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负长江一万里,西南半壁古戎州。宜宾这座历史文化名城,正以蓬勃之势强势崛起,成为全国GDP百强城市。而宜宾—华西府院合作的实践,更为这座城市的卫生健康事业发展增添了浓墨重彩的一笔。时间回溯到十九世纪,北美基督教浸礼会传教士在三江口点燃医学火种,在锦江河畔筑起华西丰碑。历经130载风雨兼程,2019年5月,宜宾市第二人民医院与同根同源的华西医院再度携手,开启领办型医联体建设的深度合作,华西医院以领办之姿,为百年老院注入“华西基因”,赋名“四川大学华西医院宜宾医院”(简称华西宜宾医院)。六年砥砺,这座世纪名院以华西领办为理念源头,文化领航为精神内核,创新构建一院多区“一体化管理、同质化医疗、集约化运行、差异化发展”的“一体四翼”科学管理模式,跃升为立足川南、辐射川滇黔的现代化区域医疗中心。连续六年获国家三级公立医院绩效考核A级,成为区域医疗标杆。
文化赋能:党建引领医院高质量发展
华西医院派驻“1+2”核心管理团队(1名党委书记+2名副院长),强力赋能医院管理能级提升。华西宜宾医院党委践行落地华西文化,擘画医院“12355”核心战略蓝图—以人民健康为“一个中心”,以高质量党建引领医院高质量发展、以“严谨、创新、学术、共情、廉洁”核心文化提升医院核心竞争力为“两条主线”,以平安医院、人文医院、节能医院“三项建设”为抓手,以“医教研管宣”五轮驱动为引擎,以“五区协同”保障多院区高效运行,促进医院在高质量发展赛道上加速驰骋。
图1.华西宜宾医院党委“12355”战略
融合创新:一院多区科学管理“一体四翼”模式
(一)一体化管理
组织管理一体化:自2024年8月临港新院区全面投入使用后,7个院区整合为5个院区,华西宜宾医院院领导“一对一”下沉对接各院区,实施“点长制”网格化管理。
学科建设一体化:以“学科融合 专业细分”为发展理念,建立以疾病为中心的诊疗中心。临床医技科室由71个精简至54个,推行跨院区运行科室的人事统管。
人才培养一体化:通过分类实施“名校博士直通车工程、管理后备人才青苗工程、高层次人才孵化工程、中干‘走进华西、学习华西’四大工程”,树立“仁德青年榜样”,激发人才活力。依托华西优质师资队伍,举办两期现代医院管理职业化定制培训班,为华西宜宾医院培养和储备管理后备人才300余人。
考核激励一体化:分别制定内科、外科、医技、职能部门系列综合管理目标任务,构建千分制临床科室年终绩效考核体系,并实施手术、病案质量、教学等专项奖励及节假日、“宜创奖”等即时奖励。
(二)同质化医疗
医疗组长同质化管理:实施优秀医疗组长“五个一”工程:一个科研课题、一项新技术、一篇高水平文章、一位好老师、一群好徒弟。强化“床旁、台旁、桌旁”三大医疗主战场,确保医疗服务的标准化与同质化。
信息系统同质化运维:统一HIS系统,跨院区数据共享;远程会诊平台连接华西与基层,三星智慧医院与互联网医院双翼齐飞;床旁结算、AI导检、自主开单、检查预约缩短候诊时间,提升就医体验。
(三)集约化运行
资源集中:检验影像集约化、心电网络全院覆盖;污水运维、设备维保统一管理;代购电、热能源托管实现能耗节约化;高值耗材“零库存”、低值耗材集中竞价、检验耗材智能化管理降低耗材运营成本。
流程优化:智慧食堂“一卡通”、药品配送至科室、物资智能管理,释放护理人力。
(四)差异化发展
图2.五大院区功能定位
院区科学定位,特色布局:
临港院区:“中心化”疑难重症主诊疗院区
南岸院区:小综合+特色专科
北大街院区:传承康复精髓,服务慢病管理
肿瘤中心:国家级临床重点专科(恶性肿瘤精准诊疗)
口腔中心:省级临床重点专科
学科精准定位,分类施策:按照重点专科类型划分高峰、高地、平地、凹地学科,并分类予以资源匹配和政策倾斜。
成效展示:六年蝶变铸就区域医疗新标杆
(一)服务能级跃升
2024年较领办前,华西宜宾医院门诊量增幅12.11%,急诊量增幅97.56%,四级手术台次增长73.92%,日间手术增长37.7倍。四级手术和危重患者占比分别增长19.34%和10.63%。开展新技术460余项,填补宜宾空白近20项,试管婴儿技术在宜宾率先落地,CMI值由0.96提至1.12,平均住院日降至7.08天。百元医疗收入耗材费降至28.08元,万元收入能耗降28.5%;人员经费占比增至42.63%,员工满意度持续提升。全省DRG医疗服务能力第九,13个专业跻身前十。
(二)学科人才跨越
建成“1+1+6”优势学科集群(国家级临床重点专科1个、省区域医疗中心1个、省级临床重点专科6个)。硕导由领办前20人增至83人,博士从15人增至42人,硕士从176人增至579人,硕博占比从6.80%增至21.68%。新增省市级领军人才、学术技术带头人等59人。SCI论文新增160篇,协同华西开展GCP/IIT研究26项;科研经费增至218万元/百人,GCP量值连续两年位列全省综合医院第3名,地市级医院第1名。
(三)多向联盟深化
持续推进优质医疗资源扩容下沉,构建高质量区域医疗协同生态圈。建立由政府主导,上联华西、下联基层、辐射川滇黔的省-市-县-乡“1+1+X”分级诊疗体系。推进宜宾—华西慢病“四早”防控示范工程落地;组建区域网格医联体,累计派驻骨干506人,先后托管或帮扶雅江、雷波、绥江、宜宾县域内医疗机构近20家;开启与雅安、金堂兄弟医院联盟及院企合作跨界融合,为区域群众提供全链条全周期健康服务。
图3.区域辐射概貌图
双轨并进,共赴山海。六年深耕,华西宜宾医院以“一体四翼”模式破解多院区治理难题,实现从“区域跟随”到“川南领跑”的跨越。以“输血”促“造血”,让制度创新与人文关怀扎根于医院发展的沃土之中,凝聚成“华西-宜宾”模式的独特服务厚度,为川滇黔百姓筑起有温度、有质量的医疗港湾。当华西基因与长江首城的百年仁德共振,一幅“健康中国”的地市级医院高质量发展壮丽画卷,正徐徐展开,向着更加辉煌的未来迈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