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6年10月伊始,血管外科国际权威杂志《Journal of Vascular Surgery 》(IF=3.454月刊)封面刊登了我院血管外科赵纪春教授团队开展的国内首例马凡氏综合症所致胸腹动脉瘤逆行全内脏动脉重建杂交手术治疗图片。
马凡氏综合征(marfan's syndrome)又名蜘蛛指(趾)综合征,属于一种先天性遗传性结缔组织疾病,有家族史。主要表现为骨骼、眼和心血管系统受累。心血管方面表现为大动脉中层弹力纤维发育不全,主动脉扩张,形成主动脉瘤。主动脉扩张到一定程度以后,将造成主动脉瘤大破裂死亡。通常外科手术对主动脉弓部病变治疗作为首选,然而后续再发慢性胸腹主动脉瘤或夹层病变目前国际上常规采用胸腹联合切口主动脉瘤切除人工血管置换手术,该手术导致的高死亡率和截瘫率一直是血管外科最具挑战的难题,能否采用微创腔内治疗目前仍存在争议。此类患者通常既往主动脉外科病史、脊柱或者胸廓畸形以及主动脉血管弹性差等特点,因此无论外科手术以及全腔内微创手术均十分困难。因此,马凡氏综合征导致的胸腹主动脉瘤的治疗方式一直备受业内关注。
血管外科赵纪春教授根据2008年在国内率先报道了结合外科和微创腔内技术胸腹主动脉瘤逆行全内脏动脉重建杂交手术治疗的经验,结合本例马凡氏综合征病人合并有胸廓和脊柱畸形无法实行传统开放手术以及主动脉病变情况,于2010年10月开展了国内首例马凡氏综合症所致的胸腹主动脉瘤杂交手术治疗;经过密切随访,目前该病例6年长期生存良好。近日,该病例术后随访影像图片被刊登在血管外科国际权威杂志《Journal of Vascular Surgery》,且图片作为当期封面展示(题目:Hybrid treatment of thoracoabdominal aortic aneurysms with Marfan syndrome)。
目前,我院血管外科团队已成功完成胸腹主动脉瘤逆行全内脏动脉重建杂交手术治疗13例(其中4例马凡氏综合症所致胸腹主动脉夹层动脉瘤),其数量和患者预后居于国内领先水平;该技术已在国际国内学术会议上多次交流,并且备受国内外同行认可。该技术的成功开展,标志着我院血管外科治疗该病的外科和血管腔内技术达到国际先进水平,为复杂马凡氏综合症合并胸腹主动脉瘤治疗带来新的治疗选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