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年2月6日,生物治疗全国重点实验室和国家老年疾病临床医学研究中心研究人员合作在Nature Aging(IF:16.6)在线发表题为“Age-, sex- and proximal-distal-resolved multi-omics identifies regulators of intestinal aging in non-human primates”的研究论文,揭示了非人灵长类动物食蟹猴大肠衰老的异质性和多个调控大肠衰老的重要分子。
生物治疗国重博士生王新媛、罗亚茹、何思雨、卢莹和博士后龚艳秋为文章共同第一作者,戴伦治研究员、张燕研究员、张惠媛研究员和董飚教授为共同通讯作者;我院为第一作者和通讯作者单位。
大肠的衰老与结直肠癌、炎症性肠病、便秘、憩室病、萎缩性结肠炎等疾病的发生密切相关。该研究基于多组学技术揭示了非人灵长类动物食蟹猴大肠衰老的异质性,通过线虫肠衰老模型确认了32个与肠道萎缩和屏障完整性调控相关的分子,并且发现色氨酸代谢在近端结肠和远端结肠之间的差异,为了解色氨酸代谢在结肠疾病的发生发展中的作用提供了线索。此外,该研究发现了24种蛋白质,包括HPX可能是连接大肠衰老与结直肠癌的纽带。在50岁以上的结直肠癌患者中,肿瘤中HPX高表达预示着不良预后,而50岁以下的结直肠癌患者中并无此相关性。这项研究工作揭示了非人灵长类动物动物中大肠衰老的异质性和调控因子,为预防大肠衰老及相关疾病提供了有潜力的干预靶点。
研究思路(图源自Nature Aging)
该研究工作在科技部重点研发计划项目、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委项目、我院1·3·5计划项目、国家老年疾病临床医学研究中心的经费支持下完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