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1年是中国共产党建党一百周年。一百年的风雨兼行、一百年的砥砺前行。在这一百年中,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愿望,始终是中国共产党人的初衷,也是激励一代又一代共产党人奋力拼搏的根本动力。他领导中国人民继往开来、不断奋斗,创造出了一个又一个的奇迹,书写出了一个又一个的光辉成就。在这一百年间,中国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国家,获得了独立;民族,获得了解放;人民的生活,获得了改善。这些成就来自中国共产党的正确领导,来自中国人民的不断奋斗和创造!
翻开中国共产党奋斗的历史,可以洞悉共产党带领人民走向胜利的机遇和必然。
1921年7月23日,上海市望志路黑漆大门和黄铜门前陆续走来了何叔衡、毛泽东、董必武等中共一大代表,中国共产党从此在神州大地上开始生根发芽。1927年10月至1930年2月,第一个红色革命根据地建立,井冈山时期,红军粉碎了敌人的多次“进剿”和“会剿”,革命根据地不断扩大,土地革命开展得轰轰烈烈。1935年1月,召开遵义会议,会议通过了毛泽东为中央政治局常委等4项决定,会后又成立了由毛泽东、周恩来、王稼祥组成的“三人军事指挥小组”。红军最终跳出了国民党军40万重兵的包围圈,中国革命从此转危为安。1945年4月至6月,中共七大召开,确立了毛泽东思想的指导地位,使党在思想上政治上达到了高度统一,是党走向成熟的标志。1949年3月,中共第七届二中全会召开,毛主席在七届二中全会上发表演讲,中国的革命是伟大的,但革命以后的路程更长,工作更伟大,更艰苦。务必使同志们继续地保持谦虚、谨慎、不骄、不躁的作风,务必使同志们继续地保持艰苦奋斗的作风。
如果说从上海到江西,从井冈山到长征路上偏远山区,立体的中华大地给中国共产党足够的空间和时间回旋。那么,让中国贫困人口走向共同富裕又是人类历史上伟大的的壮举。凉山彝族自治州的“悬崖村”藤道换铁道,网络全覆盖,村民易地搬迁让他们迈向了小康之路;怒江上铁索改吊桥,让怒江州马吉乡一个个傈僳族人民可以靠草果种植产业走向小康之路。这些一个又一个润物细无声的脱贫攻坚工程虽然和历史上轰轰烈烈的工业革命截然不同,但他的精神和工业革命没有差异,都是共产党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初心。
回顾中国共产党发展历程,不仅会产生疑惑,是什么力量让成千上万普通的中国人在经过中国共产党的锻造之后都变成了钢铁战士?
也许从跨时空的两次对党旗宣誓的场景就可以感受到答案。
南昌起义,秋收起义的部队在攻打大城市的战役中屡屡受挫,部队中消沉的氛围越来越重,逃跑在队伍中成为公开话题,在革命军存亡的危急时刻,1927年10月2日,毛泽东带领6名新士兵对着红纸剪下来的党旗宣誓。抑扬顿挫的誓词,鼓舞了军心涣散的士兵,激发大家顽强抗战的勇气,为革命的胜利提供了保障。
2020年,武汉疫情,这场看不见硝烟的战争使得全国人民恐惧,我院援鄂医疗队员王业、冯梅、银玲、江雪、漆贵华、张耀之、何国庆和蔡琳高举右拳,在其他援鄂医疗队员、四川省卫健委驻队干部的见证下,面对党旗郑重宣誓加入中国共产党,他们在全国抗击疫情的关键时期经历考验,经党组织批准火线入党,成为了光荣的中国共产党党员。事实证明他们践行了自己的誓言,现在武汉解封,疫情得到缓解,人们又开始正常的生活。
精神力量对一个人是至关重要的,一个组织和党更是如此。正是这种精神力量使得脱贫攻坚工程成为现实,正是这种力量使得抗疫工作者们不怕险阻攻克难关,正是这种精神使得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目标越来越近。
作者:王艺燕 17313004318 编辑:史杰蔚 刘欢 来源:创伤医学中心一病区25护理单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