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月16日,第四届中非地方政府合作论坛以视频方式举行。
在休戚与共的中非命运共同体中,四川与非洲在卫生健康事业发展的道路上,携手走过了45年。
这条并肩前行的友谊之路,离不开援非医疗队的接力奔跑。在远赴重洋的白衣天使身后,仍然有不为我们所知的无名英雄,王永便是其中之一。
作为四川大学华西医院派出的第一位随队厨师,王永身为中国援圣普医疗队队员,不仅为医疗队的医护人员保驾护航,而且见证了医疗队在圣普创造的多个“第一”,更用自己的锅碗瓢盆推动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
肩挑背抗 带着豆瓣、泡椒到非洲
2017年1月,在圣多美和普林西比与中国恢复外交关系后的一个月,华西医院接到指令将派出医疗队前往非洲圣多美和普林西比民主共和国进行援非医疗服务任务,同时需派随队厨师一名。膳食中心王永了解到这一情况后,主动向组织请缨参与这次援非任务。
不打无准备之仗。在接到任务的那一刻起,王永第一时间联系了前期参与调研的老师,了解圣普当地的餐饮现状和能源情况。得知当地缺乏川菜调料后,王永立即向膳食中心申请了有四川特色的豆瓣、泡椒、花椒、香料等调味品。
背着豆瓣、泡椒……来到了万里之遥的圣普,王永才发现现实的问题远远不止调味品这般简单。
肉的品类尚算丰富,然而素菜就单一多了,市场上只有洋葱和土豆两种。如何立足本职做好供餐工作,如何保证医护人员的一日三餐,绞尽脑汁后,王永只好向医疗队内有着丰富援外经验的老师请教。
在老师的指导下,王永请队长向当地的中资公司咨询,费尽周折找到了一家中国人建的农场,终于找到了胡萝卜、黄瓜、辣椒、小葱、韭菜等这些在国内再平常不过的原材料。
身在异乡 就着水杯吃汤圆
解决了原料问题后,王永立即根据现有原材料设计制作每周的菜单,保证了每日菜品不重样;同时他还积极创新,加入进了当地的一些特有食材。
看到漫山遍野的山螃蟹,王永就变着法儿做成滋味浓郁、味道鲜美的香辣蟹给医疗队队员们打牙祭。他还向邻居请教当地水产的烹饪方法,让当地的海产品出现在了医疗队的餐桌上。
异国他乡的美食虽然解馋,但家乡的味道才最难忘。
刚踏上圣普的土地时,恰逢中国的传统佳节——元宵节。为了缓解医疗队员的思乡之情,王永和队长一起到市场上采购食材原料,最终在一家中国超市找到了糯米粉和红糖。利用当地酒店的烧水壶,王永给医疗队队员们做了一顿汤圆。大家利用酒店的水杯吃着红糖馅的汤圆,成为他们在异国他乡最难忘的回忆。
为了保证医疗队的一日三餐,王永每天六点就起床制作早餐。面对厨具不便、灶具火小等问题,王永就提前准备材料,烹饪时多次炒菜。即便是常规的早晨,炸油条,熬稀饭,煎蔬菜饼、热牛奶……往往要耗费一个多小时。
忙完早餐后,王永必须马上收拾好厨房,然后去中国农场购买当日的食材,紧接着紧锣密鼓地着手午餐的制作。待大家用好午餐,王永收拾完毕后才会有两个小时的休息时间,随后又要开始准备晚餐。这是王永一天的工作,也是援外医疗近半年来日复一日的工作。
身兼数职 不仅仅是烹饪大师
“其实,我最担心的是医疗队队员们吃不好、吃不安全。王永说,他们所在的地方气候潮湿、天气炎热,稍不注意就会滋生细菌。做好食品安全,保证好每一位队员的餐桌健康,才不辜负医院交予他的光荣使命。
实际上,在援非医疗队里,王永不仅是烹饪大师,还是库房管理员、安全保卫员、摄像师等。每次巡诊,他都担负起物资搬运、秩序维护、照相记录的职责,记录下了每一位医疗队员救死扶伤,大爱无疆的场景。虽然照片里没有他,但每一张照片都离不开他。
虽然远在在非洲,但身为一名中国共产党党员,王永坚持通过网络向支部汇报工作,坚持每季度的思想汇报。低矮的小木屋、破烂的断头路以及两国医疗行业展现出的巨大差距,都让王永更加意识到:综合国力的不断增强,才带来了中国科教文化事业的不断发展。
“我们带去的不仅是先进的医疗技术、华西人的家国情怀,更是中国作为负责任大国的担当、中国共产党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的使命。”王永说,包括他在内的援外医疗队队员正是抱有这样的初心使命,努力践行“不畏艰苦、甘于奉献、救死扶伤、大爱无疆”的援外医疗队精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