预约
挂号
联系
我们
就诊
指南
常见
问题
返回
顶部
请输入关键字
消化内科参加中华医学会第十六次全国消化疾病学术会议 2016.10.09

中华医学会第十六次全国消化疾病学术会议于922-24日在苏州召开。该会议由中华医学会和中华医学会消化病学分会主办,是2016 年全国消化学界规模最大、学术水平最高的一次学术盛会。大会设置约20余个分会场,包括食管疾病、幽门螺杆菌、炎性肠病、肝胆病、胰腺病、胃肠动力与激素、消化介入、整合医学、胃肠道微生态、功能胃肠病、消化生物样本库、消化病理学、消化临床流行病学及护理等专题会场。

消化内科团队向大会积极踊跃投稿,经大会学术委员会审稿,最终,10余人次进行大会发言,16篇论文被接受为壁报交流。其中,唐承薇、胡兵、王春晖、杨丽教授,王玉芳、黄丽彬副教授,魏波主治医生等,就脂肪胰、食管早癌的内镜切除、胆管结石的内镜治疗、重度溃疡性结肠炎处理、急性胰腺炎药物治疗、抢救性TIPSTIPS术后抗凝等话题,在胰腺病、消化介入与微创治疗、肝胆病、炎症性肠病及临床流行病学等多个会场进行主题报告,童欢、杨文娟、宦徽及张林昊等年轻医生也在青年、胰腺病、消化介入及基础等多个会场将自身近年来的开展研究进行口头汇报,这些发言引起同行的广泛关注,会场反响热烈。与此同时,在消化护理分会场,张铭光护士长、石弘主管护师及李佳昕护师就消化专科护士的核心评价、内镜感染管理和肝硬化患者服药依从性等护理领域的热点问题与全国护理同行进行深入交流,展现了华西消化护理的特色。

24日下午,唐承薇教授在题为门脉高压 vs高血压:治疗理念差异的临床思考的报告中,针对肝硬化门脉高压这一消化科常见的临床问题,结合消化科团队前期一系列研究,从降低血管阻力和减少血流量两个方面,对临床常用的降低门脉压的多种治疗方式,进行详细的评述。该报告所传播的门脉高压研究新理念,引起了与会代表的极大兴趣。

        近年来,消化内科重点对急性胰腺炎、肝硬化、消化道早癌等消化系统重大疾病开展了一系列从基础到临床的转化医学研究,促成团队在今年的全国年会上多点出击,发出强有力的学术之声。


作者:童欢 编辑:刘琴 来源:消化内科
基本信息填写
您的姓名:
联系方式:
电子邮箱:
问题类型:

select…

  • 内容无法访问
  • 信息不更新
  • 内容不准确
  • 错别字
  • 图片不准确
  • 其他
问题页面网址:
问题描述:
验证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