预约
挂号
联系
我们
就诊
指南
常见
问题
返回
顶部
请输入关键字
社区服务视角的自伤青少年“家校社+医警”联合行动,共筑青少年心理健康防线 2025.01.10

社区服务视角的自伤青少年“家校社+医警”联合行动,共筑青少年心理健康防线

 

2025 年 1 月 10 日下午,在四川大学华西医院心理卫生中心举办了“社区服务视角的自伤青少年家校社+医警联合行动研讨会”并发起了爱郁金香项目社区志愿者联合行动联盟倡议。此次独特的“志愿者行动大会”汇聚了来自高校、市/区/街道/社区的教育、民政、卫生和政法等职能部门,以及学校、医院、公安和社会组织/团体的 70 余位专家学者和代表,共同探讨青少年自伤行为的应对策略和干预措施,为青少年心理健康保驾护航。

华西医院党委副书记申文武、华西医院生物医学大数据研究院院长张伟、心理卫生中心书记邱昌建在致辞中表达了对项目的大力支持和殷切期望。

     

华西医院党委副书记申文武、生物医学大数据研究院院长张伟、心理卫生中心邱昌建书记致辞

 

在当今社会,青少年心理健康问题日益凸显,自伤行为的发生率在全球范围内呈上升趋势,引起了社会各界的广泛关注。为了应对这一挑战,提升社区社会心理健康服务水平,构建相互支持、资源共建共享的社会心理健康服务体系,四川大学华西医院心理卫生中心张骏教授国家自然科学基金课题组联合成都市成华区爱芽妇女儿童社会服务中心,将紧密围绕自伤青少年及家庭的需求,广泛凝聚各领域志愿者,共同探索,开启一套立足社区、多元参与、多路径专业服务能力提升的研究与培训计划。

 

     

张骏教授主持研讨并演讲《青少年自伤行为研究与干预的困难与联合行动探索》

成都四十中副校长谭毅分享《构建“家校社医警”五方协同教联体,筑牢校园安全“心”防线》

 

在激发讨论的开场讲座中,张骏教授分析了青少年自伤行为研究与干预的困难,并提出了家校社+医警联合行动的探索方向。他指出,青少年自伤行为的研究面临诸多挑战,包括行为症状网络的复杂性、精神病理模型的动态演变以及早期识别与干预的难度。自伤行为往往与创伤经历、情绪紊乱、焦虑、抑郁、失眠等密切相关,且具有跨疾病的特征,增加了研究和干预的复杂性。

张教授强调,预防和干预自伤行为需要多方面的联合行动。在社区服务视角下,家校社+医警联合行动对于预防和干预青少年自伤行为具有至关重要的作用。此外,他还介绍了通过艺术、美育、体育、游戏动漫等创新方式进行心理疗愈的探索,并呼吁社区资源的整合与合作,推动青少年心理健康服务的社区化。张教授分享了多路径跨界合作的实践经验,展示了通过社区、公益组织、心理咨询等多方力量的联合行动,有效帮助困境青少年走出心理困境的成功案例。他呼吁社会各界共同努力,构建更加完善的青少年心理健康支持体系。

为了激起参会志愿者对家校社医警联合行动的讨论热情,成都市第四十中学校副校长谭毅分享了学校构建“家校社医警”五方协同教联体的经验,旨在筑牢校园安全“心”防线。学校通过整合家庭、社区、医院和警方资源,建立了四预机制和4321心理健康守护体系,定期举行五方联席研判会,开展家长培训和心理健康教育活动。学校还设立了“谭心”工作室,推动家校社协同育人从理念走向实践。该模式有效提升了校园安全和学生心理健康水平。谭毅强调,五方协同机制不仅增强了校园安全防护能力,还为学生全面发展与健康成长提供了坚实保障。

在讨论环节,项目执行方成华区爱芽妇女儿童社会服务中心(暨成都市爱有戏社区发展中心副主任)孟静主任主持了自伤青少年家校社医警联合行动主题研讨,与会代表按照4人小组分别对三个主题进行了思想碰撞,即:1、家校社医警联动中的困难与资源渠道,2、如何整合资源,为自伤青少年家庭提供支持,3、如何让家校社医警联合行动的参与方获益。18个小组讨论结束后信息进行了汇总,这将对项目的深入开展,提供关键信息。

 

 

16个小组的热烈讨论/分享

 

与会志愿者积极建言献策,共同绘制了青少年心理健康服务的发展蓝图。大家一致认为,建立联合机制、重视社区实践是解决青少年自伤问题的关键。家校社+医警联合行动在青少年心理健康保护与健康成长中可以发挥重要作用。以下是各方可以采取的具体行动:

政府:制定和实施青少年心理健康保护的相关政策,设立专项资金,支持心理健康服务站、心理危机干预中心等项目的建设和运营。

学校:开设心理健康教育课程,配备专业的心理咨询师,为学生提供心理辅导和危机干预服务。

家庭:通过家长培训和心理健康教育,提高家长对自伤行为的认识和应对能力,增强家庭的支持作用。

社区:建立心理健康服务站,为青少年提供心理咨询、危机干预等服务,通过家长培训和社区活动,提高家长和社区居民对自伤行为的认识和应对能力。

医院:通过心理卫生中心,深入探究自伤行为的成因和机制,为不同类型的自伤青少年制定个性化的治疗方案。

警察:定期对校园周边环境进行安全排查,排除安全隐患,确保校园安全,通过开展法治与安全教育课程,帮助学生树立对法律的敬畏之心,增强学生的安全意识和自我保护能力。

会议结束阶段,还发起了“爱郁金香项目社区志愿者联合行动倡议”,为人才培育、探索和总结社区实践经验,推动家校社+医警协同的青少年自伤行为预防与干预联合行动,共同为青少年的健康成长保驾护航。

 

“爱郁金香项目社区志愿者联合行动倡议”行动作者

胡慧、张剑、张巧玲、程曦、刘智明、石桥、王洁玉、杨金惠、冯洁发言

 

四川省政府妇儿工委办专职副主任胡慧、四川日报川观新闻张剑老师(多彩蜗牛联合行动的持续观察员)、成都市民政处安全应急和执法监督处处长张巧玲、武侯区教育局副局长程曦和高新区教育体局规划建设安全处刘智明老师、高新区石羊街道办事处民政服务部负责人石桥、成都市武侯区玉林东路社区书记杨金惠、多彩蜗牛情景剧导演王洁玉、高新区未成年人救助保护中心负责人冯洁等领域代表也纷纷发言,从不同角度对青少年自伤行为有效帮扶的联合行动方向上进行了深入探讨,并提出了宝贵的意见和建议。

本次“社区服务视角的自伤青少年家校社+医警联合行动研讨会”汇聚了来自政府、高校、社区、学校、社工组织等多个领域志愿者的广泛参与,涵盖了8家政府相关机构、7所高校、9个武侯区单位、15个高新区单位、4个成华区单位以及13家社工组织和其他机构,充分体现了多方协作共同关注青少年心理健康问题的广泛参与和联合行动的社区治理与志愿者服务精神。

此次会议的成功举办,标志着“郁金香”自伤青少年家庭联合支持网络建设与社会组织人才培育项目正式启动,爱郁金香志愿者联盟行动的新春耕耘,将为自伤青少年及其家庭提供全方位、多层次的专业支持和服务,助力社会心理服务体系的健全,帮助青少年摆脱心理困境,重拾生活信心,健康成长。

我们呼吁社会各界共同关注青少年心理健康,积极参与到青少年心理健康服务中来,为青少年的健康成长提供更多的支持和帮助,让我们携手共进,为青少年的未来撑起一片蓝天。

 

附:

爱郁金香项目社区志愿者联合行动联盟倡议

在武侯区、高新区、成华区,我们诚邀各界人士加入“爱郁金香”社区志愿者联合行动联盟,共同探索与共创社区资源、合作机制与方法,以志愿者精神为核心,为青少年自伤预防与干预找到有效的行动策略和协同机制。

青少年自伤问题亟需关注,它不仅影响个体的身心健康,也牵动着家庭和社会的心。我们相信,通过家校社医警的多方联动,能够形成强大的支持网络。社区提供平台与资源,学校开展心理健康教育,家庭给予温暖支持,医疗机构提供专业干预,警方保障安全环境。志愿者们将发挥关键作用,通过多种形式的创新行动,助力自伤青少年获得健康成长。

加入我们,用爱心与行动守护青少年的心灵健康,让每个孩子都能在安全、支持的环境中茁壮成长。让我们携手共创,为青少年的未来贡献力量!

 

参与本次研讨会受邀的机构名单:

 一、政府相关机构:

1. 四川省政府妇儿工委办

2. 四川12355青少年服务台

3. 成都市委政法委综治督导处

4. 成都市教育局德育处

5. 成都市未成年人心理成长中心

6. 成都市未成年人保护联合会

7. 四川日报川观新闻

8. 人民日报四川分社

 

 

 二、高校:

1. 四川大学艺术学院

2. 四川大学博物馆

3. 电子科技大学学生心理健康中心

4. 电子科技大学陈亚辅导员工作室

5. 西南财经大学社会发展研究院

6. 四川音乐学院

7. 成都理工大学

 三、武侯区:

1. 武侯区玉林东路社区

2. 武侯区电信路社区

3. 武侯区华西派出所

4. 武侯区教育局

5. 武侯区教科院

6. 武侯区特殊教育学校

7. 成都市棕北中学

8. 成都石室锦城外国语学校

9. 武侯区玉林社区卫生中心

 四、高新区:

1. 高新区未成年人保护中心

2. 高新区石羊街道盛乐社区

3. 成都市教科院附属中学

4. 高新区福楼教育咨询服务中心

5. 高新区石羊街道

6. 中和中学

7. 高新区社工部

8. 高新区中和街道

9. 高新区中和街道朝阳社区

10. 高新区党群工作部

11. 高新区应急局

12. 高新区教育文体局

13. 高新区教育处

14. 高新区公安分局

15. 高新区银都学校

 五、成华区:

1. 成华区二仙桥街道

2. 成都市成华区爱芽社会工作服务中心

3. 成都市四十中学

4. 成华区青龙派出所

 六、成都市社工组织和其他:

1. 成都市爱有戏社区发展中心

2. 成都市仁怀社会工作服务中心

3. 童年秘密档案馆

4. 成都市武侯区美好明天青少年发展促进会

5. 后场BACKSTAGE

6. 成都市尚善源社会工作服务中心

7. 成都泓益社会工作服务中心

8. 好奇学习社区

9. 持志能达(成都)教育科技有限公司

10. 善观科技公司 Greece Golden Home 中国区域运营

11. 高新区福楼教育咨询服务中心

12. 成都花开若海心理咨询公司

13. 成都橙光社会工作服务中心

 

来源:心理卫生中心
基本信息填写
您的姓名:
联系方式:
电子邮箱:
问题类型:

select…

  • 内容无法访问
  • 信息不更新
  • 内容不准确
  • 错别字
  • 图片不准确
  • 其他
问题页面网址:
问题描述:
验证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