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院放射科老一辈、全国知名放射学家、前四川省放射学会委员,四川省第6、7届政协委员、我院神经放射专业学组创始人王大有教授因病医治无效,于2017年1月26日与世长辞,享年88岁。
王大有教授1947年考入华西协合大学医学院,1952年毕业后留院,在四川医学院附属医院开始从事放射诊断、教学及科研工作。1955年任主治医师,1980年任副教授,1983年任教授、同年获硕士研究生导师资质。1989年任四川省卫生厅分级管理评审委员。曾任《四川医学》、中日合办《影像医学》等杂志编委。1992年获国务院颁发政府特殊津贴。
在医疗工作上,王大有教授爱岗敬业,以对病人的高度责任感和严谨的科学态度,认真主持每天的常规读片,仔细搜集和分析影像征象,得出的诊断意见客观、准确,历来为临床所看重,在全院医师中享有很高的声誉。不管冬寒秋暑,无论白天黑夜,他不计个人得失,不言酸甜苦辣,急病人所急,想临床所需。自毕业留院以来,王大有教授一直工作在放射诊断的第一线,为满足诊断要求,他常常亲临机器旁指导技师扫描。他审签下级医师的诊断报告,修改细致,意见中肯,满腔热情的帮助他们提高业务水平,深受好评。上世纪50-70年代,王大有教授不仅参加了大量的胸透、照片、胃肠钡餐等常规放射诊断工作,还与我院神经内、外科合作,率先在省内开展气脑造影、脑室造影和脑血管造影,为提高颅脑外伤性病变、颅内占位病变、先天性病变及血管性病变的诊断水平作出了成绩,同时也积极为神经放射专业学组的组建和发展奠定了基础。改革开放以来,面对科技发展的新机遇和新挑战,王大有教授与相关科室合作,经过充分研究和论证,使我院即时引进了西南地区首台头部CT设备。王大有教授还广泛查阅国内外相关文献,在最短的时间里熟悉和掌握了头颈部CT技术方法和诊断理论,成为我院乃至全川的神经系统CT诊断的学术权威,也使医院和神经影像学的发展跨上了一个新台阶,为神经内外科、肿瘤科、五官科和口腔科等学科发展提供了重要的支撑平台。在头部CT室创建早期,急诊或疑难病例需要会诊时,他总是随叫随到,从无怨言。上世纪90年代,王大有教授已是花甲高龄,仍努力学习和研究MRI新知识,积极参与我院第一台MRI机的论证和引进工作,并赴美国进修学习,为MRI在我院的顺利开展积累了相关诊断和技术知识,成为最早的中枢神经系统MRI诊断专家。在磁共振诊断开展的早期,他在全院多次开展知识讲座,为MRI的普及和运用作了大量工作,使引进的MRI机顺利运转,及时服务临床,产生良好的社会效益。CT、MRI机的引进和运用,也使医院、科室的发展更上一个新的台阶,亚专业学组和人才梯队的建设更加合理和完善,对此,王大有教授倾注了大量心血,所作工作成绩斐然,有目共睹。此外,王大有教授还十分重视与临床科室的合作,常常参加临床会诊,解决临床疑难问题,并认真听取临床意见反馈,不断改进CT、MRI室工作以服务临床。
王大有教授对科研工作极为重视。早在上世纪60年代,为了提高颅内病变的诊断质量,进行了《自体断层摄影在显示颅脑中线结构的运用》研究,其论文发表于中华放射学杂志。开展CT以来,与硕士生题目结合,重点开展了颅眶、颅鼻沟通性肿瘤、颅咽管瘤、脑膜瘤、以及脑术后环状强化等课题研究,撰写和发表了相关论文。与口腔颌面外科合作,撰写和发表了多篇论文,并编著了《口腔颌面部CT诊断学》一书。MRI运用以来,以《髌骨软骨软化症和髌股关节炎MRI观察》为题发表研究论文。其研究都密切结合临床,有很高的临床价值。作为主编之一,王大有教授还编写了《X线诊断学》等3部专著,并参编了《临床神经病学》等5部专著。并因《引进头颈部CT机消化、吸收、推广应用》、《多发性硬化的实验诊断和发病因素的研究》、《X线诊断学》(修订本)等3项分获四川省卫生厅优秀科学技术成果三等奖、四川省科学进步三等奖、西南.西北地区优秀科技图书二等奖。自1954年以来,在各级各类杂志发表学术论文50余篇。先后多次参加全国放射学会、全国神经放射学会、西南地区放射学会、四川省放射学会、成都市放射学会,作专题学术报告。1994年赴新加坡参加第18届国际放射学会(ICR),并作学术报告。王大有教授和国内吴恩惠、郭庆林、汪绍训、刘承志、张克随、李研瑜等知名教授有深厚的友谊和密切联系,常互访作学术讲座。通过积极参加国内外各种学术交流活动,促进了我科学术水平的提高,扩大了医院的影响力。
王大有教授对教学工作同样倾注了满腔热情、智慧和精力。在教学工作中能贯彻执行党的教育方针,做到教书育人,言传身教。他还参与了历次放射诊断学教学改革,编写教学大纲、教材及实习指导,分别承担过医学、口腔、卫生专业《X线诊断学》、《医学影像学等》主讲,以及7年制医学专业《X线诊断学》英语授课。1990年受聘为川北医学院客座教授,主讲CT诊断学。曾参加多届国内、省内放射进修生临床培训以及神经内、外科和内分泌科进修生专题讲座。自1983年担任硕士研究生导师以来,王大有教授指导和培养了十多名神经放射专业研究生。他十分重视解决临床实际问题,指导学生密切结合临床选题。在实验设计和课题实施中,同学生一道研究课题中所遇到的问题,确保课题顺利完成并运用于临床。他治学严谨,在数十年的从教生涯中,为培养历届本科生、进修生、研究生呕心沥血,从无怨言。每一次主讲总是精心准备,反复演练,确保在教学时间内达到最佳效果。他因材施教,讲授总是重点突出、形象生动,并注意时刻与最新进展相结合,深受学生好评。凡接受过王大有教授指导,听过他讲课的学生和进修生,无不为他高深的学术造诣和严谨的治学态度所信服。作为研究生导师,王大有教授所指导和培养的神经影像学研究生为国内多个地区的神经影像学专业输送人才;作为进修和培训基地,他所领导的CT室指导和培养了大批国内进修医师,后来都成为当地影像诊断的中坚力量和骨干。在CT知识的普及、传播和提高过程中,王大有教授功不可没。在教学岗位上,王大有教授年复一年,诲人不倦,桃李满天下,不愧为莘莘学子的良师益友。
王大有教授一生淡泊名利,平易近人。他爱岗敬业,乐于奉献,服务人民。他学识渊博,治学严谨,师德高尚。他的这些优秀品质和人格魅力,已经成为放射科重要的精神财富,成为科室文化建设的重要成分,深深植根于我们心中,并将对放射学届产生深远的影响。华西放射科能有今天这样的发展,能取得今天这样显著的成绩,与王大有教授的终身奉献密不可分。他为华西的放射诊断事业发展所作出了突出贡献,将永载史册。王大有教授的不幸辞世,是我院的重大损失,大家感到万分悲痛,深深怀念这位德高望重的好老师、好前辈。放射科医护人员表示要继承他留下来的宝贵精神财富,作好各项工作,加强多科合作,促进放射科的不断发展。