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1年9月6日,四川大学华西医院呼吸与危重症医学科罗凤鸣教授、刘丹教授、申永春副教授、朱辉医师团队,利用国产自主研发的多极肺部射频消融仪和新型导管,成功完成了世界首例新型导管肺部靶向去神经射频消融术,为广大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慢阻肺)患者带来福音。患者术后恢复良好,已于9月9日顺利出院。
患者男性,68岁,已患有慢阻肺二十余年,经药物治疗后仍时时感到气紧胸闷,活动受限,为进一步治疗来我院就诊。肺功能检查报告显示该患者存在重度阻塞性通气功能障碍,肺功能重度受损。罗凤鸣教授、刘丹教授及申永春教授与患者及其家属充分沟通后,依据患者实际情况选择使用华西医院与杭州堃博生物科技有限公司联合研发的肺部靶向去神经射频消融能量系统(包括多极肺部射频消融仪,肺部去神经射频消融导管和配合使用射频灌注泵),为患者实施肺部靶向去神经射频消融术(Targeted Lung Denervation)。
肺部靶向去神经射频消融术治疗慢阻肺是一项国际领先的新兴技术,主要是通过靶向深层组织消融,破坏沿支气管外分布神经束内的神经轴突,阻断肺部副交感神经信号传递并减少乙酰胆碱释放,产生类似抗胆碱能药物的作用,降低气道平滑肌张力和气道黏液的产生,进而减轻整个肺部的气道阻塞,达到治疗慢阻肺的作用。目前国外开发的同类型治疗系统,在电极设计上没有很好的保护支气管上皮,能量输出方式过大,部分临床试验出现过度消融,可能出现伤及支配胃部神经导致胃轻瘫等不良事件。华西医院通过医工结合联合研发的肺部靶向去神经射频消融能量系统,其中肺部去神经射频消融仪采用更低的单极功率限值,确保消融的安全性;导管采用小电极多点消融,可以使消融深度更加均匀,提升治疗有效性的同时降低灼伤临近组织的风险;冷盐水智能灌注保护支气管上皮的方式,在消融电极与上皮组织接触位置形成液体薄膜,有效避免上皮损伤;通过上述一系列设施改进,在提升治疗有效性的同时保障了手术的安全性。
术前,罗凤鸣教授团队为患者制定了详细的手术方案。手术当日,在呼吸内镜中心医护人员、麻醉科张翔、心内科刘凯等的协助配合下,罗凤鸣教授团队通过操作支气管镜,快速抵达消融靶区,行靶向去神经射频消融术,全程共用时不到15分钟,手术圆满成功,患者安全返回病房,生命体征平稳,清醒后正常进食,感觉良好,术后第三天出院,临床随访中患者表示运动耐量较前改善明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