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若留心,你可以在华西医院核医学科的诸多地方,在检查室的文件柜里,在会议室的档案库里,在实验室的资料册里,看到一本暗黄色封面的硬皮书,书名唤作《业迹》。书的扉页写着一行大字——四川大学华西医院谭天秩教授从事医、教、研事业半个多世纪回顾。该书成书于2008年4月,彼时已是77岁高龄的谭天秩教授亲自为此书作序。此序中,谭天秩教授回望了自己从求学到从医执教半个多世纪的人生,从初出茅庐回顾到硕果累累。谭天秩教授在结尾处写到:“回首往事,华西核医学从1958年的一无所有开始,经过50年的奋斗,建设成具有三大特色,全国一流的核医学科,并于2007年批准成为国家重点学科,虽然我不是做得很好,但我无憾无悔。”
无憾无悔,这是谭天秩教授回味自己一生时所作的感慨,也是谭天秩教授这一生所做恢弘奉献的真实写照。
筹建:从三台损坏的治疗机开始
如今,中国的放射、核医学事业,是着眼于全世界,考虑的是发展引领超越的问题。而在20世纪50年代,中国的医技科室,所面临的头号问题,仅仅是筹建。而筹建,便已经让诸多先辈们,拼搏数载。年仅24岁的谭天秩教授也开始投入到了核医学事业之中。
1955年,谭天秩教授被安排去筹建放射治疗,而摆在他面前的,只有一台180KV苏联治疗机,一台200KV GE治疗机和一台浅层治疗机,且都已损坏多年。面对这一困境,谭天秩教授一切从零开始,到图书馆充电,学习放疗的基本知识;跑遍省内和省外,凑齐解放前进口的机器零部件,终于修复了机器,并开始接纳病人。病人数目与日俱增,便逐步在科室开设了门诊和病房。然而,谭教授并不满足于此。他认为,人生在世,要不断让自己有新理想、新计划,使自己有新的发挥,生活才不致平淡无味,生命的价值才能充分显现。这一理念贯穿了谭教授的一生。
发现医院有几十根镭针的医疗资源,便开展镭模治疗、镭针治疗,使其充分利用;听闻卫生部划拨了一台400克当量的钴60治疗机给川医,便先后赶往北京卫生部、省卫生厅,舟车劳顿,几经波折,终于顺利的把治疗机领回了川医;为了开展同位素诊断与治疗工作,谭教授到我国同位素发源地——西安第四军医大学参观学习,并获赠了一台同位素定标仪。他抱着这台50多斤重的仪器,凌晨5点赶火车回川,天色黑路崎岖,不小心摔了一跤,而为了不让仪器摔坏,他忍着痛让双肘和双膝着地,手肘和膝盖的鲜血浸湿了衣裳。这台定标仪,终被完好无损的运回至我院,并成为了我院同位素的立家之宝。而为了解决同位素来源的问题,谭教授又常常只身携带40多公斤重的铅罐,在货车车厢上连续待上六七十个小时。
时隔多年,中国的放射事业、核医学事业已不可同日而语。然而,在那最朴素的岁月里,这些最朴素的事迹,就像一点点的微光,渐渐地融合,最终汇聚成启明星,为未来引领了方向;就像是一粒粒微尘,渐渐地沉淀,最终凝聚成大厦根基,托后人于肩膀。
聚焦:放射性药物的研制
如果说筹建科室决定了根基牢不牢固,那么决定一个专业的发展之路,则是决定了学科大厦所能达到的高度。而在这一点上,谭天秩教授再次展现了自己挑起担子的勇气、指明方向的远见和献身事业的初心。
20世纪60年代,正当川医的放射治疗、同位素医学应用在规模、质量、水平和服务上居西南领先地位之时,各种问题也开始纷至沓来。有对教育传承的迷茫——1960年成立了放射医学专业,而这一专业又在1961年撤销;有对学科发展方向的犹豫——是搞基础研究,还是回到医院到临床核医学?
20世纪70年代,谭教授主要做了五件事,而每件事都影响深远。第一件事是在1972年,谭教授将日前所做科研成果整理成6篇文章,以专集形式发表于学报;第二件事是建立核素治疗病房;第三件事是发展体外放射免疫分析;第四件事是成果研制出我国第一台ZX-101型照相机;第五件事是向卫生部申请并被批准举办了一年一届的核医学师资进修班。这五件事的成功实施和完成,使得华西核医学成为1978年全国首批6个核医学硕士点之一。
20世纪80年代,谭天秩教授将目光聚焦于放射性药物的研制上。他认为,任何新的诊断检查技术和方法,以及核素治疗,都必须以新的放射性药物作为重要基础之一,因此,在他的引领下,华西核医学先后研制成果的显像剂逾40种,多为国内首创。“这就是华西核医学,从不跟风;也不跟着别人后面跑,而是走具有我们特色的发展之路。”在这一信念之下,华西核医学稳健发展,逐步形成了“在放射性药研制上领先”、“以受体显像为基础、拓展分子核医学的稳定发展的科研方向”和“临床放射性核素治疗”三大特色。
成果:华西核医学成为国内一流
“我们必须要有理想,要有创造。理想是指路明灯,没有理想,就没有坚定地方向;没有方向,就没有生活。”在这一理念下,20世纪90年代,谭天秩教授在卫生部批准的继续教育“核素治疗学习班”中提出了“一个狠抓、两个转变、三个并重”的核医学发展战略。这一“全面发展核医学走具有中国特色的发展之路”战略决策,影响长久而深远。这也是在谭天秩教授的带领下,华西核医学对全国核医学做出的一项重大贡献。
1978年,谭天秩教授领导的四川医学院附属医院核医学科被国家教育部设立为核医学硕士授权点,系全国6个硕士点之一。1993年,谭天秩教授领导的华西医科大学附属第一医院(现华西医院)核医学专业又被国务院学位委员会设立为4个核医学博士授权点之一,同时谭天秩教授本人也成为国内首批核医学博士生导师。
同时,谭天秩教授潜心科研,把握学科前沿,30多年来坚持“受体核医学”的研究方向,首次在国内外发现天麻是作用于大脑的苯二氮卓受体,并用核素标记上天麻的有效成份天-018,开创性地实现了放射性中药有效成份对癫痫的受体显像的诊断。作为负责人申报成功国家课题12项,先后获得省部级科技进步奖12项,使核医学科这个新兴专业得到很好的发展。1993-2013年由人民卫生出版社陆续出版发行大型专著一、二、三版《临床核医学》,连续主编三版专著在解放后华西为首创。担任卫生部医学专业教材编审委员会委员,卫生部核医学专家咨询组成员。1998年成为四川省首批学术技术带头人。2013年获得中国医师协会医学终身成就奖。2014年华西医院唯一获得四川大学“老有所为”奖的教授。2016年获得四川省医疗卫生终身成就奖。
“人要有理想,理想就是人和动物的主要区别,动物就没有理想,有了理想就有创新,创新是人的生命,但是诚信是人的灵魂,没有灵魂的人就不叫做一个真正有理想、有事业、能够进步的人。”对后辈医生,谭天秩教授以此共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