预约
挂号
联系
我们
就诊
指南
常见
问题
返回
顶部
请输入关键字
【深度华西】研究型医院如何发展科研?向科研管理创新要答案!
2020.11.12

“当今世界正经历百年未有之大变局,科技创新是其中一一个关键变量。我们要于危机中育先机、于变局中开新局,必须向科技创新要答案。”党的十八大以来,习近平总书记在多个重要场合深刻阐明科技人才的重要作用,为科技人才成长、科技队伍建设指明了前进方向。

科技创新、科研人才对国家发展的重要性不言而喻,医院发展也是如此。

医院科研在医学科研中具有关键的地位,医院科研水平将影响决定一个国家和地区医院科技创新推动临床高质量发展,科研管理是其重要保障。我院科技部贯彻落实学习习近平总书记重要讲话精神及重要论述,始终坚持以党建促发展原则开展工作,强化科研管理使命担当。以临床需求为导向,以问题为指引,以四定五督为抓手,把廉洁风险防控和科研管理实际业务工作相结合,探索建立研究型医院科研管理创新模式,充分发挥党员科研管理人员的模范带头作用,突破传统聚力创新。

2020年11月3日,科技部参加第四届华西创新日论坛医院管理创新成果擂台赛,最终荣获一等奖,案例题目为《以临床需求为导向的创新科研管理模式及体系建设》。在这个奖的背后,凝聚着科技部多年来的管理研究积累、管理理念创新及脚踏实地的服务工作。



挖掘临床需求,

聚焦研究型医院发展的三个关键问题

2015年以来,国家多部委先后出台59项科研管理改革政策,我院党政领导高度重视,管理效率稳步提高,极大推动医院科技能力的提升。然而,随着医院科研事业不断发展壮大,伴随的问题也日益突显:

第一,基础研究与临床问题脱节。基础与临床各自为阵,研究方向零散,基础研究不能很好的支撑临床面临的科学问题,团队间普遍缺乏长期合作的内在动力。例如,SCI收录数量不断增长,但论文期刊质量停滞不前,并且鲜有用于支持临床诊疗工作开展的研究,与临床需求脱钩。

第二,科研管理制度僵化,资源利用效率低。临床科室开展科研工作条件掣肘,已有资源利用效率普遍较低,信息共享及开放不足,办事流程繁琐,经费管理僵化,制约学科发展。例如,大型贵重科研仪器设备被某些实验室长期占用,临床或其他实验室无法使用,使用时长短,开放利用率低。

第三,针对临床学科和人才的科研评价体系相对落后。科研评价指标单一,专职科研人员服务临床的积极性未能充分调动。存在科研业绩核算方式缺乏科学,考核指标较为单一,项目、论文、科技奖等赋分方式相对落后,各科目得分之间无比例关系等现象。

基于此,科技部围绕“不忘初心、牢记使命”主题教育的调研重点,广泛收集临床科室和职能部处的意见和建议,认真梳理各个流程环节存在的不足,凝练多年科研管理经验,聚焦科研管理关键问题,捕捉前沿医学发展方向,结合实际调整科研管理模式,积极锻造大平台、大项目推动大产业、大健康的蓬勃发展,加强创新争先服务意识,为孵化优质医学人才提供有力保障。


创“三横三纵”科管蓝图,

探索建立医院创新型科研管理模式及体系

针对这三个关键问题,科技部近五年来遵照一切以服务临床为核心的理念,运用“三横三纵”科管蓝图将思路和举措落实推进,探索建立医院创新型科研管理模式及体系。

其中,“三横”指将服务临床需求的导向、前瞻性的科技政策、信息化的管理模式,横向贯穿到实际工作中;


服务临床需求的导向

科技创新最重要的因素是人,根据服务对象的需求及时调整工作方式,建立完善以信任为前提的科研管理机制,减轻科研人员负担,充分释放创新活力,调动科研人员积极性,多出高水平成果,壮大经济发展新动能,为实现经济高质量发展、建设世界科技强国作出更大贡献。2020年科技部首次启动一对一指导专家结队工作,首次上线网上形审预约功能,申报项目1234项,前后审查7轮次,共完成标书形式审查8722次,初筛率0.5%,远低于基金委2%的水平。

前瞻性的科技政策

为贯彻落实党中央、国务院关于推进科技领域"放管服"改革的要求,科技部把握前瞻性政策,针对科研项目经费管理、成果奖以及SCI论文制定了一系列激励机制,如:关于修订《四川大学华西医院科研经费管理办法》的通知(川医科[2016]5号)、关于印发《四川大学华西医院科研经费管理办法补充规定》的通知(川医科[2018]14号)、关于印发《四川大学华西临床医学院/华西医院科技成果奖奖励办法(修订版)》的通知(川医科[2017]2号)、关于下发《四川大学华西临床医学院华西医院 SCI收录论文奖励管理办法(2019年版)》的通知(川医科[2019]4号)等,进一步激活科研活力,以更大的决心和力度把科技体制改革引向深入。

信息化的管理模式

2019年开发运行全新四川大学华西医院科研管理系统,扩充,由科技部牵头,对2005版科研管理系统全面升级改版,四大亮点功能:1)与医院人事系统实时对接,实现了与人力资源部门的实时办公协同;2)实现了成果奖、项目、论文等高效识别与管理;3)新增SCI论文等科研奖励的精准核算与管理,大大降低了手工录入及计算的误差;4)实现科研绩效考核的实时自动化管理。与此同时,2019年还上线了四川大学华西医院科研基地管理系统、2020年开发运行了华西临床-基础交叉合作平台(B to B to B),旨在打破信息孤岛,构建开放、协同、高效的科研信息管理平台,为科研主体简除烦苛、松绑放权。


“三纵”指将制定导向性的科管政策、构建全时-交叉-动态信息化科管平台、创建科研业绩量化评价体系为创新工作举措纵向落实到位。

首先创新工作举措推动医院科研发展,导向性的科管政策是创新型医院科研管理的重要保障,科技部从以下三点入手:

主动策划临床基础交叉合作的激励办法,如制定与医院发展相符的SCI论文配套奖励;

聚力打造华西科管品牌——“华西期刊分级(HX分级)”,运用HX分级将影响因子、学科排名、权重系数、交叉系数四大指标进行期刊排名预测工作;

建立科研公共平台及临床研究室支撑服务临床科室,出台《临床学科研究所/研究室建设运行管理办法》鼓励临床科室与公共平台共同申请,共同参与临床学科研究所/研究室管理。


第二,科研管理平台是医院科研管理工作的重要抓手。科技部致力构建全时、交叉、动态信息化科管平台,深入推进“四定五督”,做好廉洁风险防控工作落实。

一是充分打造拥有自主知识产权的华西临床-基础交叉合作平台(B to B to B),全时更新各个科室之间需求调研、平台建设、运行管理动态;

(1.华西临床-基础交叉合作平台)

二是科研测试费“医嘱执行”一站式服务,将科管系统 X 财务系统 X HIS系统三方交叉,打通三个重要节点(经费入院、科研立项、医嘱执行),有效梳理所涉及部门(科技部、财务部)的责与权;

(2.科研测试费“医嘱执行”一站式服务)

三是开发高效的科研基地管理系统:将基地各类信息、园区空间导航、科研设备预约、安全管理、危化管理、门禁管理等纳入系统。

(3.科研基地集成管理系统)

第三,业绩评价促使科研发展,创建科研业绩量化评价体系是评估医院科研工作的重要基石。科技部第一步从动态更新的华西科研管理系统入手,将公式、赋分、权重、系数纳入运算得出科研分数,并组织专家论证,科学更新各级别内容对应分值,将公式、赋分、权重、系数纳入运算得出科研分数,分析十年数据研判全国科研形势;第二步设置医院科研专职岗,区分专职研究系列和专职技术系列,将岗位分层、量化考核;第三步完善科研技师规范化培训及成长评价体系。2006年起,我院正式启动规范化培训科研技师招录工作,系全国最早/目前唯一,坚持实验技师规范化培训理念围绕专业、量化、成长开展。截止2020年10月,在培规培学员47名;留院工作121名,占科研技术人员48%。


创新理念实干落地,

各方面科技成果成绩斐然

科技部始终坚信创新理念要实干落地,以2020年度国家自然科学基金为例,最终立项182项,获准量稳居全国医疗机构榜首,其中优杰出青年科学基金共3项,杰青实现近5年“0”的突破。

荣获国家科技奖3项,其中连续荣获2项自然奖实现0的突破,进步奖间隔12年来再斩获;高水平论文增长115%;获批国家级研究平台获批9项,是全国唯一从基础到转化全链条式布局的医疗机构。同时,注重经验推广分享,积极参加学术交流,近五年来主办全国性会议、高水平学术论坛、应邀全国报告30余次,扩大华西科管影响力。


2019年4月,科技部代表医院参加“中国医院管理案例评选总决赛”,选送的《医院科研公共平台及临床研究室建设促进临床学科发展》案例从最初参选的400余案例中脱颖而出,荣获大会唯一金奖,也是科研管理首例金奖,引领全国医院科研管理长足发展。

在医院科研发展中,探索、实践、机遇、挑战始终与实际工作共存,而支撑、服务、奉献、创新也是科技部始终秉承的工作原则。科技部将继续把科研管理工作抓实、抓细,打造崇尚科研的文化氛围,全面升级服务流程,优化信息化建设,加大力度鼓励原创研究,促进交叉学科融合,实现科研资源高效利用,为我院科研发展提供强有力的科技支撑,做好以临床需求为导向的创新科研管理模式及体系建设,牢记科研管理使命不懈努力奋进!


作者:朱培嘉 曹玥 王峥       编辑:史杰蔚 周亮      来源:科技部

基本信息填写
您的姓名:
联系方式:
电子邮箱:
问题类型:

select…

  • 内容无法访问
  • 信息不更新
  • 内容不准确
  • 错别字
  • 图片不准确
  • 其他
问题页面网址:
问题描述:
验证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