预约
挂号
联系
我们
就诊
指南
常见
问题
返回
顶部
请输入关键字
消化内科、肝脏外科团队联合完成西部首例TEPS杂交手术治疗复杂门脉海绵样变 2023.10.07

近日,我院消化内科吴浩教授、魏波副教授消化介入诊疗团队与肝脏外科黄纪伟教授、廖明恒副教授团队联合完成我国西部首例经肠系膜上静脉门体分流术(TEPS)杂交手术,进一步丰富了我院在复杂性门静脉高压方面的治疗手段。

该患者是一位56岁女性,连续两年反复呕血、黑便、腹痛、腹胀。两年前在当地医院诊断为肝包虫病术后复发,门静脉闭塞合并门静脉高压,食管静脉曲张破裂出血。经内镜下多次治疗后仍反复呕血,伴有腹痛、腹腔积液。后经推荐至我院吴浩教授消化介入团队就诊。2023年8月,患者入院后增强CT显示门静脉主干完全闭塞,广泛门静脉重度海绵样变性,食管下段-贲门部静脉曲张,肝内多发巨大包虫病灶。

门静脉海绵样变是指门静脉部分性或完全性阻塞后,机体为减轻门静脉压力,在肝门区代偿形成的大量丛生侧支循环,形似海绵,故称门静脉海绵样变。门静脉海绵样变是一种复杂、特殊的肝前性门静脉高压症,患者可表现为反复呕血和柏油便,伴有脾大、脾功能亢进、腹腔积液,出血无法控制可导致患者死亡。药物、内镜、外科等常规治疗手段疗效较差,传统的血管介入技术通过恢复或重建门静脉系统在部分门静脉海绵样变患者中取得了较好的效果,但仍有相当部分患者由于门静脉主干和分支严重闭塞,手术难以获得成功。因此需要探索新的介入手术治疗方式解决这类复杂疑难的门静脉海绵样变。

经肠系膜上静脉门体分流术(TEPS)是近1年才出现的治疗严重门静脉闭塞、门静脉海绵样变的新技术,适用于没有合适路径实施传统TIPS手术、rex分流术的严重门静脉海绵样变患者。TEPS需外科小切口暴露肠系膜上静脉,然后利用微创介入的方法经肠系膜上静脉入路在门静脉系统与下腔静脉之间放置支架建立人工血液分流道,以达到降低门静脉压力的目的。该手术是一种杂交手术,同时涉及外科开刀和X线透视下的血管内操作,因此需要外科、介入医师在杂交手术室共同配合下完成;杂交手术室需要同时满足外科开刀的条件,又要具备数字血管减影设备(DSA)。

本例患者肝内外门静脉全程闭塞,导致严重门静脉高压和反复静脉曲张破裂出血,多次内镜治疗后效果不佳,因此需要手术降低门静脉压力才能有效预防再次出血。但患者肝实质存在较多包虫复发病灶,门静脉条件差,无论是再次外科手术切除、外科肠-门搭桥(rex分流)还是行传统的经颈静脉肝内门体分流术(TIPS)、经皮门静脉成形均存在手术禁忌。消化内科、肝脏外科团队对患者CT影像资料及临床检查进行仔细研究和评估后认为,只有经肠系膜上静脉门体分流术(TEPS)既能降低门静脉压力,又能避开包虫病灶,是患者目前最佳的选择。

经过充分的术前准备,手术在我院杂交手术室进行。首先,黄纪伟教授、廖明恒副教授团队在下腹作一小切口,将肠系膜上静脉分支暴露;然后,吴浩教授、魏波副教授消化介入团队将特定的手术器械送入肠系膜上静脉,在肠系膜上静脉近门脉端与下腔静脉之间放置覆膜支架建立分流通道,类似于开闸泄洪,使部分淤滞的肠道、脾脏血流直接进入体循环,降低门静脉系统压力,控制和防止静脉曲张破裂出血,促进腹水吸收。

from clipboardfrom clipboard

from clipboardfrom clipboard

手术历时1+小时,过程顺利,术后肠系膜上静脉造影见支架分流通畅,门体静脉压力梯度由术前20mmHg降至术后8mmHg,手术达到预期目标。术后患者情况稳定,复查CT显示支架通畅,侧支循环消失,5天后好转出院。患者后续需要长期服药治疗包虫病灶。

from clipboardfrom clipboard


(左图:术前CT重建 右图:术后CT重建)

作者:魏波 编辑:袁婧 周亮 来源:消化内科
基本信息填写
您的姓名:
联系方式:
电子邮箱:
问题类型:

select…

  • 内容无法访问
  • 信息不更新
  • 内容不准确
  • 错别字
  • 图片不准确
  • 其他
问题页面网址:
问题描述:
验证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