦;

④  早上起来嘴巴干,头晕头痛;

⑤ 性格、情绪变化,认知能力、注意力、记忆力衰退等。


2

阻塞性睡眠呼吸暂停的后果

阻塞性睡眠呼吸暂停会引起全身各组织器官氧供不足,如果短期缺氧会引起生理不可逆的组织器官的变化,如果长期慢性缺氧刺激,还会引起多器官多系统功能障碍,导致一系列的并发症和合并症——可能导致高血压、糖尿病、代谢综合征、肺功能失调、急性呼吸衰竭、阿尔茨海默症,甚至可能增加脑卒中尤其是缺血性脑卒中的发作风险。

除了影响自己的身体健康,这种病症还可能给社会带来不良影响,比如因为晚上睡得不好,白天zua瞌睡、注意力不集中,在驾车时造成交通事故;比如做一些精细的工作,可能导致工作失误,引发一些严重后果。 

图片



图片



扯噗鼾的原因有这些



01

上气道异常

鼻腔阻塞、鼻甲肥大、鼻中隔偏曲、鼻息肉、Ⅱ度以上扁桃体肥大、软腭松弛、悬雍垂过长、咽腔狭窄、咽部肿瘤、舌体肥大、舌根后坠、下颌后缩、颞颌关节功能障碍和小颌畸形等都可能会引起打鼾。

02

肥胖

体重超过标准体重的20%及以上,体重指数(BMI )大于24的人群,容易扯噗鼾。

03

年龄

其实男女老少都可能会扯噗鼾,但总的来说扯噗鼾的发病率跟年龄是成正比的,40岁以上的成年人发病率更高;男性普遍比女性发病率高(成年人男性发病率是女性的4倍),但进入更年期后,女性患病率就明显增加了。

04

其他疾病

如甲状腺功能低下、肢端肥大症、垂体功能减退等。




这些行为习惯

让噗鼾扯得更凶



01

大量喝酒

喝了酒睡觉的人更容易扯噗鼾,这是因为酒精会使支撑下颌的肌肉松弛,使呼吸道处于受阻状态;同时,喝酒让上气道堵塞,加重了缺氧的情况。

02

长期吸烟

长期吸烟的人,鼻、喉呼吸道可能会出现肿胀和炎症,引起呼吸道阻塞,反正烟抽得越多,阻塞可能越严重。

03

过度疲劳

过度疲劳、睡眠不足使神经系统敏感性、身体的警觉性和正常机能都受影响,从而出现扯噗鼾。

04

仰卧睡觉

如果有轻微打鼾的人,长期平躺仰卧睡觉可能会加重打鼾。

05

服用一些药物

长期服用镇定催眠或肌肉松弛类药物可能会导致或加重打鼾。


图片

很多人跑到医院来看扯噗鼾,多数都是因为另一半“深受其害”才被迫来的,但麻烦大家倒回去看看阻塞性睡眠呼吸暂停的害处,如果你还想健康、家庭和谐地活到九十九,那么扯噗鼾这个问题必须要解决。

图片


“医生,我只是偶尔有点扯噗鼾,完全还没有达到呼吸暂停的程度,那需不需要来看医生呢?”

答:打鼾的声音大小其实和睡眠呼吸暂停的严重程度之间关系不大。情况严不严重,病因到底是啥子,还是需要到医院来做系列检查才能明确。


在治疗前 可能需要做这些检查


由于扯噗鼾的病因很多,同时还要明确扯噗鼾及呼吸暂停的严重程度,所以医生在初诊后,可能会开具多导睡眠图监测、纤维鼻咽喉镜检查、头颅正侧位X线、上呼吸道CT、MRI、血常规、动脉血气分析、心电图、肺功能等检查。


“那手术、喷药,网上买的矫正器、止鼾贴有没有用喃?”

答:多数都用处不大。 


1.手术治疗

鼻手术、腭垂软腭咽成形术、激光辅助咽成形术、正颌手术等,可以通过矫正改变舌体肥大、舌根后坠、下颌后缩、颞颌关节功能障碍和小颌畸形等情况,以缓解扯噗鼾的症状。

但是,只有确诊你的噗鼾的确是鼻子、舌头等器官问题引起的,经过专业医生严格评估,才能手术。对于大部分扯噗鼾的成年人,手术也只能缓解症状,不能根治。

 

2.药物治疗

很多患者都在某宝、某书、某代购买了很多这样那样的止鼾药,说的喷一喷就能缓解扯噗鼾的情况,但实际上用过的人都晓得,效果……堪忧。

我们研究了一下说明书,有的止鼾药就是血管收缩剂,这对于鼻塞的患者的确有利于增加上气道的开放,但是更多的人扯噗鼾跟鼻塞没有关系,你用再多都没有用。

目前没有任何一种药物,可以治疗扯噗鼾,更治不到阻塞性睡眠呼吸暂停,所以还是先去医院找准病因再说。

 

3.口腔矫正器

只适用于单纯鼾症及轻中度的患者,特别是有下颌后缩的人。对于大多数扯得凶的人,没有效果。所谓的止鼾器、止鼾贴也是同理,没有多大帮助。 



图片

“呼吸机!就是ICU里面抢救人用那种吗?妈呀,我不就扯个噗鼾啊,用啥子呼吸机哦!”

答:你们想多了哦!这里说的是家用呼吸机,只提供一个压力,维持上气道的开放,专治打鼾用。

戴呼吸机其实就是“气道正压通气治疗”,这是成年人阻塞性睡眠呼吸暂停低通气患者的首选治疗方法,适用于中、重度的患者,或者轻度但症状明显或有合并症的患者。

如果多导睡眠图监测结果显示,患者的睡眠呼吸暂停在睡眠期间出现频次达15次/小时以上,就需要让医生评估是否需要家用呼吸机治疗了。

看嘛,明星、奥运冠军都在用,是这个样子的——

图片
图片

 家用呼吸机通过涡轮输送空气,形成一个气压,像气垫床一样对上气道起到一个支撑作用,防止上气道塌陷,从而达到治疗睡眠呼吸暂停的目的。

不理解的可以自己拿一个吹风机朝袜子里面吹,是不是袜子会鼓起来?对,就是差不多的原理!效果也是立竿见影,一戴上睡觉,世界立即就清净了,取了嘛,就继续扯。


戴呼吸机会不会有依赖?

不存在依赖不依赖的说法,就跟近视眼患者和眼镜的关系一样,不是依赖,而是睡眠呼吸暂停的患者没它真不行!大部分患者需要终身使用,且需要按时随访,因为随着年龄的增大,上气道肌肉松弛度、体重等的变化,都会影响患者对参数的需求,需要在呼吸治疗师对呼吸机波形进行分析后进行调整。


如何选择呼吸机?

现在呼吸机的种类很多、价格也不同,千万不要自己随便买或者坚信贵的就是好的。

呼吸机的种类需要根据患者全身各系统的情况,睡眠呼吸暂停的亚型等因素进行选择,有些复杂的患者甚至需要进行压力滴定检测,这都是需要专nie人士才能决定的,所以要在医生、呼吸治疗师专业指导下购买及使用。



图片

如果有朋友准备来华西医院看扯噗鼾的问题,那么可以挂我们睡眠医学中心、呼吸与危重症医学科、耳鼻咽喉头颈外科的号,同时针对病情复杂的患者,我们还有阻塞型睡眠呼吸暂停多学科联合门诊,有来自耳鼻咽喉头颈外科、睡眠医学中心、呼吸与危重症医学科、口腔专业的专家一起来诊断和治疗。

诊断后明确需要佩戴呼吸机的朋友,我们现在也开设了【呼吸治疗门诊】,主要针对人群是睡眠呼吸暂停及慢阻肺等慢性呼吸疾病患者,专门为患者进行家用呼吸机、家庭氧疗的指导和咨询。

大家可能不晓得,我们华西伊万是中国呼吸治疗的发源地,呼吸治疗门诊的专家团队还有我国第一位呼吸治疗学博士哦!专业的团队做专业的事,才能更好为大家的健康保驾护航!



图片

01

减肥

反正人长胖了就是啥子病都容易找到你,扯噗鼾也不例外。大量研究表明,鼾症的发生与肥胖有很大的关系,尤其是肥胖引起的粗大颈围,颈围越粗,发生阻塞性睡眠呼吸暂停低通气的危险性越高,病情越重。而减肥对于扯噗鼾的改善效果也是很明显的哈!

02

戒烟戒酒

尤其睡前喝酒的习惯,更要改哈!

03

改变睡眠姿势

有一部分患者用右侧卧位,是可以缓解睡眠姿势对鼾症的影响。还可以适当抬高床头,避免在睡眠时舌、软腭、悬雍垂松弛后坠,加重上呼吸道堵塞。







成年人的世界,

想念才不是会呼吸的痛,打鼾才是。

打鼾的人会痛,被吵醒的人会痛,

睡不戳的脸上张扬过哀伤,

早起上班的压迫感,最痛……


图片

 





参考文献  



1.Benjafield AV, Ayas NT, Eastwood PR, Heinzer R, Ip MSM, Morrell MJ, Nunez CM, Patel SR, Penzel T, Pépin JL, Peppard PE, Sinha S, Tufik S, Valentine K, Malhotra A. Estimation of the global prevalence and burden of obstructive sleep apnoea: a literature-based analysis. Lancet Respir Med. 2019 Aug;7(8):687-698.

2. Patil SP, Ayappa IA, Caples SM, Kimoff RJ, Patel SR, Harrod CG. Treatment of Adult Obstructive Sleep Apnea with Positive Airway Pressure: An American Academy of Sleep Medicine Clinical Practice Guideline. J Clin Sleep Med. 2019 Feb 15;15(2):335-343. 

3. Randerath W, Verbraecken J, de Raaff CAL, Hedner J, Herkenrath S, Hohenhorst W, Jakob T, Marrone O, Marklund M, McNicholas WT, Morgan RL, Pepin JL, Schiza S, Skoetz N, Smyth D, Steier J, Tonia T, Trzepizur W, van Mechelen PH, Wijkstra P. European Respiratory Society guideline on non-CPAP therapies for obstructive sleep apnoea. Eur Respir Rev. 2021 Nov 30;30(162):210200. 

4. Epstein LJ, Kristo D, Strollo PJ Jr, Friedman N, Malhotra A, Patil SP, Ramar K, Rogers R, Schwab RJ, Weaver EM, Weinstein MD; Adult Obstructive Sleep Apnea Task Force of the American Academy of Sleep Medicine. Clinical guideline for the evaluation, management and long-term care of obstructive sleep apnea in adults. J Clin Sleep Med. 2009 Jun 15;5(3):263-76.


本文作者  



图片
图片


皮西西的推荐  



图片


推荐阅读 



图片
图片
图片


图片

继续滑动看下一个
四川大学华西医院
向上滑动看下一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