入院初期,家属因为喜欢喝酒,晚上总是要溜出去喝酒,直到凌晨12点后才返回病房,这给患者的安全带来了风险,也跟孩子造成了不良的影响,面对这一情况,华西医院儿童心理卫生中心的工作人员多次通过电话沟通、耐心教育,试图引导家属理解患者治疗期间家属怎样有效陪伴。患者家属非常反感,感觉医护人员总是在跟自己找茬。
在一次患者外出检查中,因为患者有安全风险,病房安排医生、工人护送患者外出检查,并叮咛家属陪同,家属觉得医院流程太繁琐,觉得医护人员徒增焦虑,家属冲到护士站指责和谩骂医护人员。面对家属的不理解和愤怒,肖青青护士保持冷静的态度,充分让家属发泄,她深知,在情绪的背后,是家属对孩子病情的担忧和对治疗过程的不理解。于是,她更加耐心地倾听、解释、安慰,用实际行动展现着医护人员的责任与担当。
时间是最好的见证者。经过医护人员的不懈努力和真情付出,家属的态度逐渐发生了变化。他们开始理解医护人员的辛苦与不易,也深刻认识到自己在孩子治疗期间应该承担的责任。在患者康复出院的那一天,家属专门准备了一块匾牌,郑重地送给了肖青青护士,以表达他们最真挚的感谢和敬意。
这面牌匾不仅是对肖青青护士个人的感谢,更是对全体医护人员的肯定。它见证了医患之间从对立到理解的转变过程,彰显了医护人员以德报怨的职业操守。
这面牌匾悬挂在华西医院儿童心理卫生中心的走廊上,它不仅是一份荣誉,更是一面镜子,时刻提醒着医护人员:医者仁心,终将感化人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