抗击新冠肺炎疫情期间,所有医务工作者像战士一样,冲向祖国最需要的地方,为挽救人民群众的生命,守护人民群众健康,不顾自身安危,打响了一场没有硝烟的战争。
在这群白衣战士中,也闪现着康复治疗师的身影,我院康复医学中心康复治疗师杨梦璇、李磊就是其中之一。
使命召唤 报名奔赴抗疫第一线
2020年1月26日,大年初二。随着全国疫情逐步加重,我院向全院职工发出向抗疫第一线进军的号召,心肺物理治疗师杨梦璇与李磊义无反顾地报名,最终成为康复医学中心三批次储备人员。
谈到报名的初衷,杨梦璇与李磊表示,这是作为一名医务工作者的使命感,他们希望在抗疫中能够发挥物理治疗的专业作用。
从报名伊始,华西康复团队就开始了备战状态,为上战场积极准备,从1月26日到2月16日,20天中,在等待出发命令的日子里,他们不断学习新冠肺炎相关最新的医学研究成果,也积极寻找相关物理治疗循证作为借鉴,并初步制定了新冠肺炎患者的康复流程,为进入第一线做足了功课。
“出发!”2月16日,接到通知的他们,背起行囊向着成都市新冠肺炎定点收治医院——成都公共卫生临床医疗中心出发。康复医学中心主任何成奇教授送两位治疗师奔赴抗疫前线。17日,正式进入收治新冠肺炎患者的危重症隔离病房,经过交班、查房、多学科讨论后,他们再次修订了涉及物理治疗操作相关防护措施、评估项目、介入与终止指针、康复处方等内容的康复流程,然后在进行标准防护后真正接触新冠患者。
(四川大学华西医院康复医学中心主任何成奇教授送两位治疗师奔赴抗疫前线)
面对挑战 克服几倍于平时的困难
进住危重症病房的那一刻,杨梦璇与李磊面对的病患,是成都市新冠肺炎所有的危重症患者,一半平均年龄在75岁以上,有的还存在多种基础疾病,这对杨梦璇与李磊带来了不小挑战。但这都不算什么?摆在他们眼前最大的问题是来自于穿上厚厚的标准防护服后,他们身体行动受限、言语沟通能力下降等一系列状况。“由于身穿标准防护服,说话需要克服双层口罩的阻力,又不能面部动作过大,被迫采用腹式发声法,并且惜字如金。”杨梦璇说。
“防护物资一直很紧张,都是算着每天用多少套,能用到哪一天,遇到尺码不合适的防护品不要紧,鼻梁贴、纱布、医用胶带都是好工具”杨梦璇说。治疗更是巨大的挑战,因为对新冠肺炎的了解有限,有部分临床报告提到极易出现活动后氧合明显下降、呼吸困难明显加重的情况,所以他们只能多观察,每一步都很谨慎,需要反复测量指标,两者相加这导致他们的工作量是平时的几倍不止。
“我在隔离区遇到过一次呼吸急促,护目镜明显起雾的状况,但心想不能浪费身上的这套装备,就不断的调整呼吸,尝试各种角度视物,竟也坚持了不下3小时。”杨梦璇说:“治疗难点在于好几个认知功能障碍和血流动力学不稳的患者,基础疾病多、高龄,配合能力不足,对外界刺激极度敏感,这就同时需要我们更为细心的观察和精准的干预。”
(杨梦璇在重症病房为新冠肺炎患者作治疗)
争分夺秒 为重症患者做康复治疗
据杨梦璇介绍,针对新冠肺炎患者早期活动、体位管理、呼吸训练和气道清洁是他们采用的主要治疗措施。在包括医生、护士、物理治疗师(PT)、呼吸治疗师(RT)、营养师、药剂师、心脏超声、CRRT、检验科等MDT团队中,物理治疗师在其中更侧重运用物理治疗技术,提高患者氧合能力与改善整体健康状态。例如协助清除分泌物、优化呼吸策略、提高心肺耐力,提高肌肉力量、改善日常生活活动能力等。“首先得保证充足的氧供应,避免呼吸做功增加,病房有几名做CRRT的患者,都很期待我们的治疗,也很配合主动活动,自述治疗后身心舒适,而我们也观察到氧合指标、活动能力水平均有提升。”看着患者一天天好转,疲惫的杨梦璇与李磊欣慰地说。
在危重症病房,杨梦璇与李磊无疑是忙碌的。杨梦璇表示对病人的治疗已经可以用争分夺秒来形容。“尽管有隔离病房的管理和患者身上大量的监测通道与治疗管道的限制,我们还是基于患者功能水平去选择合适体位的治疗,多加强和护理、RT、CRRT的沟通,会遇到很多抢时间的情况,例如抢在CRRT开始前下床活动,CRRT中进行非置管侧的肢体主动训练,置管侧的等长肌力训练。”杨梦璇表示,对可离床的患者他们会在端坐位和站立位进行主动的四肢耐力与肌力训练,以及步行训练;使用呼吸控制技术帮助患者缓解活动后呼吸困难;对配合不佳的患者会使用移位机、气压循环治疗等措施。“这对于我们如何在今后的传染病康复治疗中积累了宝贵的经验。”李磊表示。
(李磊为新冠肺炎重症患者做治疗)
心怀感悟 探索疫情时康复治疗宝贵经验
虽然每天任务繁重,出隔离区都是一身疲惫,但家人与朋友对他们给予的支持,让他们倍感欣慰。同时,医疗队有老师专门负责组织协调与后勤,公卫中心也有专人对接,生活保障充足,也解决了他们的后顾之忧。他们每天都尽情的投入到治疗患者的工作中。
“每天都期待着患者的呼吸指标好一些,肺上病灶多吸收一些,活动水平高一些。”在每天高强度的治疗中,杨梦璇与李磊表示最大的收获是如何在全新的环境、不熟悉的疾病面前,科学、安全、快速找准专业问题并解决的能力,极大的提升了个人的专业水平和心理素质。
对于出院以后,新冠肺炎患者如何居家训练?杨梦璇表示,要早发现功能障碍或风险,早干预,早收效(止损)。出院后的居家康复,应当基于评估给予个体化方案,居家康复会涉及运动训练、呼吸训练、胸廓顺应性训练等,需要患者定期到医院接受再评估与方案修订。推荐参考中国康复医学会的新冠肺炎呼吸康复指导意见和华西康复团队的新冠肺炎全周期物理治疗规范和建议。
截止目前,杨梦璇与李磊所在的危重症病房的患者已经陆陆续续的治愈出院、转入轻症病房或下一级定点机构,他们也即将随医疗队分批撤离,他们在抗疫期间,圆满完成任务,成为四川省康复治疗师在抗疫前线的一道美丽的风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