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月15日,四川大学华西医院第三届心理评估高峰论坛在嘉陵江畔、美丽南充隆重举行。来自全国各地的180余位专家学者分享经验、共谋发展、凝聚力量,积极推进智慧网络心理评估平台和社会心理服务体系建设。
此次会议以“基于量化评估与治疗的智慧精神卫生服务网络体系建设”为主题,围绕新时代背景下精神心理评估实践所面临的新的挑战,深入探讨了在“健康中国”战略体系下、在后疫情时期心理评估工作所面临的新的要求,确立了华西精神卫生联盟发展的新目标和新规划。
论坛开幕式由四川大学华西医院心理卫生中心、华西精神卫生联盟心理评估协作组主任委员邓伟教授主持,南充市身心医院院长刘月光教授代表承办方致欢迎辞,南充市民政局机关党委书记许景平同志对大会表示祝贺,四川大学华西医院公共事业发展部部长、中国卫生信息学会远程医疗专委会常务理事王淼通过网络视频向参会人员致辞,为论坛拉开了序幕。
在开幕式上,邓伟教授回顾了华西精神卫生联盟成立以来的工作和变化。他提到,“多中心、多站点的大数据形式让心理评估工作更加精准,得益于国家卫健委的支持,给予我们探索的平台。从选举区域组长分管到建立专业协作合作,我们探索着最高效的联盟发展合作模式;从三届高峰论坛的举办到两次继教培训的开展,我们追求知识共享、资源共享、技术共享,一步步实现着人才队伍的全面建设;从南充市上万人的心理筛查与宣讲工作,到乐山市人民医院开展‘双心门诊’的试点,我们摸着石头过河,在求新与实践的过程中思考问题、丰富经验、寻求突破,希望通过今天的论坛将新的理念和成果呈现给大家,携手共谋心理评估的发展之路。”
他还指出,“在疫情期间,华西精神卫生联盟单位通过心理热线、线上门诊、自媒体、手机程序等信息化手段,对病毒感染者、居家隔离者,对奋战在抗疫一线的志愿者们等必需或渴望寻求心理援助的人们提供了远程的心理评估和心理干预。疫情期间的心理评估工作是被迫‘隔离’的,但通过心理援助数据,我们更直观地看到了社会心理服务的巨大的需求和空缺,通过大范围在线心理评估、干预工作的尝试开展和效果反馈,我们也看到了建设精神卫生智慧网络平台更大的可能性。”
会上,华东师范大学、上海纽约大学人类学研究所副教授李达,西南大学心理学部教授、认知与人格教育部重点实验室副主任冯廷勇,中国科学院生物物理所王波教授,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附属精神卫生中心博士生导师、上海市重性精神病重点实验室执行主任崔东红,四川大学华西医院心理卫生中心、中国心理卫生协会危机干预专业委员会青年委员李斌参加会议并进行专题演讲。北京大学第六医院临床心理评估中心主任石川通过视频会议作远程专题演讲。
在论坛上,石川教授作题为“健康中国战略下心理评估的发展趋势思考”专题演讲,从心理评估的内涵和历史两个角度,解码心理评估的发展关键词,分享了他对我国心理评估现状所存的问题的思考和发展解答。
李达教授作题为”精神疾病患者专家化知识建构与其临床应用”的专题演讲,分享了他作为医学人类学者对精神医学发展的认识与见解。
冯廷勇教授作题为“儿童青少年社会认知发展与评估”的专题演讲,分享了心理认知评估在青少年群体的应用。
王波教授同样从认知科学的角度赋能精神医学研究,详细介绍了三大学科基石,为与会人员带来了前沿的科研动态和新的科研启发,他表示,“认知科学虽然不能单独解决问题,但能起到独特的、其他科学所不能替代的作用。”
崔东红教授作题为“精神疾病评估与精准干预”的专题演讲,详细讲解了她的多个临床零用药治愈案例,并深入为大家讲解了她与其团队深入四川甘孜地区所作的一系列的冥想对精神医学生物标记物的调控研究。
李斌博士作为强迫症专业领域的青年学者,从药物、物理、心理、外科多个维度介绍了强迫障碍的评估方法和前沿治疗进展,系统地提供了诸多临床诊疗计划的选用建议。
专题演讲结束后,邓伟教授围绕“用评估开启社会心理服务的大门”为中心作卫星会演讲,深刻剖析了当前心理评估和社会心理服务工作的难点,深入阐述了用评估开启社会心理服务工作的优点和重点,全面建设智慧精神卫生服务网络体系,赋能专业医护人员、赋能社会心理服务、赋能精神医学研究,是华西精神卫生联盟将要探索前进的发展之路。
最后,论坛以“基于量化评估的精神医学临床实践”为主题设专门讨论环节,由苏州市广济医院副院长杜向东教授、广元市精神卫生中心主任医师张英辉教授联合主持,乐山市人民医院心身科主任余会平教授、四川大学华西医院心理卫生中心治疗师陈婷教授任讨论嘉宾。四位专家从实践出发分享工作经验,从多个角度深入探讨了心理评估在社会各个领域的应用。
华西精神卫生联盟将继续探索建立更为精准、紧密、高效的专科联盟模式,逐步实现通过西部精神医学网络体系为联盟地区各级精神卫生医疗机构、心理服务机构以及相关卫生医疗机构提供非营利性的精神专科基本医疗服务和健康管理服务,为培育自尊自信、理性和平、积极向上的社会心态,发展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和谐社会提供助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