巨大的纵隔肿瘤侵犯、推挤压迫着肺和胸腔内大血管,15岁的少年小方(化名)心跳呼吸困难,生命危在旦夕,急需手术救命。奔波国内一线城市多家大医院求医数月后,小方终于在四川大学华西医院肺癌中心急诊入院手术。
刚上手术台,连麻醉都还没开始,他却突发心脏骤停,在命悬一线之际,肺癌中心周清华教授团队和麻醉科刘斌教授团队联手出击,紧急气管插管、两次紧急心肺复苏抢救帮助方方恢复心跳后,又以不可思议的特殊手术体位——“90度直立座位加60度左侧俯位”紧急气管插管麻醉,施行紧急开胸手术。
5个多小时后,重达4.5公斤、广泛侵犯纵膈重要生命器官的巨大肿瘤被切除、转移病灶清扫、心包及多处大血管重建的大手术成功完成。术后,方方的所有生理功能完全恢复,没有遗留后遗症,于4月21日康复出院。
不断奔走,不放弃任何一个生的希望
2020年9月,小方告诉父母说觉得肩膀疼,照片后发现胸腔里有1.5cm的“结节”,当地医院说应该是正常的“乳头影”,因为两个月前还没有异常,医生认为肿瘤不会生长得这么快。今年1月,小方便开始出现干咳等异常症状,CT和心脏彩超让父母和医生都大吃一惊——那个小结节已经“疯长”到23×18.6cm,已经长得比心脏还大!
小方饱受着巨大纵隔肿瘤压迫胸腔脏器所致的呼吸困难以及大血管受侵所致的随时大出血危及生命的风险。数月来,家人带着他不断奔走于北上广等国内大城市的省市级医院求医,由于手术难度大,风险高,众多医院专家教授束手无策。在不得不考虑放弃的时候,小方的母亲谢女士获知四川大学华西医院肺癌中心周清华教授,他们抱着最后的一丝希望来到华西医院。
然而,周清华教授的门诊号早就预约完了。为了孩子,谢女士满心忐忑的在凌晨就守候在周清华教授的诊室外。早上6点半,周清华教授来到门诊,见谢女士神情紧张,接过谢女士手上装满各种影像学片子及报告资料的口袋,仔细查看研究各类报告,同时耐心地询问情况:这个情况不能再拖了,需要换血管,优先收治入院,尽快安排手术。
刚上手术台就心跳骤停,“特殊体位”救了命
时间争分夺秒,开入院证后的第2天,小方收治入院。4月8日,惊心动魄的手术日到了,这天清晨,周清华教授和往常一样,6点就到了华西医院温江院区,进行术前准备,但大家不知道的是,周清华教授头天晚上因修改研究生论文,凌晨2点以后才入睡,这样的工作强度对周教授而言,已是家常便饭。
上午10时许,小方“坐”在病床上被推进了手术室。此时在小方的手术室里,是华西医院的“全明星阵容”:手术团队上,肺癌中心派出了由周清华教授、朱大兴教授、唐小军教授、秦昌龙主治医师组成的“精锐”团队;麻醉团队则是由经验丰富的刘斌教授、周棱教授、李方舟主治医师组成,提前设计了安全“保命”预案,且准备使用自主创新的“颈内静脉-股静脉转流系统”。
但正当医生们为麻醉忙碌准备时,意想不到的一幕却发生了:也许是心肺已经不堪重负,也许是精神紧张引发了气管痉挛,小方突然一头栽倒在手术台上,呼吸心脏骤停!对于术中可能发生的意外,刘斌教授团队是早有准备的,但此刻麻醉都还没有开始,循环都还没有建立,患者却突然“断气”,要如何干预?患者胸前压了这么大的一个肿瘤,常规心肺复苏根本无法开展,要如何抢救?
患者心跳停止3~4分钟,中枢神经就会遭受不可逆的损伤,留给医生们的抢救时间简直是以秒计算。此时此刻,华西医院麻醉科“身经百战”的丰富经验显出了威力:刘斌教授一边招呼助手合力把小方扶起来,坐成一个直立90度,像是趴在墙头上的左侧俯身姿势,以减轻肿瘤对心脏的压力,一边把握好力度抓紧实施心肺复苏。“不论是平躺、俯卧、侧卧还是坐直,都于事无补;唯有这个姿势、这个角度,是唯一能有效缓解肿瘤的压迫,为手术争取时间的体位,”刘斌教授说,华西医院每年会发生几十例围手术期心跳骤停的案例,能够一直保持零死亡的记录,抢救经验不可谓不丰富。
接下来的半小时里,小方第一次心跳复苏成功,紧接着再次停跳,再复苏……患者生命体征都这么不稳定了,手术还能不能做?手术室里,医生们经过短暂商量后,很快得出一致结论:如果不做手术,小方很有可能回不到病房再见父母,不如放手一搏!
在这个特殊的“直立90度、左侧俯坐位”下,刘斌教授团队抓住患者心跳循环恢复的时机,以最快速度插管、建立循环通道;周清华教授做了坐立位90度紧急开胸,先把肿瘤提起来减轻压迫,稳定心跳……在权衡后,周清华教授还放弃了原定手术方案中更为稳妥、但耗时更久的颈部静脉-股静脉转流方案,选择了直接置换被肿瘤侵蚀的上腔静脉,手术难度更大、风险更高,但却能以更快的速度解除威胁。
两个小时后,当这个侵犯压迫心脏大血管、气管、左右主支气管及肺部的巨大肿瘤被完整摘除下来那一刻,手术室里顿时响起了医生、护士们喜悦的欢呼声。这之后,小方的生命体征终于走向平稳,医生们谨慎尝试后才得以让他恢复“平卧位”,开展后续手术步骤。下午3时许,手术结束。这台多次把患者从鬼门关拉回来,完整整块切除了一个4.5公斤大肿瘤、切除受肿瘤侵犯的双肺上叶前段•双肺部分、心脏大血管,并应用人工血管重建上腔静脉的“世界级难度”手术,仅仅历时5个多小时。
术后,预防性和治疗性脑复苏和脑功能保护
术后第二天,小方脱离了呼吸机、意识清醒,术后恢复良好。他从死神手里抢救回了生命,并且成功地切除了巨大肿瘤,但是心脏骤停后最大的医学难题是:“心肺功能复苏成功,脑功能不能复苏”,即变成为“没有知觉、没有意识、没有思维、没有语言能力”的所谓“植物人”。
周清华教授团队和刘斌教授团队从他心肺功能复苏成功的那一刻起,就千方百计地做预防性和治疗性脑复苏和脑功能保护。术后,经过医生护士们十多天的不懈努力和艰辛付出,奇迹再次发生了:小方的所有生理功能,包括高级语言和书写功能均完全恢复,没有遗留任何后遗症!并于4月21日康复出院,与父母一道乘坐飞机回到家乡广东省。而这台让患者“起死回生”的手术,也因“传奇般”的高难度抢救紧接着“传奇般”的高难度手术,成为华西医院书写“世界级高难度”的又一部史诗级传奇。
链接:
周清华教授,华西医院肺癌中心名誉主任,肺癌研究所所长,长期致力于肺癌的外科治疗及临床转化研究,受到全国乃至全球的专家教授高度认可,被誉为“中国肺癌外科第一人”。独创的数十余项各种类型纵膈肿瘤及局部晚期肺癌外科治疗术式,治疗效果显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