预约
挂号
联系
我们
就诊
指南
常见
问题
返回
顶部
请输入关键字
内镜中心成功抢救27天小患儿 2017.10.24

                   

10月19日,内镜中心迎来了一位特殊的病人——出生仅27天的早产儿。该患儿因“先天性幽门狭窄,出生后3天喂奶后持续呕吐,胎便未变色”,相关检查提示上消化道梗阻,由华西妇女儿童医院转入华西医院小儿ICU病房拟行内镜下幽门扩张术。

由于新生儿食道腔狭小,成人胃镜不能通过,只能使用经鼻胃镜进行诊治,而目前没有能通过鼻胃镜钳道的内镜下扩张导管。消化内镜中心胡兵主任决定采用直径更细的内镜专用的高频电切开刀为该患儿进行内镜下幽门肌切开术,这将是我院进行此项治疗的最小年龄患者,需要精准的内镜操作技术和医患双方对治疗成果和风险的共同承担。

在和患儿家属进行充分的沟通后,麻醉医生为患儿实施插管麻醉,采用经鼻胃镜行胃镜检查,胃镜送达胃窦却难以观察到幽门开口。此刻,希望能借助内镜先端帽来寻找幽门口和辅助后续的肌切开术,可是目前没有与经鼻胃镜匹配的先端帽。

在大家焦急思索的时候,胡主任突然下令:取输血器来。他对输血器管道进行改造,制成了一个微小的“内镜先端帽”。 先对“内镜先端帽”的近端进行扩张使其能够套上鼻胃镜的先端,远端微微缩窄便形成了锥形,起到了很好的探索幽门开口的辅助效果,终于观察到幽门开口,取得了第一步的成功。   

在接下来的肌切开手术中,由于患儿幽门口重度狭窄,常用的内镜剥离工具无法进行操作,仅能采用ERCP专用针形电刀将幽门固有肌行放射状切开,之后内镜顺利通过幽门进入十二指肠球部,观察无穿孔和出血。整个操作幽门肌切开手术过程中,由于自制“内镜先端帽”的局限性,导致频繁出现切开部位视野观察困难,进程十分艰难。当手术安全结束时,在场所有医务人员都为成功地救治这个小生命感到由衷地喜悦。     

考虑到该患儿体重仅2.5kg,为了保障患儿的肠内营养,在内镜下为患儿置入了小肠营养管进入空肠。1周过去了,目前患儿已经“开奶”:经口喂服牛奶已由1ml逐步增加到20ml,无呕吐和腹胀腹痛等症状,营养状况良好。


作者:吴念宏 张琼英 编辑:刘琴 廖志林 来源: 内镜中心
基本信息填写
您的姓名:
联系方式:
电子邮箱:
问题类型:

select…

  • 内容无法访问
  • 信息不更新
  • 内容不准确
  • 错别字
  • 图片不准确
  • 其他
问题页面网址:
问题描述:
验证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