党的十八大报告强调指出:“倡导富强、民主、文明、和谐,倡导自由、平等、公正、法治,倡导爱国、敬业、诚信、友善,积极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
“富强、民主、文明、和谐”,是我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的建设目标,是从价值目标层面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基本理念的凝练,对其他层次的价值理念具有统领作用。“自由、平等、公正、法治”,是对美好社会的生动表述,是从社会层面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基本理念的凝练,是我们党矢志不渝、长期实践的核心价值理念。“爱国、敬业、诚信、友善”,是公民基本道德规范,是从个人行为层面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基本理念的凝练。它覆盖社会道德生活的各个领域,是公民必须恪守的基本道德准则,也是评价公民道德行为选择的基本价值标准。
作为当代青年,培育和践行社会核心价值观是我们青年一代应该做到的一种责任。“爱国、敬业、诚信、友善”是我们青年应该从实际出发,结合自身生活,从自己做起的一种个人层面的价值观。培育和践行社会价值观就应该从自我做起,认真完善自己的人格,树立正确的理想和信念,努力成为一个对人民、对社会、对祖国有用的人。习主席曾说:“青年朋友们,人的一生只有一次青春。现在,青春是用来奋斗的;将来,青春是用来回忆的。”作为祖国未来的接班人,中国梦的新时代的见证者,我们应该勇于担当,用于承担责任,在“爱国、敬业、诚信、友善”的社会核心价值观的指导下,实现自我,报答社会,报效祖国。
那么怎么才能践行社会核心价值观,怎么才能完善自己的人格呢?
《礼记·中庸》里面有句话:好学近乎知,力行近乎仁,知耻近乎勇。意思是:喜欢研究学问的人,就是接近智慧的;能够努力行善的人,就接近仁义了;知道什么是羞耻的人,就接近勇士了。其中阐释的道理,“好学为智”“力行为仁”“知耻为勇”所代表的智仁勇,恰好可以成为我们对自己要求,完善人格的一部分内容。
何为好学,对于新世纪的青年,“好学”的含义并不仅仅局限于学会本专业本领域的知识,“好学”应该指的是一种学习的习惯,对于不懂的知识或者领域就要去努力钻研,不仅可以向本专业领域比自己的知识渊博的人去请教,也可以向其他领域的专家去请教。俗话说:能者为师。当代青年应该有这样一种思想,如果在某一领域,周围的人比我们理解的多,那么他们就是我们的老师,他们有资格让我们去学习。当代青年也应该树立一种终生学习的信念,在党的指导下,学习更多有用的知识,让自己强大起来,然后我们才可以报效祖国,使我们的祖国强大起来。梁启超先生在《少年中国说》有句话说:少年强则国强,少年独立则国独立,少年进步则国进步。就是让我们青年通过自己的努力强大起来,报效祖国。习主席曾经在青年时期把:“一物不知,深以为耻,便求知若渴”作为自己的座右铭,在他的插队期间学习了很多知识,然后考入清华大学,实现了自己的理想。此谓之为“好学”。
何为力行,“力行”应该是一种行善的习惯,当代青年应该把行善的行为体现在生活中,把行善作为一种责任和义务。俗话说:勿以善小而不为,勿以恶小而为之。也许我们小小的一个善意的举动,或改变一个人的一生,也许会把善一步步传递给其他人,让整个社会都充满和谐友善的气氛;也许我们今天在街头上阻止了一个小孩子偷东西的行为,在未来的某一天他会成为一个对社会有用的人。善不以小而不为,善是一种情怀,和对社会的一种默默的影响。善也是一种助人为乐的心态,在在周围的群众有困难时,伸出自己的援助;在人民有困难的生活,志愿为人民服务;在社会有困难的时候,要投入社会,付出自己的努力;在国家有困难的社会,挺身而出,做党和人民的先锋战士。此谓之为“力行”。
何为知耻,知耻者,能拒绝做羞耻事,不做羞耻事,诸恶莫作,故近乎勇;如能再接再厉,为所当为,众善奉行,即是真勇者。当民族出现危难时,如若没有人为民族为祖国奉献牺牲自我,应该知耻。此知耻即为奉献。天下兴亡,匹夫有责;位卑未敢忘忧国。于当代青年,就应该有一种奉献的精神。当社会人人之间缺乏基本的信任,都互相猜忌,应该知耻。此知耻即为诚信。中华民族历来信奉诚实守信,人无信不立,业无信不兴,“诚”与“信”可谓是中国传统文化的基石。《论语》中指出的每天要三省吾身,其中之一就有“与朋友交而不信乎”。终日游手好闲,无所事事,置书于身外,一事无成,应该知耻。此知耻即为吃苦。习主席指出,选择吃苦也就选择了收获,选择奉献也就选择了高尚。我们当代青年,应该不惧怕困难和挫折,“要历练宠辱不惊的心理素质,坚定百折不挠的进取意志,保持乐观向上的精神状态,变挫折为动力,用从挫折中吸取的教训启迪人生,使人生获得升华和超越。总之,只有进行了激情奋斗的青春,只有进行了顽强拼搏的青春,只有为人民作出了奉献的青春,才会留下充实、温暖、持久、无悔的青春回忆。”此谓之为“知耻”。
在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的同时,完善自己的人格,让我们青年一代成为一个智者、仁者、勇者,独立自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中国梦。中国梦是国家的梦,民族的梦,也是包括我们青年在内的每个中国人的梦。中国梦让我们更加懂得了当代青年所肩负的历史责任。把人生理想融入国家和民族事业中,最后才能成就一番事业。
如果说中国梦是一条为了建设强大中国而铺设的柏油马路,那么当代青年的梦便是那铺路的一些石子,为祖国建设奉献自己的力量;如果说中国梦是一艘驶向理想强国的轮船,那么当代青年的梦便是那轮船的一部分燃料,为祖国的前进增添动力;如果说中国梦是一幢中国特色的高大建筑,那么当代青年的梦便是那建筑的片片砖瓦,一步步建设具有中国特设社会主义而奋斗。中国梦就是我的梦,就是当代青年的梦。中国梦,是由无数国人心中的“我的梦”编织而成的。中国梦,青春勇担当。
作为一个新时代青年,树立自己的理想和信仰是很重要的。而在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努力成为一名共产党员,是我必须为之努力奋斗的一个人生大事。就身边的例子来说,家中的哥哥和一位好友在大学毕业之后,毅然报名参加“大学生志愿服务西部计划”,去中国的西部新疆参加基层工作。两位同志分别毕业于郑州大学和山东大学,在不同的时间,不同的成长和学习,但他们有一个相同的身份,那就是共产党员,都有各自理解的“中国梦”,他们和一群有理想的青年们一道,志愿服务西部,为西部建设做出自己的贡献,把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践行在祖国的西部,他们的青春之花绽放在祖国最需要的地方,在实现中国梦的伟大实践中书写别样的精彩人生。他们应该是我们新时代青年,当代青年党员的榜样,祖国需要我们去奉献自己,服务人民。“好儿女志在四方,有志者奋斗无悔。”中国梦,青春勇担当。
当前我国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取得伟大历史性成就,未来还有很多的挑战,抓住机遇、应对挑战,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必须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引领社会思潮、弘扬社会正气、培育文明风尚,塑造崇高人格和民族精神品格,培育和谐人际关系,在全党全社会凝聚起团结奋斗的共同意志。作为祖国未来的主导力量,当代青年必须从自身开始,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让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引领我们为建设祖国奋斗终身。
最后用梁启超先生在《少年中国说》的最后一句话结尾,这句话可以阐释当代中国青年的奋斗状态。
美哉,我少年中国,与天不老!
壮哉,我中国少年,与国无疆!
作者:齐能 来源:科研一支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