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6年9月华西医院传染科护理团队相继成立了品管圈小组、人工肝小组,静疗小组,血糖小组,压疮伤口小组,疼痛管理小组。2017年12月14日18点,在传染科206教室全体护理人员聆听了各小组进行的工作汇报和2018年工作计划。
人工肝治疗是传染科一项重要的专科治疗,据2016年12月至2017年11月,一共完成人工肝治疗患者达2004例次,包括血浆置换:993次,DPMAS:705次,胆红素吸附:164次,双重吸附联合血浆置换:44次,MARS:5次。治疗中抗凝剂的使用一直存在研究和探讨,人工肝护理组,实施个体化抗凝方案,对凝血功能差及首次行人工肝治疗患者采用枸橼酸钠抗凝;治疗结束后,所有行人工肝治疗患者均采用枸橼酸钠封管,减少患者出血风险。与消化科、金卡、急诊等相关科室联合开展人工肝治疗,共完成34例次治疗。完成进修生带教8人次,拍摄人工肝操作教学视频,陈芳和许艳两位老师在2017年2月和11月分别参加血液净化培训,并顺利取得《血液净化专科护士》资格证书。撰写论文3篇,(其中两篇SCI),已成功发表一篇,申请省卫生厅课题1项。血糖组定期开展相关知识培训和操作示范,规范使用电子登记系统,撰写论文1篇;在今年院内年终大检查及平时管理中获优秀提名,在院内血糖管理护理团队会议中获奖。伤口小组通过收集资料对比,2017年院外已患压疮痊愈率为38.89%,较2016年上升20.89%。品管圈组旨在降低科室成本,减少住院患者医疗费用,2017年主题为降低一次性医用耗材损耗率,并参加在吉林省召开的全国第五届品管圈大赛。疼痛管理小组制定疼痛评估量表,对肝穿刺和肝癌患者全面展开疼痛评估和记录,组织疼痛相关理论及技能培训,提高护理人员疼痛管理水平,对患者及家属进行疼痛健康教育,提高自我疼痛管理意识和能力。静疗小组在2017年里完成了一例PICC导管堵管的再通,置管后肢体肿胀原因的排除,进行了传染科护士对PICC知识掌握情况及需求的调查分析,总结了住院患者对置入PICC导管的体会。对使用留置针的住院患者,进行了非计划拔管的调查,调查结果显示留置针非计划拔管率高达50.2%,主要原因为疼痛、输液不畅、渗血渗液等,这将成为静疗小组2018年需要改善的重点工作之一。今年护理新将研究生刘珊珊带头,新成立了科研小组,旨在培养护理人员科研意识,提高科研能力,科学解决临床问题;计划发表论文1-2篇,撰写课题1项。
整个汇报过程,汇报者胸怀壮志,聆听者激情满满。最后,王颖护士长进行总结。她说,听完大家的汇报,看到大家的成果,心中尤为感动,首先要感谢各组的每一位成员,是你们的团结一心,齐心协力,精益求金的精神,使我眼前的传染科护理团队如此优秀。我们今年的汇报总结工作相比医院稍晚一步,明年我们将做到与医院同步。不足之处是通讯报道方面,今年与前两年比较略有减少,明年我希望大家都能积极撰写通讯稿件和论文,积极参加各类会议,观摩学习他人的宝贵经验,并让大家看到传染科护理团队的不懈努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