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输入关键字
四川大学华西医院推荐国家老年疾病临床医学研究中心(四川大学华西医院)申报全国“敬老文明号”的公示
作者:科技部编辑:科技部2020.08.18

根据国家卫生健康委、全国老龄办《关于开展2020年全国敬老爱老助老活动评选表彰工作的通知》的条件和要求,结合院内各科室部门工作开展情况,经评选核定,四川大学华西医院推荐国家老年疾病临床医学研究中心(四川大学华西医院)申报全国“敬老文明号”。

公示时间为2020年8月18日至2020年8月25日,如有异议,请在公示期内以书面形式实名向医院临床研究管理部提出,并提供必要的证明材料,否则不予受理。


拟推荐部门:国家老年疾病临床医学研究中心(四川大学华西医院)

拟获荣誉名称:全国“敬老文明号”

主要事迹:

国家老年疾病临床医学研究中心(四川大学华西医院)由国家科学技术部、国家卫生健康委员会、中央军委后勤保障部和国家食品药品监督管理总局于2016年联合批准成立,是西部唯一的国家级老年疾病临床医学研究平台,是技术创新与成果转化类国家科技创新基地、临床研究证据转化基地、全国科普教育基地。以四川大学华西医院为依托单位,43年老年医学学科优势,围绕健康老龄化重大战略,立足老年疾病防治前沿和社会重大需求,聚焦老年医学的重大科技问题。截止目前已建立起从临床、基础研究到成果转化的科技创新全价值链。不仅实现了多学科交叉融合,还通过教育、研究和老年群体为中心的医疗创新,促进了中国老年人的健康素养及生活品质,让广大老年群体切实受益。成立以来,荣获国家科技进步一等奖、中华医学科技奖三等奖、四川省科技进步一等奖、二等奖与全省老区工作先进集体。

一、转化衰老与老年功能促进创新成果,提升基层医务人员老年疾病诊疗技术

中心从2005年开始,这对如何快速康复,减少住院期间并发症,缩短住院时间这些难题,通过大样本老人队列研究以及住院、手术老人的随机对照研究,建立了预防衰老、促进老人功能的完善体系;通过大数据云平台实现智慧医养结合模式;并筛选出长寿与衰老疾病相关基因位点。取得具有国际影响力的学术成果:①创建了预防失能、衰弱等老年综合征的非药物综合干预体系。②构建了智慧新型医养结合技术体系。③为延缓衰老以及预防衰老相关疾病筛选了基因靶点。首次发现报道汉族人群中FOXO1A、FOXO3A、ACE、IGF、DC-SIGN、及ATM基因多态性与长寿相关;PPARγ2、KOLTHO、G-395A基因多态性与长寿汉族人群高血压、甘油三酯、抑郁和老年认知功能相关;并建立大样本长寿老人标本库。在全国多家医院机构进行广泛的推广应用;培训各级医疗机构100多家,培训各层次医务人员5000余人,评估社区和居家老人近3万人。

二、民族老区开展老年健康义诊

2018年7月至2019年8月,在四川省老区建设促进会、四川省民族宗教促进会以及项目地各级政府和卫生计生行政主管部门的大力指导和支持下,国家老年疾病临床医学研究中心(四川大学华西医院)组织700余人次的专业医疗团队援助,在四川省崇州市、阿坝州茂县、阿坝州若尔盖县、甘孜州康定市、凉山州冕宁县五地,开展国家科技部重点研发计划“老年健康与口腔疾病防控技术服务体系研究”项目,并为5400余名民族老人提供免费健康扶贫体检义诊,得到当地居民、政府部门及卫生计生行政主管部门的高度评价和良好社会反馈。

三、构建失能老人长期护理保险标准体系

中心主任董碧蓉教授牵头开展成都市长期照护保险失能评定标准课题。创新构建了涵盖“身体-精神/认知-沟通/社交”多维度参数的本土化失能评定标准,全面系统评价失能状态和照护需求。截止2019年12月31日,已有失能(躯体)评估员1133人,评估专家206人,开展了10余期评估人员专业培训。成都市长期照护保险共受理39221人,评估通过27497人。其中,60岁以上失能老人占95.6%;60岁以下失能人员占4.4% ,享受待遇最高年龄118岁,有效减轻失能人群负担,回应了社会诉求,增强了百姓的安全感、获得感和幸福感,引起社会各界的普遍关注和强烈反响。2018年12月底国家医疗保障局待遇保障司委托中心开展“全国长期护理保险评估标准体系研究”,提出了长期护理保险评估标准体系基本框架和具体内容,推动实现长期护理保险失能评估与服务供给解决方案。

四、制定《四川省家庭病床管理服务规范(试行)》

为积极应对人口老龄化,推动贯彻《四川省医疗卫生与养老服务相结合发展规划(2018-2025年)》(川办发〔2018〕78号)重点任务落实,大力发展居家健康养老服务,四川省卫生健康委委托中心牵头制定推动制定了《四川省家庭病床管理服务规范(试行)》,着力解决部分年老体弱、长期卧床或行动不便的人群看病就医困难等突出问题。目前已在成都市、南充市、广元市试点。家庭病床服务的提供,让老人在病后可与子女、配偶等家人一起生活,能以最佳的心理状态接受医疗服务,对疾病的康复起到促进作用,同时有效提高了病人的生活质量。为加强我省老年健康服务体系建设,加快推进医养结合发展,探索居家老人家庭病床服务模式做出贡献。


临床研究管理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