泌尿外科、ICU、麻醉、内分泌、心内科、神经内科、血管外科……
10月18日下午,泌尿外科病房医生办公室。上述7个科室的8名医生,坐在一起,参与一例疑难病例会诊。
泌尿外科副主任医师朱育春是本次会诊的发起人。
多会诊,专业日渐精深
朱育春是院内会诊的“VIP用户”。只要是和他专业相关的会诊,几乎逢请必到。
“我是泌尿外科肾上腺及高血压外科专业组组长。会诊让我接触到很多疑难病例,也了解到不同科室对高血压的认知。这帮助我在高血压外科领域,越做越精深。”这般说着,朱育春的嗓门越来越高。
会诊还为他打造了一个“高血压交际圈”。若遇到疑难病例,他会结合对同仁们的了解,向医教部点名“要谁参加我的会诊”。此外,医院内专长高血压诊疗的内外科医生们,几乎都是他的微信好友。平日里,大家时不时组个群,讨论新近遇到的疑难病例。
为了18日的会诊,朱育春特意建了一个群,名为“华西医院高血压外科会诊”。群内众人平均年龄在35岁。
查文献的,谈经验的,提问题的,讲风险的……几个人聊到深夜。
“华西医院高血压外科会诊”聊得火热
有得聊,一定程度上说明朱育春的判断没错,“患者有手术机会”。
能写进教科书的案例
16:00,大家陆续到场。管床医生先介绍患者情况。
投影幕上播放着PPT,共18页,涵盖了患者基本情况、主诉、病史、各项检查结果,以及会诊诉求。
18页的PPT
每个医生的案头还放着一份“转科记录”,详细记录了该患者在华西就诊的始末。
转科记录
内分泌的李建薇和血管外科的黄斌不约而同地说:“我记得这个病例。”
李建薇认为,这是一例十分罕见的病例。
患者今年17岁,女性,2年前被诊断为双侧颈动脉体瘤合并肾上腺嗜铬细胞瘤。这可能与SDHD基因胚系突变相关。
嗜铬细胞瘤会大量分泌儿茶酚胺,导致患者血压阵发性剧烈波动。而双层的颈动脉体瘤可能包绕周围神经、血管,使患者出现神经血管受压的相关风险。
“如果手术切除肾上腺肿瘤,她极有可能出现顽固性低血压。若用药物升压,又可能因血压太高,而导致血管爆掉。”朱育春说,因为这些矛盾,患者在华西三进三出,一直都没能接受手术。这一次泌尿外科组织科室讨论时,仍有一半多医生不支持为其手术。
本次申报会诊,朱育春希望其他专业的医生能给些建议:第一,手术能不能做,如何规避术中低血压风险?第二,如果术后出现顽固低血压,如何处理?
突然,峰回路转
黄斌深入浅出地,给大家科普了颈动脉体瘤对手术的风险。李建薇诉说了内分泌科的种种担忧。
都是坏消息。讨论一度陷入胶着状态。朱育春提议,先去看看病人吧。
一行数十人来到病房。神经内科的周沐科第一个走近病人、了解情况。
众人接连发问,患者一一作答。其间,李建薇不断提醒患者:你好好想想,之前是不是晕厥过?降压药怎么停的?
随后,众人回到办公室。周沐科要求调出患者的头颅MRA:“患者左侧颈动脉已经闭塞,但左侧大脑的血管侧支代偿很好。目前,她收缩压110毫米汞柱,没有神经系统症状。假设术中收缩压降到70毫米汞柱,这种低血压状态时间越长,患者发生脑梗死的风险越大。有经验的医生可以第一时间判断患者病情变化,及时调整策略。”
脑外科李浩补充:“手术风险极大,尤其患者年纪轻,但高血压病程非常长,脑血管情况很不好,术中不可避免会血压波动,极易引起脑出血。这是对患者最大的威胁。因此术中血压控制,关键但也困难。脑外科会在术中和术后,全程提供支持与帮助。”
朱育春当即邀请几位医生参与手术。“有你们在,我就放心了。”
至此,会诊峰回路转。有效建议频出。
麻醉科李晓强医生接话:“我们可以做围术期床旁超声,直接评估血容量。”旁边的人低声说了一句,李晓强又答:“我们有更好的办法。我检查下设备。若没有问题,周四晚上,我给患者做个心脏超声。”
心内科徐原宁通过症状、查体、术前胸片和心脏彩超评估,觉得患者心脏功能正常。“可以考虑增加补液量,加强容量监测,来预防、减轻嗜铬细胞瘤围手术期的低血压。”
医教部老师提醒:“记得填一张申请单,给到手术室护士。这样内科医生才能进手术室。”
“ 做一个术前出血风险评估吧。费用不高,结果很具有参考价值。”不知谁冒出这么一句。
ICU的周琰医生主动请缨。“我也参加手术吧。患者术后一定会到ICU。我需要提前了解情况。”
疑难病例多?因为是华西
17:05,朱育春看了眼时间。原计划30分钟结束的会诊讨论,超时了。他招呼道:“今天先这样吧,后续就照刚才说的办。”
李建薇拦住大家:“这次手术问题是解决了。但患者还有一侧颈动脉体瘤。我很担心肿瘤会继续长。”
已经起身的众人,又纷纷坐下。黄斌再一次开启“颈动脉体瘤科普”模式。
聊着聊着,思维又发散了。有人谈到,术后要建议患者筛查基因突变。“一旦证实,整个家族都要来查。”
李建薇感叹:“我们怎么有那么多疑难手术呀。”
人群中,有人悠悠地说:“因为这里是华西。”
我不是一个人在战斗
手术安排在10月21日上午第一台。前一天下午,相关准备就开始了。
心内科徐原宁通过症状、查体、术前胸片和心脏彩超评估,认为患者心脏功能OK,能耐受术前大量补液、扩容。这能预防、减轻围手术期低血压。
半夜23时许,麻醉科李晓强医生完成了术前血容量评估,确认患者身体已做好手术准备。
术日当天,手术室内出现了一些“新”设备。“我都是第一次见到。”朱育春说。
李晓强搬来了氧脑饱和度监测仪。往常这一设备仅用于大型心外科和脑外科手术。
医院自主研发的颈动脉持续彩超监测仪,也首次在泌尿外科手术中“亮相”。
麻醉泵架上挂满升压药、降压药和各种补液。
泌尿外科手术室团队为朱育春增派人手,点名要“经验最丰富的”;还指定专人,负责术中紧急取血。
ICU的周琰全程跟进手术。术后,他和李晓强护送病人进了ICU。他们前脚到,后脚内分泌科、心内科的医生也来了,了解患者术中情况。
“早年做手术时,导师若能在手术室里待着,我就像吃了定心丸,敢放手做。如今,院内这么多志同道合的人能配合我,为疑难手术保驾护航。我感觉到自己不是一个人在战斗。这感觉很幸福。”朱育春感慨地说。手术非常成功,历时40分钟,出血不足5毫升。术后第3天,患者就从ICU,转回泌尿外科普通病房。
会诊集合专业最强音
朱育春为此次会诊建立的微信讨论群,一直很热闹。每天,ICU的周琰都会汇报患者最新情况。
术后第二天是周六。一大早,周琰就赶到医院,查看患者情况,并将相关数据发到微信群。会诊众人纷纷点赞。
周一,患者在众人关心下,从ICU转回普通病房。
朱育春再三感谢大家的帮助,还不忘提醒一句:“下一次聚会主题定好了。心内科徐原宁教授来讲高血压药物的静脉治疗。”
据悉,院内这群专长高血压诊疗的内外科医生们,已经自发组织了4期学习活动。大家喝着可乐,说着高血压诊疗的方方面面。临床需要什么,大家就讨论什么。
朱育春坦言,最大的获益者是自己。“内科大夫通过内部讨论,认识到难治性高血压能手术治疗,就会把患者转到我这儿。我若遇到疑难病例,也会先送到内科管理、控制。”他所在的泌尿外科肾上腺及高血压外科专业组,已经从内科“接手”了200多例患者。
参与本次会诊和手术的医护人员有:
泌尿外科朱育春;
泌尿外科手术室团队;
麻醉科李晓强及其同仁;
ICU周琰;
心内科徐原宁;
内分泌科肾上腺团队,李建薇、陈涛、李佳琦;
神经内科周沐科;
脑外科李浩;
血管外科黄斌;
医教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