早上七点整,太阳还未温热清晨的寒冷,赶往医院上班或就诊的人还在用捧在手心冒着热气的豆浆取暖时,华西医院住院部的各个住院楼门口已经有人手持红外线额温枪严阵以待,开启了住院部新的一天的志愿者卡点工作。他们包裹在白色的防护服和蓝色手套之下,口罩上面只露出两只炯炯有神的眼睛,谁也认不出来层层防护之下的人是谁,只有胸前“志愿者”三个字在晨光中越发清晰。腹部肿瘤科护士潘粤川便是其中的一员,她和同组的志愿者一起,在卡点检测每一位进出人员的体温、筛查有无相关症状和流行病史,严格检查患者和家属以及医务人员的相关证件,控制无关人员的进出、维护现场秩序使患者和家属以及医务人员从各自的专用通道有序出入,为医院疫情防控措施把好第一道关口。相同的动作和话语一个上午重复了无数次,换岗后大家都说:“本以为筛查工作会比较轻松,没有想到一个上午下来,完全没有时间喝水或者休息,嗓子都干得冒烟了,腰部也明显地感到酸胀,不难想象奋战在最前线的同事的辛苦程度和压力。”
潘粤川(前排左二)
和潘粤川一样,在做好本职工作之外利用休息时间投入志愿者服务的还有李蕾帆、周杨、蔡雪彬、何建萍等,根据他们不同的休息时间和岗位需要有的被分配到急诊、门诊、医技楼等不同卡点,有的轮换后半夜或者早晨的岗位,真可以说是华西的24小时是什么样,24小时的华西是什么样他们都知道。因为不同的防护需要,他们有的身着白色防护服,有的身着蓝色隔离衣,被病人亲切地成为“大白”和“蓝色精灵”。不管是深夜还是白天,只要有人员进出。他们就会不厌其烦地进行筛查,一遍遍重复枯燥的测量和询问,还见缝插针地进行防护宣传。“宁肯嘴皮说破,也不放过一个,这是我们的岗位职责。”他们笑着回应自己近乎苛刻的筛查。
蔡雪彬(右一)
医院的志愿者来自华西医院的不同科室、不同岗位,由医院统筹管理、调配志愿服务岗位和明确职责,疫情发生后的第一时间,腹部肿瘤科医务人员如党支部书记曹丹教授、护士长许辉琼、成科医师、游昕医师等积极响应医院志愿者服务号召,纷纷加入了志愿者库,随时听候通知准备上岗,他们说这只是一份绵薄之力,但只要哪里有需要,他们就会出现在哪里。
李蕾帆(右一)
如果把防控疫情比做一场没有硝烟的全民战役,毫无疑问。广大医务人员就是战役中的先头部队,那些驰援离确诊病例最多、最近、疫情最重地方的医务人员就是战役中的前锋和尖刀。“我报名”“我参加”“我出力”……主动请缨的心声和行动在疫情发生后的第一时间出现在腹部肿瘤科。主动写下了请战书却没有收到调令的他们,转头就奔向了志愿者岗位,他们说,疫情之下,哪里都是战场,哪里都不能失守,和老专家董宗祈教授说的是一个道理,作为医务人员,不就为了守护老百姓的健康吗?这正是需要我们的时候呢!
每天滚动播放的实时消息,不断更新的疫情数据。牵动着腹部肿瘤科每一个医务人员的心,他们在工作之余正化身“大白”或“蓝色精灵”,活跃在疫情防控一线,发光发热,以实际行动践行着医务人员的职业初衷!
(注:每个志愿者小组的人员都来自不同科室,合照均为小组合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